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蒋生元 《世界博览》2014,(13):22-23
正美国方面认为,苏雷马尼是伊朗军事战略的主要制定者,也是伊朗遏制西方和以色列在海湾和中东地区的势力、扩大伊朗影响的战术家,因此是"当今中东地区最有实权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这被国际上视为美国放弃国际责任的又一重要举动。但事情恐非"退群"这么简单,而是涉及中东地区复杂的利益博弈背景。伊朗核问题上的各方心思伊朗核问题的实质不是核问题本身,而是伊朗在中东的地区地位问题,即外界是否承认伊朗在中东地区存在合法的国家利益。所以美欧及一些中东国家对伊朗核问题的讨论往往与伊朗的地区影响力和中东地区安全问题相关联。一些国家认为伊朗无权涉足伊拉  相似文献   

3.
《世界知识》2021,(3):12-13
进入21世纪,2001年的9.11事件、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2010年的"阿拉伯之春"和2015年的伊朗核协议,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不断重塑中东地区的战略格局。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大国、中东的地区大国以及非国家武装行为体,形成不同层次错综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4.
<正>过去30年的中东变局中,伊朗抓住了一系列重大事变带来的机遇期,得以强势地跨在核门槛上同全世界讨价还价。如果今后伊朗谨慎守成,认真执行伊核协议,充分利用解除制裁带来的宽松经济环境集中精力搞建设,在地区事务中发挥非对抗性积极作用,伊朗就会越来越强大而富足。由此,"后伊核协议时代"的中东格局其实已经露出端倪:强势的伊朗面对着内外交困、山河破碎的阿拉伯世界,"伊斯兰国"对逊尼派极端分子的吸引力使之由中东难题变成了世界难题,这个恶魔会永无休止地折磨阿拉伯国家,但不会侵蚀什叶派的伊朗。在伊核协议得以执行、美伊关系得以改善甚至正常化的前提下,以色列的外交空间也会拓宽……  相似文献   

5.
王震 《世界知识》2014,(18):62-64
<正>近年来,作为中东地区大国的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意识形态、能源出口、核不扩散及其他地区热点问题上一直龃龉不断。随着近期"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快速崛起,双方围绕"伊斯兰国"所进行的地缘竞争也日渐白热化。伊朗和沙特在海湾乃至整个中东地区所进行的地缘政治争夺表明:在美国加速撤离中东的大背景下,各种政治力量、尤其是区域内的大国正在积极推动中东秩序重组并努力寻求对自己更为有利的地区环境。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2001年的9.11事件、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2010年的"阿拉伯之春"和2015年的伊朗核协议,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不断重塑中东地区的战略格局。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大国、中东的地区大国以及非国家武装行为体,形成不同层次错综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网络。在持续变化的世界中,中东的治理、发展和安全问题,也在时刻考验着世界大国的能力和智慧。  相似文献   

7.
<正>伊朗是中国在中东地区重要的经贸伙伴,也是中国在中东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对象。伊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地理位置和地域辐射优势。伊朗是东西交通的枢纽,邻国较多,在发展跨境运输和边境贸易方面前景广阔。近年来,伊朗大力向外延伸铁路,伊朗—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的南北通道已贯通,萨拉  相似文献   

8.
中东     
欧洲殖民者在向东扩张时,以距离西欧的远近,而将欧亚非三洲连接处和亚洲地区分为近东、中东、远东。中东一词所指地理范围并无一致公认的明确界限。二十世纪初,中东这个概念是指阿富汗、伊朗和波斯湾英俄争夺的地区,以区别于近东。这是狭义的中东。但是在中外报刊中,近东与中东经常混用,有时干脆连在一起称中近东。现在流行的中东概念,一般是指塞浦路斯、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巴勒斯坦、约旦、黎巴  相似文献   

9.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2,(17):6-7
1为何伊朗应该拥有核武器?【美】《外交事务》2012年7/8号中东核危机由来已久,由于以色列的"核垄断",该地区在40年时间里都处于独特的"安全失衡状态"。以色列对核武器的依赖导致其不允许该地区存在其他核力量。1981年,以轰炸了伊拉克核反应堆,又于2007年打击叙利亚的核设施。对以色列核特权的恐惧导致潜在对手更渴望发展核武器。而在巴以问题上支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世界在安全上长期处于被动、无助的状态,成为中东地区不稳定的根源。当前的伊朗核危机应该被视为中东核危机的延续。美国不应对伊朗政权存在偏见,其拥有核武  相似文献   

10.
伊朗是中东地区的大国,在中东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影响极大,在世界战略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一超多强"的世界战略格局更加明显.分析伊朗在新的世界战略格局中具有新的特点和重要地位,提出新时期伊朗应采取的对外战略.  相似文献   

