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工程实例得出伸缩缝的填充材料及其施工工艺,从材料的选用到工艺的施工过程全面介绍了这项技术的应用过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冯澎 《科学通报》1994,39(4):304-304
在高功率激光器内部激光工作物质和光学元件,窗口镀膜材料的设计中,传能光纤以及制导传感器抗激光致盲材料的设计中,对材料的抗激光性能问题都要有所考虑.大量实验表明,材料表面和界面是较容易损伤的部位.现有的研究大都注重体材料损伤过程的描述上,而对材料界面的激光损伤微观机制的研究甚少.在抗激光材料的设计中,很需要对材料的微观过程有深入的认识.通过对微观过程的分析,引出一些可控制的物理参量,如调制掺杂异质结的调制掺杂浓度.在材料设计中通过调节这些可控制参量,从而使材料能承受某一功率范围的激光辐照.  相似文献   

3.
一种确定湿材料VOC释放过程的物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贾力 《科学通报》2007,52(24):2906-2909
提出了一种确定湿材料中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释放过程的物理模型. 与目前常用的其他模型不同的是, 该模型考虑了湿材料中VOC释放过程中的干燥过程, 分析了VOC的饱和蒸汽压在整个VOC的释放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当湿材料应用在物体表面时, VOC开始释放, 材料中TVOC的浓度将减小, 在气液接触面上TVOC的分压力开始下降, 为了保证气液接触面上TVOC的分压力为饱和蒸汽压, 湿材料的液面开始下降, 并且不可挥发性物质在表面形成干燥层. 对该模型用数值方法进行了求解, 并与VB模型求解结果、CFD模型的求解结果以及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可以发现干燥模型计算结果与CFD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较VB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VOC的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4.
最小热阻原理为近年来火积理论中所提出的传热过程优化的新方法.本文基于最小热阻原理对组合式相变材料蓄热过程进行了优化.通过变分原理,获得了组合式相变材料最佳融化温度的通用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相变材料数对火积耗散热阻和蓄热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最小热阻原理用于组合式相变材料蓄热过程优化的可行性.定义了组合效率,考察了传热单元数和热容流率对火积耗散热阻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效率随相变材料数的增加逐渐提高,火积耗散热阻随传热单元数和热容流率的增加逐渐降低其提高与降低的幅度均逐渐减弱,该研究为组合式相变材料的遴选以及流动和结构参数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此外,基于最小热阻原理的优化分析,提出了相变蓄热过程的温差场均匀性原则,为组合式相变材料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优化标准.  相似文献   

5.
王敏杰 《科学通报》1990,35(8):634-634
热塑剪切失稳(绝热剪切)是广泛存在于许多动态塑性变形过程中的一种材料破坏现象。蓝脆效应是某些钢类材料特有的一种强度温度特性。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动态塑性工程设计中的合理选材和过程优化十分重要。金属切削过程所具有的大应变、高应变率和热集中环境,对于许多难加工金属材料,很容易观察到热塑剪切失稳的发生,这些材料包括钛及其  相似文献   

6.
锂硫电池因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价格低廉等优势,在动力汽车和大规模储能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发展锂硫电池,设计制备低成本和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是关键.本文利用廉价生物质废弃物(虾壳)作为原料,通过简单、绿色的水热碳化和二氧化碳碳化/活化过程制备了三维氮掺杂多级次孔碳材料,并将其作为载体负载硫制备锂硫电池正极材料.该制备过程避免了传统活化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及活化后材料清洗的过程.水热碳化和活化步骤均对材料孔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氮气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Raman)等表征方法对材料形貌、孔结构、功能基团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得到的材料是具有高孔隙率的微孔-介孔-大孔碳材料,比表面积高达1190m~2/g.由于材料具有多级次孔结构,有利于硫的有效负载.同时,材料中的石墨氮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率,吡咯氮和吡啶氮在限制多硫化锂(Li_2S_n,4≤n≤8)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使得材料在锂硫电池中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另外,本文为生物质或生物质废弃物转化为功能多孔碳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绿色途径.  相似文献   

