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交法制备出了(Fe1-xCrx)15-(SiO2)85闰状合金固体,这种粒状合金固体是一种钠米复合材料,由嵌在SiO2母体中的Fe-Cr合金颗粒构成。本文报告这种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以及Cr含量对Fe-Cr合金颗粒磁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溶胶法制备出了(Fe1-xCrx)15(SiO2)85粒状合金固体,这种粒状合金固体是一种纳米复合材料,由嵌在SiO2母体中的FeCr合金颗粒构成.本文报告这种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以及Cr含量对FeCr合金颗粒磁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溶胶法制备了Fe1-xCox-SiO2纳米颗粒体材料,并首次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这种材料中Co含量对晶体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中Fe-Co合金微粒的晶体结构与Co含量的关系和大块Fe-Co合金相似;合金微粒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随Co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粉状纯Fe-Co合金相似。  相似文献   

4.
在3 ̄5.5GPa的压力范围内,经过873K,30minh等温热处理由非(Fe0.99Mo0.01)78Si9B13(FMSB)条带和纯金属Al片交替叠成的样品,制备出多层Al/Fe-Mo-Si-B纳米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静高压在复合材料制备中影响非晶FMSB合金晶化相,Fe-Mo-Si-B纳米合金晶粒度和Al/Fe-Mo-Si-B复合材料界面相的规律及机制。  相似文献   

5.
用Mo部分替代Fe-Cu-Nb-Si-B合金中的Nb而制备的Fe73Cu1Nb1.5Mo2Si12.5B10非晶合金,在500-62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了等温退火处理。对退火后样品进行了磁性、微结构及物相研究,表明在530℃左右退火后具有最佳软磁性能。当退火温度大于600℃时,有Mo2FeB2及其它化合物析出从而使合金软磁性恶化。Mo与Nb一样有抑制晶粒生长,细化晶粒之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Mo部分替代Fe-Cu-Nb-Si-B合金中的Nb而制备的Fe(73)Cu1Nb(1.5)Mo2Si(12.5)B(10)非晶合金,在500—62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了等温退火处理.对退火后样品进行了磁性、微结构及物相研究,表明在530℃左右退火后具有最佳软磁性能.当退火温度大于600℃时,有Mo2FeB2及其它化合物析出从而使合金软磁性恶化.Mo与Nb一样有抑制晶粒生长,细化晶粒之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无磁场、纵向磁场和横向磁场3种热处理方式,制力求4种不同Nb、Mo含量的Fe74.5Cu1M3Si12.5B9.5(M为Nb、Mo原子质量百分数之和)纳米晶试样,分别测量试样的复值磁导率|μ|O.3,矫顽力|Hc|和铁芯损耗Pco.2,分析试样的频谱特性和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含Mo的Fe74.5Cu1Nb3Si12.5B9.5合金的|μ|0.3随频率增加而下降的趋势最小,需含Mo的Fe74.5Cu1Nb2Mo1Si12.5B9.5合金的|μ|O.3值最大,且|H|和Pco.2的值最小.在3种磁场热处理中,无磁场热处理后的试样的|μ|0.3最大,且|Hc|和Pco.2的值最小;而纵向磁场热处理后的试样的|μ|03最小,且|Hc|和Pc02的值最大  相似文献   

8.
对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工艺制备的Al-Si-Fe-Mn合金与Al-17Si-0.5Mn和Al-7Si-1.3Fe-0.5Mg铸态合金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并对几种合金摩擦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快凝Al-Si-Fe-Mn合金比其它铸态合金的耐磨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非晶态(a)-Fe-TM-Si-B(TM=Co,Si,Mo,Nb)合金从1.5K到300K的磁化强度及室温穆斯堡尔谱,得到了成里温度Tc、饱和磁化强度σs(0)、自旋波颈度常数D及平均超精细场等。结果表明,(a)对于Fe83Si5B12,当Nb,Mo与Si,Co取代Fe后,Fe-(Nb,Mo)-Si-B的磁性质不同于Fe-(Si,Co)-Si-B;(b)a-Fe-(Mo,Nb,Cr,W,  相似文献   

10.
采用XRD,IR,Mobauer ESR,XPS,SEM和孔结构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比研究了新鲜,失活和再生三种丙烯氨氧化催化剂的体相结构和表面性质。结果表明,新鲜催化剂中各元素以Fe2(MoO4),α-CoMoO4,NiMoO4,γ-Bi2O3.MoO3,α-Bi2O3.3MoO3,η-MoO3,α-Bi2O3和β-Bi2O3形式存在2;失活催化剂中,部分Fe2(MoO4)3转变为α-Fe-M  相似文献   