11.
2020年1月11~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中东三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与阿曼进行了穿梭访问。联想到此前不久伊朗总统鲁哈尼访日、日本充当美伊之间"协调人"而频频进行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不难看出,安倍的中东外交走的是一条"平衡外交"之路:在美国与伊朗之间搞"平衡",既不触怒美国,也不得罪伊朗;既要照顾到伊朗面子,又要均衡顾及沙特等中东其他大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伊朗是中东地区的大国和伊斯兰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也是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旗帜。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的资源使伊朗在中东地区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追求大国地位,傲立世界民族之林,是伊朗历代掌权者孜孜以求的梦想。  相似文献   

13.
正土耳其与伊朗就像是镜里镜外,如此相似又截然不同,一举一动都牵涉到彼此的深层利益。土耳其与伊朗作为中东地区的两个相邻大国,在叙利亚问题上持不同立场。自2015年底以来,两国分歧进一步扩大,"口水战"不断升级,相互指责对方支持恐怖主义、致使地区局势进一步复杂化。但是在今年3月4日,土耳其总理达武特奥卢突然访问伊朗,同时带去了大批企业与工商界代表;两周后伊朗外长扎里夫回访土耳其,并发表声明称伊朗已"准备好"与土耳其强化经济关系与地区合作。  相似文献   

14.
李兴刚 《世界知识》2012,(19):38-39
伊朗的"拉美攻略"有四个战略目标:打造西半球的反美联盟、破解美欧的经济封锁、构筑抗美斗争的前沿基地、获取至关重要的铀矿资源。伊朗真能实现包抄美国"后院"的愿望吗?近日,伊朗核危机愈演愈烈,以色列和伊朗的调门都日益升高。9月16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伊朗"大约六个月就可以完成90%"研制核武器所需的浓缩铀,希望美国为对伊朗动武设定"红线"。在战火如此逼近的紧急时刻,盟友对于伊朗就显得分外重要了。然而,自中东剧变以来,伊朗屈指可数的中东盟友皆陷入岌岌可危境地,  相似文献   

15.
《世界知识》2023,(9):12-13
<正>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的积极斡旋下,中国、沙特、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同意恢复外交关系。4月6日,沙特、伊朗外长相聚北京,宣布即日起恢复在2016年断绝的外交关系。沙伊这一对“中东夙敌”宣布复交,在全球激起广泛积极反响。它不仅意味着中东地区以沙特与伊朗为首的两大对抗阵营走向和解,也反映出“后美国时代”中东地区秩序正加速深入演进,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中东国家和解进展令国际社会目不暇接,新的中东地区格局正在酝酿。  相似文献   

16.
<正>此次沙特阿拉伯与伊朗宣布恢复外交关系,中国的积极斡旋发挥了建设性作用。这与长期以来美国在中东地区拉帮结派、激化冲突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中美两国的中东外交政策截然不同,折射出两国外交理念的深层次差别。美国,中东和平搅局者沙伊矛盾由来已久,却并非完全无解,可以说,正是美国造成了沙伊关系恶化乃至中东局势混乱。中东地区宗教势力错综复杂,伊朗、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矛盾交错,美国正是利用这一点,实行“拉一派、打一派”的政策,以确保自身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海湾危机就象中东地区的一场地震,使该地区国家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分裂组合正在进行。这为与各方关系微妙的伊朗调整自己的外交提供了“绝好的机会”。综合近来伊朗外交的新动向,有不少舆论认为伊朗抓住时机,执行稳健、务实的政策,在中东成了目前最大的获益者:轻而易举地得到伊拉克的妥协和让步,按照伊朗的条件解决了两伊争端;利用西方和  相似文献   

18.
伊朗丰富的石油资源一直是列强争夺的焦点,多次引发国际危机。冷战后伊朗石油成为三种利益的交汇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的利益以及以伊朗为核心的海湾产油国的利益。伊朗凭借石油经济及其壮大的军事实力不断挑战美国,伊朗称霸中东地区的“大国梦”和美国控制中东的“世界梦”必然发生冲突。围绕伊朗石油的博弈,美国在中东石油霸权逐渐削弱。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中东出现了两个新矛盾,一个是美军撤离后,伊拉克国内爆发的武装冲突,另外一个就是持续了数年的叙利亚内战。最近奥巴马挺闹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一路攻城略地的ISIS(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杀害了美国公民,并且叫嚣要"血洗美国"。原本因为美国扳倒萨达姆政权,获得暂时安宁的中东核心地带,现在又是战火纷飞,叙利亚、伊拉克派阀林立,各派激烈厮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又再次战火重燃。加上原本存在的伊朗核危机,中东核心地带形势复杂。中东的概念实际上,"中东"这个词汇带有强烈的欧洲中心论的色彩。英法德等老牌欧洲列强以自己为中心,将欧亚非的国家和地区按照距离自己距离的远近,分别称之  相似文献   

20.
董栓柱 《世界知识》2012,(15):31-33
不久前结束的"伟大先知7"军事演习中,伊朗再次向美国亮"肌肉",试射了多款导弹,均"准确击中预定目标",随后,伊朗军方公开声称,如果伊朗遭到攻击,可以"在数分钟内摧毁美军在中东的35个军事基地"。这番强硬表态使美军在中东的军事基地问题及其在未来美伊可能的军事冲突中的生存能力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