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疫苗为人类筑起了一道预防疾病的绿色屏障,疫苗让千千万万人免受传染病的侵扰,疫苗成为人类健康的保护神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疫苗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已经出现了为预防天花而形成的人工种痘法,这也被认为是疫苗最早的起源。但真正进行应用的是英国乡村医生琴纳,他发现接触过牛痘病牛的挤牛奶女工不会患"天花",于是改进了接种方法,并进行人体试验,取得了成功。由此开始,疫苗学与免疫学诞生。在此后200年间,疫苗家族不断扩大发展,目前,可以用于人  相似文献   

2.
抗疫利器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依然严峻,而疫苗是应对疫情的有力武器.新冠疫苗犹如助力全球抗疫的"春雨",无声润泽世界,为全球协同抗疫带来信心和力量.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寻求摆脱瘟疫和疾病的方法,但通过接种疫苗来抵抗疾病的历史其实很短暂——从爱德华?詹纳医生给人群接种牛痘预防天花以来,只不过200多年.说起世界上第一支疫苗的"诞生"过程,充满了戏剧色彩.天花这种古老的疾病在人类社会中存在了上万年.18世纪的欧洲也饱受天花的困扰,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超过40万.18世纪末,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听说农场的挤奶女工从来不会得天花.当时他就猜测,也许是挤奶女工的牛痘让她们获得了免疫力.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他做了个实验.他从一位挤奶女工手上取出痘脓,接种到一个男孩的胳膊上.后来,这个男孩身上长出了几个小脓疱,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症状.6周后,他给男孩接种了天花病毒,男孩没有发病.  相似文献   

3.
牛痘疫苗在全世界消灭天花的运动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闻名已久,目前,它正引人注目地重新投入预防人和动物疾病的战斗。科学家采用新的遗传工程技术改造这种病毒,生产对多种致命性疾病(包括许多至今对接种仍有抵抗力的疾病)有效的活重组牛痘疫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病毒性疾病实验室的伯纳德·摩斯(Bernard Moss)和纽约州卫生局的恩佐·鲍内蒂(Enzo Paoletti)所从事的这项改造工作包括两个步骤:一是将牛痘病毒本身的毒性降低,二是鉴定致  相似文献   

4.
肿瘤疫苗     
自从本世纪初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牛痘治疗天花病以来,医学科学家已研制出大量的疫苗使19世纪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结核、脊髓灰质炎等多种传染病得到了控制,特别是使天花这一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控制。那么,能不能制成肿瘤疫苗来防治癌症呢?回答是肯定的。近十多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医学科学家已研制出多种肿瘤疫苗,为癌症的防治带来了新的希望。所谓肿瘤疫苗是指应用各种自体或异体的肿瘸细胞,肿瘤细胞提取物或高度纯化  相似文献   

5.
疫苗的发明与应用为人类预防感染性疾病发挥了根本性作用。病毒性疫苗是对抗病毒性疾病最有效的措施。由于牛痘疫苗的应用,全世界从1977年以后再也没有发现过天花病人,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消灭了天花。麻疹病毒疫苗于1954年问世,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施麻疹疫苗计划免疫,将每两三年发生一次大流行的麻疹基本消灭,发病率从每10万人3500名患者降至每10万人4.84名,北京地区为每10万人0.48名,麻疹已不为年轻医生所熟知。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20世纪五六十年代问世.1965年在我国广泛应用,此后脊髓灰质炎疫情迅速下降.至1995年已没有野毒株的病例发生。我国已基本控制了这两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疫苗在全球的应用,预言人类能够消灭这两种疾病。  相似文献   

6.
曾经不可一世的天花今天已经彻底远离我们了。但是,天花在人类疾病史上确实是创下了“奇迹”的,那时它真的比今天的癌症和艾滋病还要可怕得多。导致这种病的元凶是一种痘病毒,这种病毒一旦侵入人体,一个病毒转眼就可以在DNA周围产生上千个新病毒,其复制速度之快令人胆寒。患者的症状先是发热,浑身出现红色丘疹,然后变成疱疹,最后变成脓胞,全身腐烂发出恶臭。这时候,病毒就会从腐烂的脓疱中蜂拥而出,感染其他细胞和周围的人。天花的传染性极强,只要有风就能循环传染。在未发现牛痘之前,大多数患者只有死路一条。由于它防不胜…  相似文献   

