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5年5月21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主办的“国际关系理论与东亚地区主义”学术研讨会在该校国际交流中心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近30位专家学者和多家国际关系领域的期刊编辑部和出版社主编与会。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卫星主持会议。外交学院副院长秦亚青、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和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在研讨会开幕式上作了讲话。会议就五个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和讨论,分别为“国际…  相似文献   

2.
正现年56岁的阿·弗·卢金是俄罗斯高等经济研究大学教授、俄外交部下属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大学的东亚和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他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大学,曾在中国北京大学哲学系进修,后供职于苏联外交部、苏联驻华大使馆、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获英国牛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俄罗斯外交学院历史学博士学  相似文献   

3.
一说起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人们头脑中闪现的往往是中美关系、巴以冲突之类。但是,随着相互依赖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随着各种非国家行为体的不断崛起,当代国际政治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国家间政治的范围,人们认识国际政治的理论与方法也非传统现实主义、自由主义所能概括,新问题、新思想、新观点方法、新方法层出不穷,冲击着我们的头脑,实践在发展,理论也在飞跃。在这种背景下,由王逸舟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关系学当代名著译丛》应运而生。有人认为,经过20多年的引进,我们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实际情况却…  相似文献   

4.
《世界知识》2015,(5):79
2015年2月2日,由外交学院主办的2015年中国经济外交研讨会暨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经济外交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外交学院副院长江瑞平主持会议,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致辞,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张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做了主旨报告。来自外交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开发银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政府部门的官员,来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5.
11月8日至9日,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与20多家研究机构联合举办的"中国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和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十多个国家的100多名前政要和专家、学者与会,议题包括中国和平发展前景、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关系、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安全、中国和平发展与世界经济、文明多样性与和谐世界等。  相似文献   

6.
上海黎迪清、广州梁文胜同学: 信悉。现将外交学院的一些情况向你们介绍一下。外交学院是外交部直属的一所培养德才兼备的外交干部和国际问题研究人才的高等学校。它是195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基础上扩建成立的,“文革”期间被迫停办,1980年复校并开始招生。开设的课程除四门政治理论课和汉语课外,主要还有特殊用途英语、特殊用途法语、世界史、世界地理、世界经济、法学概论、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关系史、外国政治制度、战后国际政治等。目前,该院主要  相似文献   

7.
记者:今年9月10日,外交学院庆祝建院50周年。50年前,周恩来总理亲自创建外交学院并题写了校名。从此,一所新型的为新中国培养外交干部和国际问题研究人才的高等学校诞生了。50年来,学院的发展与中国外交有什么样的关联呢?曲星:外交学院的成立就是中国外交发展的结果。1955年以前,中国没有一所专门的外交学院,只有中国人民大学的外交系培养外交官。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周恩来总理预感到中国外交会有大发展,提出需要一所专门培养外交官的大学。所以,周总理亲自提议,经毛泽东主席批准,成立了外交学院。可以说,外交学院是随着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应…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3月12至13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东亚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办的"后冷战时期东亚国际关系与秩序:变化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国防大学、中  相似文献   

9.
正为加强中国国际关系女学人的学术交流,推动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学学科发展,7月13日,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和中国国际关系女学人论坛秘书处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关系女学人论坛暨"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女性安全"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报刊社、出版社和网络媒体的近百位女性专家学者和媒体工作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与会女学人们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女性安全"的会议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0.
在周恩来总理诞辰93周年前夕,外交学院和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共同召开了学习《周恩来外交文选》研讨会。40多位老大使、老外交工作者、教授、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周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直接领导人和决策者,他对战后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几乎所有重大问题都作过深刻的研究和论说,为我们留下了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国际安全治理面临风险和挑战。为加强国际安全治理研究,2017年12月14日至15日,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在北京举办"国际安全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讨会。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郭惠民、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0月16日,首届中国高校时事知识竞赛暨东亚问题研讨会在外交学院隆重举行。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国际关系学院等五所高校参加了此次时事知识竞赛。本次活动由中国高校时事研究联合会发起,外交学院团委主办。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分析国际关系的能力,联合各高校学生开发外交资源,加强大学生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扩大学生视野,发挥高校理论优势。  相似文献   

13.
何方 《世界知识》2010,(20):48-49
<正>张闻天(1900年8月30日——1976年7月1日),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建国后任外交部第一副部长,推动建立国际关系研究所(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外交学院和世界知识出版社。  相似文献   

14.
《世界知识》2014,(12):27-27
<正>2014年6月3日,由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CIR)主办的"中国崛起与海外利益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有来自丹麦奥尔堡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高校或研  相似文献   

15.
应众多读者,尤其是学生读者及其家长的要求,本刊开设"象牙塔"专栏,对国际关系及相关学科的院校、专业和其他教研机构进行系统介绍,也欢迎愿在本刊进行介绍的相关院校系所与我们联系(010-65265934,shijie@vip.163.com)。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就是著名的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8月更改为现名。在整合全校国际新闻、国际关系和外国语教学科研资源的基础上,于1999年组建了国际传播学院。该学院现拥有国际传播、国际关系学、英语语言文学、外语(非通用语)四个系和一些研究机构,现有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各种层次的在校生1500余人,拥有教职工100…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国际论坛:“非传统安全与中国”学术研讨会2003年12月20~21日在北京燕京饭店召开,1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召开的第一次有关“非传统安全”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共向会议提交了60多篇会议论文。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专家学者就“非传统安全”这一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虽然包括恐怖主义、环境安全、经济安全、跨国犯罪、信息安全、能源安全、大规模传染病等在内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早已列入国际社会的议事日程,但与会代表对“非传统安全”却有着不同的理…  相似文献   

17.
苏联“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1957年第四期上刊登的叶·瓦尔加院士的“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一文,其中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表面“相同”而作用相反以及一些表面不同、性质也明显相反的趋势。我们以为这对于理解当前国际局势中东风压倒西风这一特点的意义是有帮助的,因此摘要转载在下面。这篇文章的全文,将在1958年第一期的“国际问题译丛”上发表,请读者注意。  相似文献   

18.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13,(10):70-70
青年学子齐聚北京 携手探讨“全球共治”——2013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开幕 5月3日,“全球共治·2013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外交学院沙河新校区拉开帷幕。约300名来自全国50余所大学和高中的青年学子欢聚一堂.模拟联合国议事规则.共商国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化播报     
正"新科技革命与国际安全"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9月27~28日,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承办的"新科技革命与国际安全"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研讨会为国际关系、国际安全研究注入了科技元素,架起了文理交融、共话安全的桥梁。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在实现这一伟大理想的过程中,反复曲折的阶级斗争充满了各国的内部生活,也贯穿着整个国际关系。为了认识国际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和政治力量配置的情况,发现它们的规律,以便制定正确的政策和斗争策略,必须认真地研究国际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目前形势下,广大人民要求用马列主义理论来提高自已的思想水平,也都需要一部用正确观点来阐明国际关系发展史的著作。因此,库达科夫的“现代国际关系史”一书的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