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科技潮》1999,(3)
每隔两年有一次拜访火星的机会。19916年12月,美国发射了"火星探路者"和"火星全球勘测者"两艘探漏飞船,它们于1997年飞抵火星,给人类带来火星表面图像和新的信息,在全世界掀起空前的火星热。两年之后的1998年又掀起探访火星的高潮。从1998年7月到1999年1月美国和日本相继发射了3艘探测飞船,竞相拜访火星。如今,火星就像它的名字那样,真的"火"起来了。火星有水吗?飞船上天找答案关于火星上有水的说法,可以追溯到早期天文学家观测火星表面时发现的纵横交错的"运河",人们甚至据此猜测火星上有人居住。后来的天文观测证实,所谓的"运河"是一种错觉。"水手9号"等探测飞船进一步发现,火星上气候恶劣,氧气极少,由此火星有水的说法也就沉寂下去了。但是1997年美国"火星探路者"飞船在火星的阿瑞斯平原着陆,发回的  相似文献   

2.
火星是太阳系中除金星之外离地球最近的行星,被科学家誉为"袖珍地球"。火星独特的空间位置、气候和地质状况决定了火星成为空间探测头号目标。探测火星承载着三个使命:寻找水资源;探索火星生命;征服外太空的梦想。人类探险火星不仅要面对失重时心理、生理的挑战,还要面临食物、水、氧气再循环和燃料补充,克服这些困难的办法就是在飞船上安装旋转飞碟提供人造重力。巨型飞碟就是太空中的航空母舰,抵御太空中的恶劣环境。  相似文献   

3.
据英《新科学家》2002年4月13日报道 :科学家最近对地球上生长的岩石进行研究后指出 ,在火星上的岩石中可能存在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大量能源。对火星表面下存在生命抱有希望的许多科学家认为 ,在火星地表下有液态形式的水 ,因此很可能有生命存在。那么 ,没有液态水是否就根本不可能有微生物呢?研究发现 ,在地球上有些微生物就生活在岩石的深处 ,它们从氢中获得所需的能量而生存 ;氢是由岩石中的铁和水反应产生的。加利福尼亚莫非特菲尔德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的FriedmannFreund曾经认为 ,在地下深处产生的氢很分散的…  相似文献   

4.
正为什么火星表面的水在星球形成不久后便消失殆尽,而地球上的水却能维持下来形成适合生命演化的条件?英国《自然》杂志2017年12月19日发表的一项行星科学研究为此提供了一种解释,该研究认为,火星上的玄武岩可比地球上的玄武岩留存更多的水,火星上的一部分水可能被埋在地下。众所周知,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水覆盖,而且在大部分的地质年代,地球表面都存在水。由火星车和轨道探测器发回的许多证据已表明,火星在远古时期也有  相似文献   

5.
刘清 《青年科学》2008,(9):13-13
2008年6月20日,负责"凤凰"号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家确认,"凤凰"号在火星上发现的坚硬明亮物质的确是冰冻水。科学家们由此产生疑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火星上的这些冰冻水是否曾融化过·是否诞  相似文献   

6.
正火星是地球的"邻居",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火星的表面有大量氧化铁,我们常见的红色铁锈的主要成分便是氧化铁,所以火星远看是橘红色的。火星类似于科幻小说中的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它因为离太阳较远(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是地球与太阳平均距离的1.5倍),得到光照较少,表面平均温度低至-55℃。火星上大气稀薄,其中绝大部分是二氧化碳(95.3%),有极少氧气(0.15%)。火星有一个巨大的臭氧洞,阳光不受遮挡,直接照射到火星表面。火星如今也没有磁场保护,被太阳风肆意侵袭。目前,人类没有在这个星球上发现生命。  相似文献   

7.
<正>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预测,前往火星的殖民者可能不会活过68天,大约2个月后这些殖民者就会因为氧气耗尽而窒息。从研究人员得出的信息可以看出,人类的火星之旅凶多吉少,尤其是我们现在没有掌握足够的行星际飞行技术,如果要派遣志愿者前往火星,那无疑是自杀。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对火星一号计划进行了详细分析,许多志愿者都试图被火星一号选中作为首批前往火星的人类,研究结论认为他们前往火星就要等待死亡。  相似文献   

8.
正"在地球上你也可以找到火星的痕迹,那就是火星陨石。"陨石是指降落至地球表面的地外天体岩石。火星表面经常遭受小行星或者彗星的撞击,一些较大的撞击会导致火星岩石溅射并摆脱火星重力场的束缚,少部分最终降落至地球表面而形成火星陨石。截至2018年4月30日,已有270块火星陨石获得了国际陨石协会的命名。  相似文献   

