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遵循中国传统山水构成理论与思想,考察了北京西北郊以颐和园为中心的"三山五园"景观,并对其景观形成过程、构成特点和景观上互借与互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解读,从中提炼出有关园址选择、地形改造、空间布局、景观搭配等方面的原则,为现代城市公园的规划与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综合分析沈阳市历史街区景观与交通系统现状,并结合原有城郭的形式与最新生态设计学提倡的低碳、环保、高效的理念,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设计原则,根据传统棋盘式格局的设计构想,更新现有的街区模式,对景观要素进行再塑造。为展示沈阳这一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景观新风貌,制定了一套集地域特色、低碳环保于一体的城市街区、公共空间的生态景观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工业设计的一般程序、方法与原则为基准,通过比较分析,阐述了城市景观家具设计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4.
沙漠边缘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研究——以陕西榆林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市近50年来城市及区域景观的演化与现状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了该区域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原则,并提出榆林市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重点。认为对沙漠边缘地区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应强调区域基质背景的生态意义,重视区域基质与城市建成区景观、城市边缘区景观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强调对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改造。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态景观是一个城市的命脉,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本文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入手,分析了目前济南城市建设,特别是生态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城市文化特色、景观生态系统以及城市景观形态等几方面因素,对济南城市景观保护的一些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景观生态环境的调查和分析 ,找出开发区景观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 ,提出建立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思路 :即在大尺度上将开发区整体上规划为光谷商贸中心组团、关东光电子信息产业园组团、关南生物医药园组团等七个组团 ;中小尺度上重点规划了自然山地种群源、南湖风景区及沿岸林带种群源、园林场种群源、汤逊湖种群源四个种群源 ,和三个等级的自然廊道。通过规划 ,达到对开发区的景观要素重新进行优化组合 ,形成多功能、多层次的绿化体系和完善的生态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7.
城市河道景观的生态设计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水工建筑与生态理论的科学结合。通过回顾国内外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设计的理论,分析了灰色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设计的安全性、多样性、生态性、参与性和文化性原则,并以山西吕梁北川河景观设计为例,总结了基于防洪需求的河道生态景观设计措施及计算方法,以期为我国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人们对优质乡土景观的需求与现有供给不匹配、现有乡土景观评价体系不完善及对乡土景观特质的发掘利用不足等问题,以环莫干山地区的5个村落乡土景观为具体对象进行调查研究。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并结合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得到环莫干山村落乡土景观特质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然后运用德尔菲法为要素指标评分,将分数结果代入乡土景观特质评价公式并计算得到各村落乡土景观的8个准则指标分数及综合得分,以此获得评价的定量依据;最后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环莫干山地区村落乡土景观的特质和景观质量。研究结果为乡土景观个性化设计和城乡融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入口区域道路作为城市入口空间的主体部分,不仅可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提高环境质量,而且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还可增加城市的特色和吸引力,为城市带来繁荣与活力.本文在认识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功能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现状分析,阐明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对城市的意义,并从功能、意象、审美等角度对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及研究性设计,以期对城市入口区域道路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立足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对大理白族湿地公园现有滨水带的设计从景观基地特征、使用主体与用途、景观文化、景观色调、滨水界面几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特质分析。针对现有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以当下滨水景观设计思想趋势为导向,对该地区景观规划设计从动静空间、观景角度、行为策划、设计风格几方面探索具有地缘性特质的滨水景观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论生态园林城市的沿江风光带景观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城市地理,历史,人文条件及沿江景观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生态园林城市沿江风光带景观建设的前提,原则,方法,从而为生态园林城市风光带景观建设的规划设计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2.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城市滨水地带环境特征、景观特征和人在环境中的行为特征的分析,结合铜陵临湖广场滨水景观设计实践,从设计原则、总体构思、功能分区、景观构成以及节点设计等方面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借助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研究城区生态景观格局。通过对宜昌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分析,对城市进行定位,探讨城市景观格局与景观生态功能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本着建设具有生态景观特色的水电旅游城市的原则,探讨了宜昌城市规划合理利用地理环境的方略与措施,并具体阐述了宜昌城市生态景观设计方法。形成了以突出宜昌市城区总体景观环境、建设城市景观控制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改善宜昌市的生态环境并形成绿色、循环、可持续的生态景观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城市郊野景观的现状及概念,分析了城市郊野景观的作用及城市郊野景观的设计内容,提出了城市郊野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城市景观的主要特征和城市(城镇)交通景观的结构和功能。强调了城市景观的保护和规划管理。初步分析了城市交通廊道系统的景观生态功能。探讨了城市交通景观生态的设计原则。以江南水乡为例,分析讨论了几种城市交通景观生态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6.
由于当今社会快速的城市化建设,城市景观趋同现象日益严重.要形成鲜明的城市景观就需要从城市的人文地貌研究入手.而城市滨河空间的景观信息最丰富,它是一个地区的历史发展以及特有文化的重要见证地,是显示该城市特色景观的重要地段.本文通过分析滨河空间的特征、景观构成要素,对城市滨河空间的景观设计特点、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旨在为今后的城市滨河空间景观设计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省会旅游中心城市功能定位探讨——以福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省会旅游中心城市功能分析与定位的研究极度欠缺,中心地理论是分析城市功能的重要理论,通过分析省会旅游中心城市福州的一般功能,再依据城市的特殊区位、资源个性、文化背景等分析它的特殊功能,得出目前福州应主要行使旅游中心地服务职能而不是旅游目的地功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汕头天华大酒店环境影响评价的景观评价为例,探讨分析酒店 景观评价的原则,技术和方法,提出酒店环境影响评价中景观评价应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和城市美化,协调方便的原则,并应从分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景观背影和格局,酒店的功能,造形,色彩等方面入手,对酒店本身的景观和与周转景观的关系进行影响评价,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美化城市清洁环境,对阜新细河两岸生态景观规划体系和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人文、生态、经济、环境治理和城市景观等方面分析了细河两岸景观体系规划的思路和方案,总体布局体现阜新城市特色,规划目标是"水清岸绿,城水融谐";规划原则是以人为本,体现生物多样性,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以绿色的自然空间作为细河水岸的定位,进行阜新细河景观带规划和设计。该规划设计思想和原则对城市滨水景观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杨剑 《工程与建设》2012,26(4):461-463,47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滨水区进行了新的开发和重新规划。在更新其原有滨水驳岸的景观设计过程中,遵从自然过程的设计原则,对协调好生态环境、城市发展及市民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相关理论研究的分析及实践总结,从景观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对城市中滨水驳岸景观设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