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东科技》2004,(1):112-112
张宏勇,1981年获得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半导体物理及器件硕士学位,1985年留学日本,专攻薄膜晶体管和AMLCD显示技术,1989年获得了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电子物理工学博士学位。之后,他以卓越的能力任职于日本半导体能源研究所,担任首席研究员、副部长,1997年起任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LCD事业部新技术部长,先后在日本、美国和中国申请的个人发明  相似文献   

2.
张宏勇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1985年赴日留学,1989年在东京工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是世界上第二个TFT专业博士。当时,世界性的液晶产业尚处在襁褓之中,而在导师松村正清教授(现日本应用物理协会主席)的指导下,张宏勇已经站在了整个产业的技术制高  相似文献   

3.
《华东科技》2005,(1):72-73
张宏勇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1985年赴日留学,1989年在东京工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是世界上第二个TFT专业博士。当时,世界性的液晶产业尚处在襁褓之中,而在导师松村正清教授(现日本应用物理协会主席)的指导下,张宏勇已经站在了整个产业的技术制高点上。  相似文献   

4.
赫伯特·克勒默(HerbertKroemer)1952年,克勒默获得德国哥丁根大学理论物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致力于研究半导体设备。1963年,他提出了半导体双异质结构激光的概念,是这一领域的先驱之一。20世纪80年代时,这种理念和相应的技术才被大量应用开来。他研究的多种实用半导体技术,涵盖了高性能设备、材料研究、固态物理等诸多新兴领域。出色的研究成果曾为他赢得了多项国内外大奖。2000年,克勒默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因为对现代信息技术所做出的基础性贡献,特别是他们发明的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和集成电路(芯片),共同获得该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5.
《华东科技》2004,(1):137-137
范恒毕业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微电子专业,1987年获得了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专业硕士学位,并留在研究所从事集成电路的研究工作。他先后参加了ECL集成电路的设计、砷化镓器件的电路设计与工艺研究工作,还担任过国防科工委微电子技术重点预研、国家“八五”攻关、中科院“八五”、“九五”等重大项目中的课题负责  相似文献   

6.
范恒毕业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微电子专业,1987年获得了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专业硕士学位,并留在研究所从事集成电路的研究工作。他先后参加了ECL集成电路的设计、砷化镓器件的电路设计与工艺研究工作,还担任过国防科工委微电子技术重点预研、国家“八五”攻关、中科院“八五”、“九五”等重大项目中的课题负责人,取得了一系列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获得了中科院的多项荣誉,及“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和中科院上海分院“优秀科技青年”的荣誉称号。1993年开始,范恒作为对科技事业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7.
站在别人肩膀上摘成果 1990年10月,日本夏普公司向一名美国科学家授奖,感谢他在25年前发明了平面液晶显示屏幕,使该公司获得大量盈利.  相似文献   

8.
业绩: 包起帆发明的各系列新型抓斗,曾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奖”、“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并于1999年获国家级新产品认定,列入“火炬计划”项目在全国重点推广。以“起帆”为品牌的产品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远销至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  相似文献   

9.
本文译自日文《半导体物理》一书(内部交流)的第八章第六节。该书内容新颖,富于研究、探索,可作为学习半导体工程学各论的物理基础。而且该书现今在日本已成为理工科各专业学生学习《半导体物理》的通用教材。特介绍给有关读者参阅。该书作者为御子柴宣夫教授。1982年株式会社培风馆发行。  相似文献   

10.
莫党,男,1934年12月出生,广东东莞县人,中山大学物理学系教授、系主任、固体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莫党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半导体物理教研室任教。开始时期从事固体物理的理论研究,并参加我国建立半导体专业的工作。他是北京大学黄昆、谢希德教授所著《半导体物理学》一书的书稿整理人。1958年  相似文献   

11.
关键词     
《上海信息化》2009,(11):86-86
“光纤之父”高锟 现年76岁的“光纤之父”、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荣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物理学奖一半的奖金,共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而今年另一半的奖金由博伊尔和史密斯分享,他们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  相似文献   

12.
江风益,南昌大学副校长、半导体照明技术学科带头人。在他的领导之下,先后建成了南昌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点与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部发光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半导体照明技术创新团队、南昌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他先后从事过10余种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开发工作,主持并完成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子发展基金项目、省和市重点重大高科技项目等30余项。  相似文献   

13.
潜伟 《科技导报(北京)》2009,27(19):120-120
人类正处于一个以半导体材料为物质基础的信息时代。在整个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史上,没有什么比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1910-1989)及其领导的科研小组发明的晶体管更具有传奇色彩了。肖克利1910年生于英国伦敦,3岁随父母迁往美国加州。从事矿业的双亲从小给他灌输科学知识和方法,加上中学教师斯拉特的熏陶,他如愿考入加州理工学  相似文献   

14.
你知道晶体管是谁发明的吗?它是美国物理学家肖克莱和他的同事巴丁及布拉顿一同发明的。这项影响深远的发明,让他们共同获得了195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7年圣诞节前夕,37岁的物理学家肖克莱写了一张言辞有些羞怯的便柬,邀请美国新泽西州中部贝尔电话实验室的几位同僚到他的实验室,观察他和他的合作者丁及布拉顿最近取得的“一些成果”。这三位发明家演示了电流通过一个名为“晶体管”的小原器件。尽管用现  相似文献   

15.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如果说毛泽东、甘地改变了亚洲的白天,那么,井上大佑则改变了亚洲的夜晚。”——10月1日,发明卡拉OK的日本人井上大佑获得搞笑诺贝尔和平奖,因为他的卡拉OK向人们提供了互相宽容谅解的新工具。井上1999年被《时代》评为“20世纪亚洲最具影响力的20人”之一。“有人说艾滋病源自猴子,我怀疑这种说法,因为我们从人类不可追溯的时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专利局(特许厅)成立于1885年,相继制定了专利法(特许法)和实用新型法(实用新案法)。在日本能获得专利权的有特许、实用新案、意匠和商标四种形式。一般来说,属于水平较高,使用价值较大的发明可申请“特许”权,其权限自公告日起为15  相似文献   

17.
大连路明集团摘取半导体照明两大核心技术的国家级大奖.即稀土硅酸盐发光材料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发光芯片“2006信息产业部重大技术发明项目”.这标志着大连在半导体照明领域的自主创新.得到了国家级确认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理工大学里有一个“爱迪生”式的人物。他从小学时起就尝试制作发明,对物理表现出很高的天赋和悟性。然而,他所有实验和制作的原材料都是捡破烂捡来的。他就是高拯国,一个捡破烂的“爱迪生”。  相似文献   

19.
9月30日,我校校友高义华(现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特别研究员,2006年初将回国进入光电国家实验室工作)和他的二位同事板东义雄、Golberg,因为新型纳米管研制和纳米温度计的发明一起获颁日本第16届筑波奖.据悉,这是外国人首次获得筑波奖.  相似文献   

20.
姜岩  魏忠杰  钱铮 《今日科技》2002,(12):20-21
化学奖所有生物都含有包括DNA和蛋白质在内的生物大分子,“看清”它们的真面目曾经是科学家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已成为现实。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的就是这一领域的两项成果。这两项成果一项是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与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将共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另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将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质谱分析法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它通过测定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