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欧盟东扩后,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东扩给中欧贸易关系带来的机遇。新成员国融入欧盟的统一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欧贸易的发展。与此同时欧盟东扩对中欧贸易也带来了挑战。为进一步发展中欧贸易关系,我国可采取加速升级双边贸易结构,加强有效对话机制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欧在投资领域合作的历程、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对中欧在投资领域合作的几点思考,展望了未来中欧在投资领域合作的前景。指出虽然中欧在投资领域的合作还存在诸多障碍和问题,但欧盟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及第四大投资来源地和中国作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的现实充分显示了中欧在投资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3.
欧洲在何处     
欧洲,既远又近的地方,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把“欧洲”和“欧盟”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如今的欧盟已拥有25个成员,占欧洲国家总数一半以上,面积400万平方公里、人口4.5亿,整体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美元。30年前,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近年来中欧关系发展迅速。目前欧盟已超越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年贸易额已突破1000亿美元,且仍以强劲的势头迅猛增长。双方都看好对方的市场。中欧的政治关系和经贸关系都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借中欧建交30周年之机,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欧洲。后面这两篇文章,也许不同于您熟悉的“世知”风格,我们有意通过这种方式,使您对欧洲的认识更直观、更生动。——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4.
针锋相对、各不相让——有媒体这样形容6月7日举行的“中欧经贸论坛2005”上中欧双方代表的发言。它们评论说:适逢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微妙时刻,作为纪念中国和欧盟建交3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该论坛,也成了中欧双方代表们争论纺织品贸易的舞台。怎样看待中欧关系现状?一方面政治经济关系发展迅速、彼此互为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年贸易额超过1700亿美元、双方企业都看好对方的市场;一方面围绕纺织品问题展开的争端、迟迟不能解决的对华军售开禁、还有欧盟宪法草案遇到障碍可能对中欧关系带来的影响……这都使中欧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单晓蓉 《科技信息》2012,(25):35-37
中国和德国是世界第一及第二大出口国。多年来,德国一直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欧洲对华投资和技术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自2002年起一直是德在亚太地区最大和欧盟外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德双边经济贸易已经成为两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21世纪以来,中德双边贸易先后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全球金融危机以及目前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带来的经济低迷阶段。如何更好的发展中德双边贸易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这也关系到中欧经贸关系的稳定。因此本文通过对中国-德国双边贸易总量、商品结构以及产业间贸易程度的研究,分析了中德双边贸易关系的现状、特点,及目前发展中的不利因素,最后对中德双边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外刊要论     
中国与欧盟共创"低碳"未来Bernice Lee(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能源、环境与发展项目主任)Nick Mabey("第三代环保组织"首席执行官)《今日世界》2007年10月刊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出版当前欧盟和中国的贸易争端时有发生,并成为中欧经济关系的热点。今日全球经济相互渗透,中欧对此都需仔细权衡。近期欧盟对中国节能荧光灯征收反倾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欧国际贸易持续升温,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知识产权纠纷。中欧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纠纷频发的原因包括: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欧贸易持续顺差、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以及欧盟实施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等。我国需要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运用与转化水平并拓宽知识产权纠纷解决途径,来应对中欧贸易知识产权争端。  相似文献   

8.
我要和大家讨论的议题是:文化与经贸同行。目的是希望中国与欧盟企业界的朋友们关注中欧文化贸易的现状,同时也和大家分享中欧文化贸易领域存在的大量商业机会。主体性贸易地位和不平衡问题一方面,中欧文化贸易面临着主体性地位问题。客观上,中国与欧盟国家不缺少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如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在两国都有很大影响。意大利政府也在极力推进与中国的文化合作。去年底,意大利文化遗产部与我们歌华集团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在北京建设中国第一座世界艺术馆。作为这个项目的一个成果,明年1月,以乌斐奇画廊藏品为主体的意大利文艺…  相似文献   

9.
国际经济     
美元贬值将影响今年世界经济;印度洋海啸给拿球保险业造成巨大损失;中国将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今年全球电子产品销售额预计增长11%;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0.
正欧洲有40多个国家,从中国与欧洲关系的角度看,其可分为西欧国家(包括南欧、北欧)和中东欧国家。前者绝大多数加入了欧盟;后者原属苏联集团,苏联解体后,有些国家加入了欧盟,本文所言欧洲主要指欧盟国家。中欧关系有"双轨",一是与欧盟成员国的关系,二是与欧盟整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为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方向、原则和具体举措,推动中欧关系取得更大发展,2018年12月18日中国政府发布最新一份《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2018年适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欧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5周年和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机制建立20周年。中欧双方今后仍需要继往开来、相向而行,在全球性和战略性等方面进一步充实和提升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与水平。  相似文献   