7.
<正>传染病曾经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历史上天花、鼠疫、流感和霍乱等疫病的流行,给人类带来过几近毁灭的打击。这些致命病菌甚至左右着人类社会的命运,1918年席卷全球的大流感,死亡人数保守估计为2 100万,最新的权威数据达到5 000万~1亿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传统医学向现代医学演进,免疫学成长起来,成为人类与疫病作战的有力武器。疫苗研究史上,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詹纳功不可没,他因研究和推广牛痘疫苗并成功预防天花闻名。1796年5月14日,詹纳为8岁男孩詹姆士·菲利浦接种了史上第一支疫苗,揭开了疫苗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一般而言.人类健康的境界可以用“身心和谐”来简单概括,叔本华即有“人之幸福十之八九在身心”之说。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早期危害人类健康、使人闻之色变的鼠疫、天花等传染性疾病已经得到有效遏制。但疾病总是与人类发展如影随行.在现代人类疾病谱中.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各类神经性疾病等慢性病已经取代了传染性疾病.演变成当今...  相似文献   

9.
在改变人类生存状况的药物中,卡介苗把人类从结核病的恐怖地带拉了出来,牛痘粉碎天花并把人类从死亡和满面坑洼的绝境换回,肝炎疫苗使人远离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痛苦和绝望。它们小小的体积所焕发出的神奇能量像晨昏线一样,彻底区分了人类的健康与病痛、曙光和暮霭。然而,还有一粒小小的药片,与健康和疾病无关,由于它的诞生,女性的自由和价值观、人类的文明等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它,就是ThePill——避孕药。  相似文献   

10.
科幻小说《生死平衡》认为,疫苗是通过人体免疫系统去与病菌作战,但是用赶尽杀绝的办法彻底消灭病毒,比如天花和脊髓灰质炎,同样是危险的临界状态。实际上这是误解了疫苗的免疫作用,当然,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自然免疫与人工免疫孰优孰劣,即在进化过程中靠自然而获得免疫力还是依靠人工免疫来战胜疾病?免疫不是对病原体的赶尽杀绝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0年5月28日宣布: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天花已在世界范围内消灭。“天花被消灭”的提法只是对一种现象和问题的积极说法,而且显然带有人类自身的极其强烈的感情色彩。根据免疫的原理,人类…  相似文献   

11.
谢忠平  李琦涵 《科学》2007,59(1):17-20
疫苗是目前人类可以彻底控制某一传染性疾病的唯一武器,预防接种不但保护了个体免受传染病病原体的侵袭,而且在群体中也限制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可以说,疫苗的发明与使用,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之一。自200多年前牛痘疫苗的发明到今天数十种疫苗的广泛应用,就是一个人类认识并掌握使用生物技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疫苗经历了第一代的传统疫苗、第二代重组基因工程疫苗及第三代的核酸疫苗的发展,并已出现了以治疗为目的的治疗性疫苗。  相似文献   

12.
疫苗的革命     
疫苗的发明者英国医生詹纳首次把天花患者的脓液直接接种到健康人的身体上。其后,人们便将灭活了的毒素或死了细菌、病毒作为疫苗而采用。最近,疫苗开发的技术进步——疫苗革命是特别值得谈的。新技术之一是采用只让大肠杆菌或酵母制造病毒蛋白质,即利用大肠杆菌或酵母的方法。采用该法时,由于利用基因操作可以把多种病毒蛋白质合而为一,因此用一次接种便可产生对多种疾病的免  相似文献   

