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子超教授     
杨子超(原名志超)教授,男,中国共产党党员,吉林省长春市人,1932年3月生,1954年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来我校化学系任教,1961年考入复旦大学攻读稀有元素化学专业研究生,1964年毕业返校执教至今,现任我校化学系教授,兼任陕西师大学报编辑部副主任、自然科学版副主  相似文献   

2.
2007年5月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2007年度增选的72名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的研究员李爱珍女士入选外籍院士,她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女科学家。李爱珍1958年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上海微系统所前身)工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电化学的开拓者之一,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浩青同志于2010年7月18日8时58分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7岁.吴浩青,物理化学家,1914年4月22日生,江苏宜兴人.1931年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1935年毕业后  相似文献   

4.
罗登柏教授     
罗登柏,男,汉族,1945年生,湖北麻城 人。1969年复旦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1981年 武汉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理学 硕士,同年分配来到中南民族大学化学系,从事 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83-1984年和 1995-1997年到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化学系做 访问学者。1991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等单 位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1992年获国 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晋升为教授, 1995年被确定为学枝学科带头人。现为湖北省 化学化工学会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20多年来,罗登柏教授…  相似文献   

5.
管浩 《华东科技》2022,(1):24-27
2021年11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教授李伟等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原创性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思想,创制了有序功能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揭示了介孔独特的物质输运和界面反应规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也是18年来上海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  相似文献   

6.
理工科学人     
董学畅 ,男 ,1 945年生 ,白族 ,教授 ,中共党员。 1 96 9年 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1 982年 5月毕业于云南大学有机化学专业 ,获理学硕士学位。先后在复旦大学 ,美国贝勒大学化学系访学。现为校教学与科研改革委员会主任委员、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硕士点首席教授、中国化学会理事、云南化学化工学会、云南生化学会常务理事。历任室主任 ,副系主任 ,系主任和云南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云南民族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自科版 )主编和云南省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主持过多项科研课题 ,其中 2 …  相似文献   

7.
正赵宝国,男,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1996于武汉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硕土学位,2006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6—2011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加入上海师范大学,并先后入选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  相似文献   

8.
作者简介     
郁祖湛,男,1931年2月出生,江苏苏州人,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  相似文献   

9.
曹大均教授生于1936年8月,江苏省苏州市人,早年曾服务于冶金地质喜部门,1961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化学系,1979年由南开大学调到原上海师范学院化学系任教,1986年后,历任化学系副主任、主任等职,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物理化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兼任"化学传感器"杂  相似文献   

10.
李和兴教授生于 1 96 3年 7月 ,江苏省苏州市人。 1 98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化学系。1 987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化学系 ,获硕士学位。1 992年至 1 993年在美国波尔大学化学系进修。 1 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 ,导师为中科院院士邓景发教授。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物理化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并担任校学科和专业建设专家委员会核心组成员。李和兴教授长期从事化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催化作用原理”等课程。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  相似文献   

11.
施宪法 ,男 ,1 94 2年 2月生 ,汉族 ,浙江绍兴人 ,中共党员 ,同济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学报》编委 ,化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兼任全国高等学校工科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上海化学化工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1 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 ,1 966年复旦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 1 980年起在同济大学任教至今 ,曾任化学系主任。先后为本科及硕士生主讲普通化学、无机化学、配位化学、超分子化学等基础课和专业课。主编《普通化学》、《化学原理及应用基础》第四分册。 1 995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先…  相似文献   

12.
复旦大学创瑞丰企业信息化研究中心是复旦大学与江苏创瑞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建的、以企业信息化为目标的研究单位,隶属于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具有较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力量。目前有复旦大学首席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4人、副教授5人,博士后1人。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是施伯乐首席教授。研究中心主任是胡运发教授,研究中心副主任是张成洪副教授、陶晓鹏副教授。  相似文献   

13.
津天 《华东科技》2003,(12):36-37
王晔,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主修管理科学专业,现任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负责公司总体日常业务运作以及市场销售业务。初见王晔,她娇小的身材,平易的微笑和浑身所散发的青春气息,使人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个随和的邻家女孩,而绝对不会把她与  相似文献   

14.
<正>王迅老师于1956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后师从谢希德先生,于1960年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副博士研究生身份毕业,并于同年留校任教。1978年获聘副教授,1984年获聘教授,1985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担任复旦大学首席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复旦大学半导体物理教研室副主任,微电子教研室副主任,表面物理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5.
正冯师颜,1915年出生于河南济源市。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卢沟桥事变后,他于1940年辗转入陕西汉中的国立西北大学化学系继续学习。1943年毕业留西北大学化学系任教。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晋升为教授。1970年2月26日病逝。22年后的1992年,陕西省科协追授冯师颜为"陕西科技精英"。冯师颜教授1959─1961年赴莫斯科国立大学化学系留学,主修热化学。回国后,他在热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16.
今年六月一日至六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拉姆城的杜克大学,召开了第七届国际磷化学会议。该会议由国际纯粹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举办,每两年举行一次,上次会议是1979年在东德召开的,这次是由IUPAC和美国化学会联合举办。参加会议的一共有来自二十几个国家的400多名代表,我院化学系张景龄教授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袁承业研究员、复旦大学化学系吴钧和教授、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唐除痴讲师应邀一道参加了这次会议;另外还有三名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学者也  相似文献   

17.
书虫张首晟     
<正>张首晟是一位科学家,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和应用物理系的终身教授,于2009年被清华大学特聘为教授,于2014年获得富兰克林奖章。1963年,张首晟出生在上海静安区的一个弄堂里,爷爷是复旦公学(后改名为复旦大学)建校后的第二届学生,父亲是学工程的,伯父是学人文的。张首晟从小就热爱学习,渴望汲取知识。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他在学校  相似文献   

18.
谷超豪传略     
谷超豪,生于1926年5月15日,浙江温州市人。莫斯科大学物理一数学科学博士,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囚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2年任讲师。1953年到复旦大学工作,1956年任副教授。1957年赴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进修,1959年获科学博士学位。1960年在复旦大学晋升为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被批准为基础数学、流体力学两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于1978-1981年任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19.
科技视野     
复旦大学发明合成双氯芬酸类药物新路由复旦大学化学系陈芬儿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发明的一条合成双氯芬酸类药物新路,突破了国内外30年来一直采用的传统生产工艺,极大地改善了严重环境污染现状和工人劳动强度条件,其原料  相似文献   

20.
于同隐先生是中国高分子科学的开拓者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工作涉及高分子的合成与表征、高聚物的共识、生物大分子、高分子形态学以及加工工艺.于同隐先生1917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1946年公费去美国留学,1949年在密西根大学获博士学位.1951年他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国担任浙江大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来到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1958年他负责高分子研究所和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教研室的筹备工作并任副所长和教研室主任,1982年任复旦大学材料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后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