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民币升值怎样影响中国外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燕 《世界知识》2008,(2):50-51
截至2007年12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升至1美元兑换7.3046元人民币,比年初升值超过6%,2005年7月汇改以来已累计升值约10%。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外贸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近几年来一直被广泛关注与密切跟踪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政策,伴随着美国政府和国际资本主导的人民币升值和升值预期,吸引全球美元资本涌入中国,使中国的外汇储备急剧膨胀,引发中国的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导致通货膨胀,这实际上是国际美元资本稀释人民币购买力,转移了中国的储蓄财富.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贸易账户平衡角度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采用《世界表6.3》所提供的2001—2007年世界各国(地区)汇率和购买力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均衡汇率长期走势和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升值幅度。分析结果表明,升值将是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长期趋势,未来10a内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平均每年将升值2.04%。  相似文献   

4.
清议 《特区科技》2007,(12):42-42
人民币持续升值的一个结果,就是以外汇标价的人民币资产价格,会出现汇兑性收益。比如说,一家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按人民币计算的每股收益为1元,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0%,由于港币与美元挂钩,则对港币同样升值50%,以港币标价的每股收益就会达到1.5元。这必然会刺激H股的估值,并吸引内地投资者赴港投资股票。[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运用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前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对我国输美纺织品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汇改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对我国输美纺织品价格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而2005年7月汇改以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节奏加快,我国输美纺织品价格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趋于敏感,人民币升值显著提高了我国输美纺织品当地市场价格。进而本文指出,加快纺织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纺织品内在价值将是我国纺织出口企业消化人民币升值不利影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日本企业怎样应对日元升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月21日,我国政府宣布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宣布人民币升值2%。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决策,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结束了前一时期关于人民币要不要升值的各种争论,标志着人民币汇率制度进入一  相似文献   

7.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加大了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增强了汇率弹性。由于当前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升值速度加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2008年3月14日中间价为人民币7.0882元,2008年以来第22次创新高,汇改以来累积升值幅度达12.61%。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给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造成了影响,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对人民币升值与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量的影响较小的结论,纺织出口企业积极采取措施是可以规避升值带来的风险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纺织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表明我国的汇率制度更为灵活,市场更为开放,也意味着我国的出口企业特别是纺织企业,面临巨大的冲击.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纺织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郭凤兰 《甘肃科技》2013,29(12):95-96
从人民币升值与物价上涨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经济现象出发,利用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统计数据,使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每下降1%,我国国内的物价就上涨3.72%。由于我国的汇率形成机制不灵活和资本流出受到管制,使压抑的对外升值趋势成为导致对内贬值的直接原因,外汇政策性因素导致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与物价上涨并存,并提出了改善此现状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一般经济学原理,汇率升值似乎对于国际间分配没有影响.人民币标价的资产,相对于美圆会提高其价值,但这只是一种相对的比价变化,不影响实际的福利状态.现引进了一些国际新理论,并且根据实际的观察,对"人民币升值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做出初步研究,包括:对国内产业间收入分配的影响,对国内区域间收入分配的影响,对国内不同消费者收入分配的影响,对国内外收入分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欧元诞生以来对美元汇率的走势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1月欧元问世以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总体走势呈U形波动。若将欧元诞生至今的这6年作为一个周期来观察,欧元对美元汇率总体走高。但欧元升值却不是因为欧元区经济形势向好,而是美元汇率疲弱的结果。造成欧元对美元汇率波动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一是美国的巨额双赤字;二是欧美经济基本面的重大差异,即欧盟的“增长赤字”;三是美国和欧盟的政策因素;四是从制度层面上看,以美元霸权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内生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当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美元指数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借鉴Johansen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GARCH模型计算月度波动率,对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我国进出口总量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以及美元指数及其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的出口影响较大,而对进口影响较小;美元指数的波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幅度较大.同时,研究表明美元指数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是.研究证明,自加入WTO以来,中国的贸易失衡状况不仅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有关,也和美元本身汇率水平及其波动有关.研究结果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汇率的双重影响,即在短期内会给人民币汇率事来一定的压力甚至冲击,但从长远看,则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美国关注人民币汇率现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说明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议已经超过汇率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是美国国内经济、政治矛盾的反映,可以预见这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引起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和中美关系的大波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ARCH族模型来对人民币/美元汇率收益率进行建模,并分析其波动的杠杆效应和风险溢价效应,结果发现汇改后外汇市场效率有所提高,外汇市场的风险可由过去的风险程度加以预测.由TARCH、EGARCH、EGARCH-M模型的研究显示人民币/美元汇率收益率存在杠杆效应,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还不具备具有的高风险高回报的风险溢价效应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美元指数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走势图的观察,分析了美元指数与金属铜价之间的相关性.美元作为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在世界金融还是以美元为领导地位的前提下,铜价的走势变化与美元的指数波动密切相关,并且以负相关为主导.  相似文献   

18.
均衡汇率是指一个国家对内、对外同时实现均衡的汇率。研究均衡汇率对国家制定对外经济政策,维持经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K rugm an汇率目标区理论建立了人民币均衡汇率汇率目标区模型。选取不同基础经济变量组合建立汇率目标区模型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说明1995—2004年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对均衡汇率的失调度均小于4%。并用该模型对2005年末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目前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