11.
采用离子注入方法制备Sm-FeM-N磁性合金薄膜,研究少量Co部分取代Fe对薄膜磁性能的影响,探索研究Sm-FeM-N磁性材料的新途径.实验发现:Co+注入使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明显增加,Sm-FeCo-N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是Sm-Fe-N薄膜的1.6倍.经TEM分析,Co+没有与Sm或Fe形成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渗碳不锈钢的开发Oarpenter工艺技术公司为轴承和齿轮应用,开发了一种新的渗碳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耐热和抗疲劳性能。Pyrowear675不锈钢的组成为:Fe-13Cr-5.4Co-2.6Ni-0.8Mo-1.6V-0.4Si-0.07C-...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TPR)对Co与H2合成低碳烃催化剂Co-Fe-Cu/SiO2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钴与铁的混合使钴、铁的氧化物的还原温度明显降低,少量铜的掺入使其还原温度进一步降低,正是由于Co、Fe、Cu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才使得Co-Fe-Cu/SiO2对CO与H2反应生成低碳烃显示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添加氧化物粉末对FeCr烧结合金交流磁特性的影响(日)大同工业大学和大同特殊钢公司技术开发研究所为进一步提高FeCr系烧结合金的交流磁特性,研究了添加SIO。、CaO、AI。O。的粉末混合物对低C的Fe-13Cr-0.SSi烧结合金磁性的影响。试验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离子注入方法制备的Sm-FeM-N磁性合金薄膜,研究少量Co部分取代Fe对薄膜磁性能的影响,探索研究SmFeM-N磁性材料的新途径,实验发现Co^+注入使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明显增加,Sm-FeM-N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是Sm-Fe-N薄膜的1.6倍。经TEM分析,Co^+没有与Sm或Fe形成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在1440-1530 ℃,通过X射线装置观测了石墨还原CaO-SiO2-Al2O3-FeO熔渣(CaO/SiO2=0.75-1.5)中FeO反应过程中渣的起泡行为,测定了熔渣的起泡指数和起泡率等参数。结果表明,熔渣的起泡率随熔渣中FeO的初己考叭墼疃鹊纳叨龃蟆?  相似文献   

17.
在山东平阴地区中元古界地层中存在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富Fe、Mn,相对贫Al;富集As、Sb、Bi、Ga;REE总量低,Ce负异常,HREE相对富集;δ30Si变化范围为-0.1‰~0.4‰,δ18O变化范围为+13.6‰~+20.1‰,具有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Al-Fe-Mn和Fe-Mn-(Ni+Co+Cu)三角图上均属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岩MnO/TiO2比值、δCe值和δ30Si值分析表明本区层状硅质岩主要是在深海环境下沉积的。  相似文献   

18.
参照高炉铁水预处理的条件,对硅酸钠炉渣中氧化铁的活度系数作了测定。采用的实验方法是使炉渣在受控CO2/CO0氛下与含微量铁的Cu-Fe合金平衡。研究结果表明,在1350℃时, 氧化铁的活度系数γFeO的值在大部份碱度范围内大于1,并在Na2O/SiO2摩尔比约为0.8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烧结温度和时间对Fe-3.1Mn-1.2Si-0.4C烧结刚性能与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烧结温度和延长烧结时间都能改善Fe-3.1Mn-1.2Si-0.4C烧结钢的机械性能;并使烧结试样由膨胀逐渐向收缩过渡,Fe-3.1Mn-1.2Si-0.4C烧结网在1100℃以上烧结时,由于有液相的出现,合金化过程可以被大大地提高,在烧结过程中,只有那些较小的硅锰母合金颗粒才能全部熔化,而那些尺  相似文献   

20.
合金元素对铸造AlSi7Mg合金导电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合金元素Si、Mg及杂质元素Cu、Mn、Fe等对铸造AlSi7Mg合金导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i对合金的导电率有不利的影响,其含量应控制在下限;随着Mg含量的提高,合金的导电率降低,综合考虑强度和导电率,Mg含量应控制在0.25%~0.4%;Fe是合金中的有害元素,但其对导电率影响不大,其含量应低于0.2%;Cu、Mn是合金中的杂质元素,对导电率有不利影响,应减小其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