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为了提高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引进与管理的科学性,弥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中的不足,本研究首先根据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概念及特征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评价指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三级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其次,针对指标体系中的属性指标,引入模糊数或模糊语言变量将其量化;第三,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进行评价。从山西省"百人计划"人才中选取样本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验证其可靠性。有望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评价和引进提供科学决策的理论依据,从而提高人才引进的效率并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2.
在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企业行业岗位需求以及专业领域人才要求,将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三层评价与健康、做人、做事三层素质N个指标进行融合,形成“三层次·多维度”的综合评价高职学生素质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笔者以高技能人才职业素养评价为出发点,从职业素养评价的现状、评价的方法、评价系统设计、评价指标和模型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构建高技能人才职业素养评价体系指标和评价模型,打造“体系-人才-评价-结果”的闭环管控模式。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调研,构建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过程、教学队伍、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体育特色和创新人才特色7大一级指标及其7大一级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4.
创新型人才是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智能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尤其需要创新型人才作为支撑,建立适应智能制造环境的创新型人才识别模型与评价体系,以优秀的创新型人才驱动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是实现智能制造企业高效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根据智能制造企业自身特征及企业创新型人才素质的构成,从五个维度构建智能制造企业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专家意见法收集数据、检验模型,筛选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智能制造企业创新型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帮助智能制造企业有效测评创新型人才素质,为后续的人才选拔、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型公共体育中心经常被视为一个城市的体育名片,在一定程度上,其管理与运营状态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经济与文化活力。以我国大型公共体育中心(或大型场馆)运营潜力评价因素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与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构建了大型公共体育中心运营潜力评价体系模型。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3个评价维度,第一层有4个评价指标,第二层12个评价指标;第三层有46个具体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对于激发创新型外语人才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构成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各种因素,在层次分析基础上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关于创新型外语人才评价的数学模型,给出关于创新型外语人才评价的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指标及其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的原则,从思想品德、能力素质、社会评价3大方面构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且对评价体系核心指标的内涵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借鉴冰山模型对胜任力的分类,将企业创新型技术人才价值分为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显性价值包括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和创新成果;隐性价值包括创新品格、创新动机和创新潜力.基于文献研究和深度访谈结果,选取21个创新型技术人才价值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计算权重,运用TOPSIS法评价创新型技术人才价值,并通过MATLAB软件实现评价过程,建立企业创新型技术人才价值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能够有效评估企业创新型技术人才的要素价值和综合价值,可以为企业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激励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单片机的机器人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机器人技术为依托,通过创新性实验,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有效地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将机器人技术与学生实验结合起来,形成创新型实验体系。机器人设计与制作创新实验包含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型、提高型和创新型实验。文章分别从上述三个层次阐述了基于单片机的机器人设计与制作创新实验的重要意义、硬件组成、实验设计以及开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对构建创新型高校具有重要价值。高校应根据科研创新人才的类别,提出和完善弥补型人才、知识创新型人才、领导型人才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建立科研团队创新人才遴选评价评分表,并对指标的赋分与权重进行评价和说明。有效的人才评价与遴选制度对科研团队的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创新人才的创新力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为企业在严峻的竞争压力下构建创新评价体系和制定创新人才的激励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增强员工向心力的方法,为创收和员工创新力发展提供了方法和激励制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欠发达地区创新型人才流动管理方面存在政策滞后、调控和引导不力、管理服务效能低等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欠发达地区创新型人才稀缺、分布不均、结构不当的矛盾。必须从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快制度建设切入,以加大投入,完善薪酬体系,畅通创新型人才引进渠道,加强调控和引导为关键,以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完善创新型人才评价办法,健全人才市场体系为着力点,构建创新型人才流动管理新体系,才能培养、引进大批创新型人才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涉及的学科领域多、知识面广、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的特点,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改革实验考核方法和建立网上实验教学辅助系统等措施来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对于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以韶关学院自动化专业为例.提出了适应现代企业对该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设置模块式专业课程,对地方高校工科专业构建人才培养的模式及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内涵和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法),提出创新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方法,并以2019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的生物医药领域申报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准确率达到80.95%,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灰色层次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在对产业集群创新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影响因素多是灰色、模糊、难以量化的技术经济特征,应用AHP和适用于机制复杂难以从定量角度建立精确模型的系统研究的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灰色层次综合评判模型,得出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综合评价值.为政府、企业及相关组织采取相应创新战略,改善产业集群创新环境,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提供依据.最后用实例分析对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改革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并从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考评机制、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等方面提出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从基础研究和创新人才的概念分析入手,对基础研究职能的历史演变和我国基础研究面临的结构性约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即:通过加大中央财政投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比重;提升大学基础研究经费内部比重,发挥大学比较优势;完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大学基础研究的评价和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