12.
财经剪贴     
正1前七个月我国跃升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统计局9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欧盟27国对华出口1120亿欧元,下降1.8%;自华进口2167亿欧元,增长5.0%;进出口合计3287亿欧元,增长2.6%。前7个月,中国首次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超过欧美贸易额52亿欧元。同时,中国保持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出口市场,占比分别为21.9%、10.3%。  相似文献   

13.
财经剪贴     
中欧就纺织品贸易争端达成和解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6月10日下午2时在上海就各界广泛关注的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进行磋商。11日凌晨,双方终于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盟委员会关于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备忘录》,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爆发的贸易战。根据“备忘录”,今后三年里,中国纺织品将逐步并有控制地进入欧盟市场。从目前到今年年底维持合适的水平;2006年~2007年实现可调控增长。而欧盟也承诺,对源自中国的十类纺织品终止调查,但在2007年年底之前,还要对十种中国纺织品设置增长率限制。2008年,欧盟不再限制中国纺…  相似文献   

14.
金晓璐 《科技信息》2012,(5):83-84,133
本文以欧盟贸易为研究对象,对欧盟区内贸易和对外贸易作了具体分析。本文对欧盟区内贸易情况以及对欧盟外贸易中的主要贸易伙伴和主要产品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且通过对各个成员国对于欧盟区内和区外贸易贡献率的分析来探讨欧盟的贸易格局。  相似文献   

15.
正8月24日,澳大利亚政坛再次上演"宫斗剧",自由党党首、总理特恩布尔遭遇党内"逼宫"黯然下台,国库部长莫里森当选新党首,继而出任澳大利亚第30任总理,此为澳大利亚十年来产生的第六任总理。在国内政治乱斗的同时,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地区环境,作为中等强国的澳大利亚"心有余而力不足",疲态尽显,与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关系的波折不断。西方民主世界的"政变之都"澳大利亚实行西式民主制度,议会实行两院制,每三年举行一次联邦  相似文献   

16.
正就在我们欢度猴年春节的2月10日,欧盟决定就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发起为期10周的网络公众咨询。按照欧盟的说法,此次公众咨询对象为"所有利益攸关方"。3月中旬,欧委会还将举行一次"利益攸关方会议",讨论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迄今,已有80多个国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美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和发达经济体却一直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些国家自然会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利益攸关"。2016年是中国入世第15个年头。根据当初中  相似文献   

17.
中德贸易关系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迅猛发展,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将两国经贸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双边贸易在两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德国长期为我国在欧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已上升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尽管当前两国贸易的商品结构逐步趋同,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上升,双边贸易竞争性增强且贸易摩擦增多,但是中德贸易互补性依然较大。在分析影响中德贸易关系的有关因素后,认为未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制造2025"规划及德国的"工业4.0"战略等战略规划的实施和深入对接,中德贸易关系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欧盟走得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月31日,第六届中欧领导人会议在北京举行。不久前,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这是中国发表的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发表的首份对外政策文件,这一史无前例的举措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它是中东欧国家最大的投资者和贸易伙伴;不仅在地理上,而且在经济和政治上已居于欧洲的『中心』地位。据美国《商业周刊》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德国不仅是“中欧最大的投资者,而且是中欧最慷慨的援助国和最大的贸易伙伴”,几乎每个中欧国家的进口都至少有1/3来自德国。无怪乎在伦敦的一名东欧问题专家詹姆斯·利斯特—奇斯说:“德国正在建立一个共同繁荣区”。据德国联邦银行提供的一份报告披露,欧盟与中东欧19个转轨国家(波罗的海3国、前南地区5国、原东欧地区7国、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克兰、白俄罗斯)的经济贸易关系近几年发展最快,其中德国又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和日本是亚太地区经济规模最大、战略意义最重要的两个国家,而欧盟历来在中日之间左右逢迎,两面下注。欧盟在2003年分别与中国和日本确立了双边"战略伙伴关系",在2013年分别启动了对日本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和对中国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2018年7月16日,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飞抵北京,与李克强总理举行了第20次中欧首脑峰会,旋即在第二天飞抵东京,与安倍晋三举行了欧日首脑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