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支撑以风光为代表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集成风电场(Wind Power Plant,WPP)、光伏发电站(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PV)、燃气轮机(Convention Gas Turbine,CGT)和抽水蓄能电站(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PHSP)为多电源系统(Multi-power Hybrid System,MPHS),建立了基于鲁棒随机优化理论的风光燃储随机调度优化模型.首先,介绍了多电源系统的基本构成,建立了多电源出力模型;然后,以系统运行经济效益最大化和输出功率波动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确立多电源系统调度运行多目标模型.同时,为克服不确定性给系统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预测功率的风光不确定性刻画方法,转换含不确定性变量的约束条件为可反映决策者风险态度的约束条件,建立MPHS随机调度优化模型;最后,选取装机容量为9.6 MW风电场,6.5 MW光伏发电机组和3台CGT机组以及和1座上水库等效容量为10 MW·h构造仿真系统.算例结果表明:1)MPHS系统能充分利用不同能源发电互补特性,实现系统整体运行结果最优;2)PHSP能优化调整自身运行行为,为风光并网提供更大的容量空间;3)鲁棒系数的引入能能为不同风险偏好型决策者提供调度决策工具,在追逐经济效益最大户的同时最小化运行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基于该系统的输出特性,研究了一种基于分时跟踪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以风速和日照强度的预测值为依据,对风力和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进行分时跟踪控制,从而保证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输出.最后,建立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跟踪控制.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规模风电和光伏发电对电网调度带来的负面影响,利用钠硫电池储能系统,综合考虑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和减少弃风弃光等各方面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日前负荷、风电、光伏发电出力预测,以钠硫电池为辅助设备的风光储联合申报计划出力新模式。以风光储联合系统总体收益最大化和净负荷方差最小作为目标,考虑钠硫电池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次数约束和风光实时出力偏移风光联合申报计划出力限制,建立了电网短期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解所建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风光储联合系统在提高清洁能源消纳和平滑净负荷曲线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西藏阿里地区各类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和系统用电需求,研究可能的能源电力供应方案;通过对各方案在满足电力系统需求、运行维护、环境保护及经济性等方面的综合比较,提出"调节水库电站+光伏"互补运行的清洁能源利用模式,并对该地区水光互补系统的构成、发电特性、运行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利用调节水库电站与光伏双向互补发电特性有利于并网光伏电能消纳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可再生能源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占比进一步加大,光伏机组并网容量有明显提升的趋势,而不同渗透率下的光伏发电系统动态行为对电网负荷特性产生显著影响,但光伏发电并网动态模型复杂、待辨识参数多,增大了模型实际运用难度.为此,基于光伏电站机理模型,建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动态离散等值模型,得到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动态离散等值模型的模型参数;并采用IEEE 14节点系统研究不同渗透率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动态离散等值模型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动态离散等值模型能准确描述光伏发电系统的动态特性,且精度高、易于辨识.  相似文献   

6.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充分利用了当地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互补性,是一种具有较高性价比的新型能源发电系统.本文结合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地区的实际气象条件,分析在该地区推广使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人们研究的方向和目标。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节能,高效的可再生能源-风光互补发电。受到世界各地的重视,本文主要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优化配置以及利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由于太阳能、风能的互补特性以及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风光互补发电成为研究热点.文章分析了风力发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以及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设计了共直流母线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整体结构,讨论了该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并利用PSCAD软件建立了风光互补发电的仿真模型,分别在外部环境不变与外部环境(风速、日...  相似文献   