7.
锂离子在石墨烯材料中的嵌入脱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还原氧化石墨法制备了石墨烯材料, 运用X 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充放电、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对其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嵌锂性能进行了表征. XRD, SEM 和AFM 研究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材料主要为层数少于10 层的石墨烯材料; 充放电结果表明, 石墨烯材料电极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 但也存在较大的首次不可逆容量, 不可逆容量主要归因于首次充放电过程中石墨烯材料表面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SEI 膜)的形成和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石墨烯材料的自发堆叠. EIS 结果表明, 石墨烯材料电极表面SEI 膜主要在0.95~0.7 V 之间形成, 测得锂离子在石墨烯材料电极中电化学嵌入反应的对称因子α 为0.446.  相似文献   

8.
米春霞  彭鹏  向中华 《科学通报》2020,65(14):1348-1357
非贵金属碳基氧还原催化剂是当前热门的燃料电池催化剂,而传统制备过程中,需要经过高温(700°C)碳化过程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和催化活性.高温碳化过程中,材料结构可能发生不可预测性的改变甚至重构、催化活性位不清晰、难以控制等问题,给催化过程中的反应机制、失活机理与宏量制备等带来重大挑战.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利用非碳化策略构筑新型氧还原催化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尽管非碳化法策略仍处于婴儿发展期,但正在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为活性位点、催化机理研究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宋子硕  费贤  张浩力 《科学通报》2019,64(35):3758-3770
单线态裂分是通过一个自旋允许的过程,将一个单线态激子转变为两个三线态激子的过程.借助这一过程,可以将高能的光子转换成两个低能的三线态激子.如将单线态裂分材料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器件,有可能显著提升光电转化效率,突破Shockley-Queisser极限.近年来,单线态裂分材料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文回顾了单线态裂分材料的发展历史,整理了近年来发展的新材料,总结了单线态裂分现象在不同光电器件中的应用,希望可以为发展新单线态裂分材料以及单线态裂分效应在器件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火灾条件下炭化材料热解过程的一种改进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描述炭化材料热解过程的模型,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考虑了由表面温度的升高引起对流和辐射的热损失以及炭表面的收缩(shrinkage),同时也允许采用任意级数的反应级数,利用本模型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值非常吻合,另外,利用本模型计算了较大尺度条件下材料密度以及外加热辐射量对材料热解过程的影响,从而评估了这些因素对材料火灾危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结合作者的施工经验,介绍了旧桥加固对砼裂缝的处理措施,包括裂缝封闭施工流程、封闭工艺、裂缝灌浆施工流程及施工工艺、粘贴钢板施工流程及施工工艺、粘贴钢板步骤和要求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施工过程中对围岩的破坏程度,工序衔接的快慢,施工技术措施是否得当等方面,据以正确选择施工方法和制定施工措施,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Q345qE钢埋弧焊焊缝机械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低合金桥梁用结构钢Q345qE钢对接接头埋弧焊焊接工艺的研究,对埋弧焊焊接施工程序、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关键工序的操作方法和技术控制措施,为焊接过程中涉及的焊接材料选择、工艺控制、质量管理控制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希望能对以后同类型的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悬臂浇筑法的施工技术及其施工过程的控制进行阐述,并以某大桥工程为基础对单箱双室斜腹板连续箱梁的施工技术和特点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风积沙的技术特点和工程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了风积沙干密度的确定方法,提出了风积沙路基的施工工艺及流程,最后确定了施工过程中压实度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高层建筑发展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明信片,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的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一直是社会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以及如何有效地完善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有效的探讨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公路隧道所采用的长大管棚超前支护的施工技术,从设计参数、作用原理、施工工序、进度情况、质量控制几个方面作了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8.
重点叙述多联体筒仓滑模施工工艺流程、滑模设计要点、关键工序控制方法、施工组织方法。对滑模技术进行创新,采用小单元式滑模组装,实现装拆灵活方便;采取了混凝土分料器分料确保了布料均匀。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某大桥桩基施工工艺,介绍了桩基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为该项工艺在其他施工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浅析建筑电气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气技术施工对我国建筑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所以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浅析建筑电气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