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5年1月22日,第四届中国公益节暨“因为爱”年度公益致敬盛典隆重召开,社会有识之士、公益杰出践行者相聚一堂.因多年来丰富的公益积淀,尚赫集团董事长陈郑珠玉、尚赫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政裕及基金会相关成员受邀出席会议. 尚赫执行长陈旻君荣膺“2014中国公益奖之人物奖”.尚赫公益基金会也荣膺“2014年度最佳公益项目奖”.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认可度更高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领域,中国依旧在等待“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中国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每年诺贝尔奖花落他家后,总会有国人怀此长久的疑问和感伤。2010年诺贝尔奖项揭晓后,类似的忧愁开始袭扰俄罗斯社会,因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名俄裔物理学家问鼎了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4.
人物     
《科技潮》2010,(5):6-7
詹姆斯·汉森:气候专家获2010年“苏菲奖” 由于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向政治家们警示全球变暖的危害,4月7日,美国气候科学家詹姆斯·汉森荣膺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2010年“苏菲奖”,并获得107万美元奖金。  相似文献   

5.
5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侨联主办的“第二届归侨侨眷创业成果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会上,98人荣获“科技创新人才奖”,25个项目荣获“自主创新成果奖”,13家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工作奖”.其中,我校10名留学归国人员荣获“科技创新人才奖”,校党委统战部荣获“优秀组织工作奖”.  相似文献   

6.
2007年2月4日,正值开春之际,CCTV2制作了一档以春暖2007CCTV“爱心总动员”大型公益项目推介为主题的节目,节目推出了“希望教师”、“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小天使基金”、“国际青年成就中国”等六大公益创新项目,并发出了征集创新公益活动的倡议。  相似文献   

7.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科学上杰出成就的最高象征。运用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考察了1901年至2008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创造性成果与其作出获奖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的年龄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和“最佳峰值年龄”,阐发了中青年科学家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的思想及其对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成果总量 1、“八五”期间共受理申报大理州科学技术奖请奖项目309项,获奖179项,占请奖项数的57.93%,其中:一等奖19项、二等奖67项、三等奖93项;推荐申报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请奖项目33项,获奖17项,占请奖项数的51.52%.其中:三等奖17项。  相似文献   

9.
10月份,随着诺贝尔各项奖的陆续揭晓,国人的“诺奖情结”再次燃烧起,有人说是因为我们“不会”申请“诺奖”而导致与其无缘,也有人说“诺奖”评选本身就带有偏见,因此有与没有无所谓,还有人愤日学术腐败导致“诺奖”在中国难产……为此,记专访了科学史及诺贝尔奖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杨建邺教授。杨是“诺贝尔奖史话丛书”和和《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辞典》的主编。  相似文献   

10.
动态     
《信息化建设》2011,(12):60-62
为推动中国慈善事业透明化、规范化发展,11月14日,“中国慈善信息报送平台”建设项目在民政部启动。这将是首个中国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官方平台,有望在半年后投入使用。届时,现有“中国公益信息平台”将细分为不同模块,能接受所有公益慈善组织的募捐信息报送:同时对报送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慈善项目的社会效益:此外,慈善信息可供公众查询。  相似文献   

1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40(12):1392-1392
10月16日,在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第4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为第6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颁奖.我校副校长、航天航空学院教授卢天健等1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被授予第6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Samuelson)1970年在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中曾语重心长地说 :“我可以告诉你们 ,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金 ,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这是萨缪尔森的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 ,耐人寻味 ,给人启迪。今天 ,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发100周年之际 ,回顾和反思1901~200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百年历程和走势时 ,我们对萨缪尔森这句名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 ,名师指导对获得诺贝尔奖和攀登科学高峰的重要作用 ,远超过人们通常的理解和认识。翻开诺贝尔自然…  相似文献   

13.
责任宣言:“我是四川灾区旅游的义务大使。”“做公益,要实实在在、更要尽心尽力。”“我愿意承担起公益项目参与者和社会公益推动者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14.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22,(10):78-79
<正>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50周年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也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发现青蒿素50周年。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20年里,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在全世界已挽救数百万人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1967年,中国启动旨在研究防治疟疾新药的“523”国家项目,屠呦呦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因“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而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欣喜之余,再次引发中国科学家何时能够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热议.  相似文献   

16.
前些日子,见一重要科技报刊以“中国科学冲击诺贝尔奖是时候了”为大标题刊登了数位中科院院士的文章并加了编者按。文章表达了科学家对我国科学界要在诺贝尔奖项上实现零的突破的急切心情和对我国基础科学发展现状的乐观估计。对此我的感想是:第一,中国科学冲击诺贝尔奖这一提法本身就似缺乏科学态度,可以说这是一个情绪化的口号。诺贝尔科学奖,实际上不是靠一时的冲击就可取得的。因为,那不是一项应用性科研课题,可以通过论证立项、制定计划、筹措经费、组织人员,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更不是一项建设工程,设计、招标、施工、…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于日前颁布,我校计算机学院杜军平教授的科研项目“中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平台”荣获北京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杜军平教授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后、中国旅游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此次“中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平台”项目获奖  相似文献   

18.
由教育部科技司举办的“第2届中国高校精品&#183;优秀&#183;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于2008年10月11日揭晓,我校期刊社4种科技期刊获奖.其中《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获“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科学学报》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上海大学学报(英文版)》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本次评比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体操队是中国体育代表队中最贷真价实的“梦之队”,他们在过去6届奥运会上一共获得了13枚金牌,成为仅有的两支奥运会金牌不断档的运动队之一。在本届奥运会14块体操金牌中,中国体操队席卷9金创下单项目夺冠的历史纪录。而在商界,中国直销业在公益慈善方面的教育和实践都远非其它行业可以企及,他们在促进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道路上立起了一道丰碑。  相似文献   

20.
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成为余杭区和全国建筑陶瓷行业“零的突破”。这是去年11月,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五部委审定并确认为全国第十七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喜讯传来,杭州市余杭区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在“诺贝尔”召开第一次理事长办公会议,协会副理事长以上单位负责人学习取经,备受振奋与鼓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