9.
秦天像 《科技信息》2013,(1):412-412,438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近几年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已经推广了日常生活中来。本文通过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现状分析,从其技术原理入手,将重点放在了风光互补的发电部分,并通过对风光系统的逐步分析,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做了一个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10.
能源和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重要课题,随着国家倡导发展低碳经济,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得到快速的发展。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发电是一种有效的形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太阳能和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布广、开发潜力大、环境影响小、可持续利用等特点。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和高效。风光互补发电因为其独特的优势作为互补发电技术的主流。本文简述了互补发电技术体系和互补发电技术,探讨了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目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用于道路系统路灯照明的供能不稳定性,考虑利用车辆行驶引起的空气流动转化为电能来弥补自然风能的不足,构成新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该文基于一定的理想化假定条件,根据功能原理得到了由于车辆行驶引起的空气流速与车速的定量关系,进而分析能量的供求关系。通过对首都机场高速公路的情况进行算例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考虑车辆行驶引起的空气流动的能量的情况下,首都机场高速公路的照明能源完全可以依靠新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提供。  相似文献   

12.
结合实践论述了风光互补能源的合理性,给出了风光互补独立电源系统构成。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详加阐述。同时简要介绍了风光互补独立电源系统的实际应用中的系统配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家用风光互补发电的特点和效率问题,采用高性能低功耗的AVR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种新型风光互补发电控制器,并提出了新型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响应速度较快、能大大的提高的系统的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14.
风光资源是可再生能源,研究其互补性对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以山西省11市(县)一年各月平均风速实际数据分别对这11个地区风能资源储能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气象学模型对这些地区水平面太阳辐射总量及最佳倾角进行理论计算,得到最佳倾角倾斜面上太阳辐射总量。然后将这些地区各月最佳倾角下倾斜面上太阳辐射总量与风能储能做互补性分析,并以山西清徐为例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进行了优化匹配分析。通过分析各地区风光资源在时间上的互补性和互补系统优化匹配设计,为山西地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无电网电压传感器的电压定向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使系统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频率和相位均相同,实现了整个并网控制的运行,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6.
风光储互补供电系统是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互补性,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一种新型能源发电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随着人们对风光储互补发电技术认识的日渐提高和风光储互补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太阳能供电系统因为应用地点受限较小,成为电力线路无法到达地域重要的补充供电系统.全程监控普及和推广更是将太阳能在交通行业的应用推到了一个全新高度.而太阳能及风光互补系统存在的大大小小的问题给人们带来很多烦恼,而有的案例则给人们造成了惨痛的教训.本论述主要对太阳能以及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的配置方案以及稳定性进行了探讨,希冀对同行们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可独立对外部供电,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技术又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能量传输方式。结合两者的优点,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输出作为WPT谐振电路的输入端,利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对负载供电,利用了绿色能源的同时又能节约电力运输成本。分析了磁耦合感应与磁耦合谐振之间的联系以及平面线圈频率分裂的相关因素,针对目前小型平面谐振无线充电设备随发射端和接收端距离的变化而产生传输波动的问题,在发射端采用XKT-408集成电路进行自动频率锁定,在发生频率分裂时调整线圈偏移角度可削弱两线圈的互感系数来抑制频率分裂现象,提高了接收线圈峰值电压。最后搭建了风光互补发电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在径向距离50 mm处可成功对负载充电,该模型为风光互补发电无线充电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家庭能源管理系统(HEMS)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光伏输出功率的准确预测影响家用设备优化调度、并网时电网的稳定性及光伏发电利用率。对光伏输出功率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选取光伏发电预测日相似日天气类型(晴天、多云、阴雨天),在传统BP预测模型基础上引入GA优化算法,建立GA-BP光伏发电预测模型。分别选取预测日相似日天气类型为晴天、阴雨天进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建预测模型能够提高光伏发电预测精度,在HEMS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蓄电池储能的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探讨系统中各个元件的规格设计,以减轻采用单一光伏发电或风力发电的供需失配;并保证系统在连续自治运行的前提下,优化系统运行并准确估算系统元件规格。仿真研究验证了风光互补蓄电池储能离网自治型发电系统规格设计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增加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连接地区电网暂态电压的稳定性,基于MATLAB平台搭建了单级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与TCR+FC型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模型.通过设置电网侧发生各种类型故障,仿真分析比较SVC投入前后故障点暂态电压恢复特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实用且有效,SVC在电网故障时起到动态支撑电压的作用,大大减小了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脱网的概率.为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