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语文味是读出来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反复地读、带着问题去读、融入情感去读、细细地读、美美地读。  相似文献   

2.
小刺猬读了<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后,对"贯通"这个词语有些疑惑.何为"贯通"呢?而且季老又殷切希望我们读书时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带着疑问,小刺猬去询问跳鼠,跳鼠为小刺猬认认真真地讲起来……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王菘舟老师也说过,要真正贯彻"语言为主"的教学理念别无它径,唯有老老实实、扎扎实实地做到"读书为本".看来,"读"真是我们挂在唇边的爱!  相似文献   

4.
职高语文课堂没有真正重视诵读,然而,书还是要“读”的,我们要认识诵读的重要性,要把诵读当作教学目标加以实施,组织好诵读活动,真正放开时间让同学去感知、去品味,并从字音、情感、语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课堂诵读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以提高职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以提高职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象征的多义性曾引起过不少争议。笔通过对小说《红字》里最耐人寻味的中心象征“A”字的多层次意义的探讨,力求证明一部小说不断产生新意不仅有其客观的原因,也有作家本身的主观原因。象征犹如一个磁场,整个作品的各个部分、细节都要在这个磁场的不断“运动”中不断地产生出新的意义。无论是小说家、批评家还是一般读都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象征。  相似文献   

6.
读书三议     
《青年科学》2010,(6):40-41
人生离不开读书,人只要能学习、能阅读,那么在其一生中,就会或早或晚、或多或少地去读某些书。但真正要把书读好、读出效果来,有三个问题是需要弄明白的。  相似文献   

7.
现行初中语文课本共有240篇课文,其中自读课132篇(课内自读50篇,课外自读82篇)。很显然,这132篇自读课文是为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在讲读课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而设计的。但对学生来说,它犹如横在眼前的一条大河,不知怎样去渡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彼岸。就目前情形来看,个别学生能够按一定的思路、方法去认真阅读和理解,而大部分学生一是不得要领,学而无获;二是应付了事草草地浏览一下;三是干脆就不去读,这样,使自读课文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从教师方面来说,也存在两种思想。一是轻自读。一看是自读…  相似文献   

8.
让学生读书,每一次读前应提出明确的要求.如了解课文大意时要求通读;理解重点段时要求细读;品味句子要精读;重点字句要加重语气读;抒情文章要读出爱憎,写景文章要欣赏性地读等.注重教给学生“如何捕鱼”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告诉学生 “捕鱼”的场所,告诉学生学习的多种渠道和网上的庞大资源应该在何处去找、在何处去学.  相似文献   

9.
“美读”是以声传情,语文“美育”是以文传情,二者均带有内隐学习的特征,基于此,本文浅论美读在语文“美育”中的作用及实现语文“美育”的美读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瑞娟 《科技资讯》2006,3(31):117-118
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中"读"的本质和教学意义,阐述了唯有重视"读"才能发展"高能"并进而取得"高分",并综合分析了"阅读"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他强调教学中应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掌握,教师应积极地鼓励儿童去实践,去获得直接经验.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新大纲、新教材的精神,三年级以段的教学为重点.那么,怎样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达到大纲要求昵?我的经验是应切实抓好段的读、说、抄、写训练. 一、读段 在段的读、说、抄、写过程中,读是基础,应抓好三个环节的读.  相似文献   

13.
论《马氏文通》的"句"和"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如何区分《马氏文通》的“句”和“读”入手,对《文通》中“读”的论述进行考察,分析句读的功能,揭示出《文通》中“读”的本质是可以充当除句子谓语以外的任何成分的词组。“句”是完整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是独立的句法分析的最大单位。句读关系是上下位关系,“读”是“句”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刘苏穗 《广东科技》2012,21(5):32-32
在长期教学当中,教师们都在高喊提高学生的听、说、读能力。然而他们更多地着重于语言知识点的讲解,而忽略了要培养学生掌握语言的技能。注意到了要注重技能的训练,还应该把听、说、读、写技能再细化成各项微技能,根据教学内容选其中几项滲透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5.
"读--议--品"三步教学法,以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目标,构建了"以读为主,淡化分析,突出品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读"分为初读、默读两步."议"则由质疑、鉴赏、总结三部分组成."品"重在整体的感悟与体会.教改中教师应乐于欣赏与鼓励,善于导引与启发,精于评析与讲解,有耐心与信心.  相似文献   

16.
"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这些,成了某些孩子的口头禅.笔者以为:出现这样的现象,许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评价.有时候为了赶进度,简单地读几篇好作文,批评几位缺点的作文就草草过场.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教学生学会去说、去写、去读、去听,其核心的东西就是思维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思维训练,突出思路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地设置“疑惑”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变学生被动的听课过程为按教师指导的方向和方法去探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教师讲课的过程自然而然地成了为学生解答“疑惑”的过程,因而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徐晓红 《科技信息》2012,(9):282-282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语文教师掌握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广泛地阅"读"、潜心地诵"读"、精心地备"读"、灵活地导"读",才能不断地提高文化修养,把主权真正的交到学生手中。  相似文献   

20.
“知人论世”是孟子所提出的读书法,它既可以指在阅读作品时,读者应客观地把握作者身处的外在境遇,也可以指读者应全面地了解作者的为人及其生平事迹。“知人论世”的理论为包括钱大昕在内的许多后世儒者所继承。钱大昕完整地吸收了孟子的“知人论世”理论,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史学批评方法,这使其史学研究显得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所得出的观点也颇具权威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