13.
<正>人类已经灭绝了天花、小儿麻痹和麻疹,为什么一个真正可靠的流感疫苗迄今为止没有找到?疫苗是现代医学获得重大成功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正是因为有了疫苗,我们才不再容易罹患天花、脊髓灰质炎或麻疹。然而,流感疫苗确实与众不同,其有效性因患者、人群和年度而异。流感疫苗在每个季节都需要更新,且流感疫苗的有效性也不会超过50%。我们可能会依赖流感疫苗来预防感染,但是流感疫苗的现实情况表明我们距可靠的流感疫苗还有很长的  相似文献   

14.
正"打疫苗"是很多人对于疼痛和恐惧的最早记忆。国人一生中需要接种20多种疫苗,民间过去有"出过疹和痘,才算解了阎王扣"的说法,如今疫苗让我们远离了麻疹、天花和乙肝等疾病的侵袭。有种痛叫"打预防针",正是童年经历的重重"痛"的考验,才让我们更强壮。  相似文献   

15.
疫苗     
<正>接种疫苗是预防保健的一大胜利。但是这项构建免疫学护盾来防范致命病原体的工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些致命性最强的疾病还没有用于防治的有效疫苗。不仅如此,世界范围内的疫苗分配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现象。虽然疫苗的开发和生产过程都有了很大进步,但全人类为通过疫苗来根治疾病所做出的努力仍然面临着来自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的障碍。疫苗接种是医学的一大里程碑。但是未来之路依然漫长,这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我们对世界上最致命的三种疾病——结核、疟疾和艾滋病——做了大量研究,我们仍然没有找出针对其中任意一种的有效疫苗。另一种几乎已经被西方世界遗忘的疾病——小儿麻痹症——仍然泛滥在一些贫穷的国家。但我们离终点  相似文献   

16.
正接种疫苗是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通过对易感人群的免疫接种,可迅速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降低人群发病风险。我国实施免疫规划以来,已消灭了天花等疾病,并让麻疹、百日咳等6种疾病发病人数减少了约3亿人。尽管如此,关于疫苗的谣言和误解仍频繁出现。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些预防接种常见误区,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英国著名乡村医生、牛痘术发明者爱德华·琴纳(EdwardJenner)诞辰250周年(1749.5.17-1999.5.17),也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告的“世界天花绝迹日”20周年(1979.10.26-1999.10.26)。天花的根除是有史以来人类在同烈性传染病的艰苦斗争中取得的第一个彻底胜利。今特译此文,以示纪念。译者爱德华·琴纳(174pel823)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13岁时给一名医生当学徒。获得了圣爱德鲁斯学位后,并没有趋于时尚在伦敦行医,而是回到了故乡成为一个乡村医生。尽管琴纳常常被说成是一个普通、谦逊、朴实的人。活跃的思…  相似文献   

18.
古代的人们已经知道了天花的免疫现象,甚至进行着危险的免疫操作。约1800年琴纳成功地发展了种痘技术。然而,琴纳的发现在将近100年的长时间内对了解和治疗其他疾病并未发生影响。这正如埃尔利希指出的:“琴纳的发现所以是孤立的,原因是关于传染病的原因和本质的理论概念未发展的缘故。”  相似文献   

19.
S数个世纪以来,人类在与细菌和 病毒的战争中做出了持续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 至20世纪70年代,沙克-沙宾疫苗已制服了脊髓灰质炎。天花、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实际上已不复存在。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那些最令人恐惧的结核病、梅毒、肺炎、脑膜炎和腺鼠疫等疾病只要及时得到医治。便可以逢凶化吉。此情此景确实让一部分医务人员如释重负。他们认为不必再为感染性疾病去劳民伤财了,应该集中优势兵力去解决诸如癌  相似文献   

20.
免疫     
宋朝之初(公元11世纪),人们已经知道种痘可以预防天花。但那时是种人痘而不是种牛痘,是把天花病人的痘痂阴干研末,用银管吹到幼儿鼻孔里,这样就可预防幼儿得天花病了。但对这种方法幼儿产生的反应较激烈,有时像真发生了一场天花似的,所以有一定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