9.
《科学世界》2012,(9):14
美国宇航局(NASA)在去年11月26日发射的火星科学实验室(MSL)——"好奇"号火星车,已于2012年8月6日登陆火星,降落在火星上的盖尔(Gale)陨坑,开始对"火星历史上是否存在适合微生物生存的环境"的问题进行研究。此次旅程约5.67亿公里,耗时约254天。"好奇"号火星车长3米,宽2.8米,高2.1米(含桅杆),机械臂长2.1米,体型像一辆小型的SUV越野车,重约1吨,搭载有10套化学和地质学的科研仪器。摄像机以人类的视角拍摄火星表面,同时还可以用激光分析7米外岩石的化学成分。机械臂上有两套设备,电钻可以获取岩石内部的样品,小铲子可以获取表面土壤的样品。火星车由多用途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提供稳定  相似文献   

10.
 火星上是否有水以及水的储藏位置和规模,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与未来载人登陆火星和火星移民密切相关。作为太阳系中与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火星表面同样覆盖了厚厚的沉积物,但这些沉积物之下究竟有什么,对人类来说一直是个谜。近期,科学家发现,火星中纬度地区的地下储藏着大量纯净的水冰。本文评论火星地下冰川这一发现的意义,讨论了科学家究竟发现了什么、如何证明观测到的物质确实是地下冰层、这些冰层是如何形成的、冰层所记录的历史等相关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火星探测中如何利用这些水冰资源。  相似文献   

11.
《少儿科技》2015,(2):8
<正>人们送探测器去火星,传统方式是计算出火星在某个时间点到达什么位置,然后发射火箭使其在同一时间到达那里。这种方式被称为"霍曼转移法"。不久前,两位科学家别出心裁,认为探测器不需要直接以火星为目的地,可以直接到达火星绕日轨道上某个位于火星前方的点,然后等火星追赶上来。他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弹道捕获法"。他们认为采用这种方法,成本可大大降低,不需要火箭耗费大量燃料,而且探测器可以在任何时间发射,没必要等待最佳发射期。不过,这种方法比较耗时间。  相似文献   

12.
火星之旅     
正"目标已经到达,请开舱下机。"系统发出了指令,我和妹妹按下开关,不禁欢呼起来:"到了,到了……"8月5号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妹妹乘坐的"探索号"火星车就这样稳稳当当地在火星上着陆了……踏上火星,放眼望去,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望无际的火星上除了到处是尘泥和山脉,没有一丝绿的生机,更谈不上有任何生物了,一片死气沉沉。一阵目瞪口呆之后,我和爸爸妈妈返回火星车,拿出了从地球上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家当",投入到了开荒建家中去。  相似文献   

13.
<正>火星"烂木头"引发的猜想2004年,美国宇航局"机遇号"火星车从火星上的一个"耐力陨石坑"边缘发回了一张清晰的地表照片,这张照片很快被刊登在了美国宇航局内部的网站上。没想到这张  相似文献   

14.
<正>本期发表在《自然—通讯》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火星上圆形的鹅卵石曾在一条河流中被转移了几十公里。这项研究使用的新方法可能有助于估测其他行星上鹅卵石和小颗粒移动的距离。火星探测车"好奇"号在火星岩石地貌中发现了圆形的小鹅卵石,这表明与地球相邻的这颗红色星球上过去曾  相似文献   

15.
大椿 《少儿科技》2008,(9):27-27
"凤凰号"档案全称:"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发射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时间:2007年8月4日17时26分登陆火星时间:2008年5月26日7时53分任务:探寻火星上是否有水和其他支持生命所需的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由于在对火星的观察中观察到水存在的信息,因而进一步考虑研究在火星中存在生命的可能性,这一研究是科学上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日前宣布,"凤凰"号火星探测器上的实验设备获得了火星土壤样本中的水。这是人类首次通过科学仪器得到地球以外行星的水。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威廉·伯恩顿今天兴奋地宣布:  相似文献   

18.
 因携带水相关地质过程及环境的丰富信息,进而与生命起源密切相关,行星盐类研究受到大量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好奇号登陆之后,火星盐类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例如,在着陆区泥岩中发现了黄钾铁矾;在泥岩及泥岩砂岩的不整合接触面发现了石膏脉;在风沉积及原位沉积岩中发现了硝酸盐。此外,通过遥感手段,还发现火星新出现的斜坡沟渠可能是由含高氯酸盐高浓卤水冲击形成的。这些新进展再次表明了盐类对于火星科学的重要性。结合已有研究,凝练了火星盐类研究存在的重要科学问题,展望了中国未来火星探测研究。  相似文献   

19.
想上一趟火星吗?想到火星基地去看一看吗?想做一回火星人吗?尽管登陆火星比登月还难,可我还是可以把你带到火星基地去,让你美美地过上一把当火星人的瘾,因为这个火星基地就在地球上。在那里,你可以感受到火星探险的神奇,却不用忍受失重、缺氧所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绿化火星     
美国宇航局和墨西哥国内大学的科学家们目前正在对墨西哥最高山脉奥里萨巴火山上的松树进行研究,希望能从中找出植物在险恶环境下生存的秘诀。科学家预言,人类有望于100年内在火星上种上树木,从而在未来几个世纪中将火星改造成一个绿色星球,成为人类的居住地。研究奥里萨巴火山松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