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跃麟 《科技信息》2012,(8):382-383
选择使用多种有效的煤田测井物性参数,分析和对比所有曲线表现的异常特征,从中发现煤层与围岩的突出特征,达到对目的层的定性解释。对于测井资料的进一步解释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分析泥岩、砂岩、粉砂岩、石灰岩等岩性和褐煤、烟煤、无烟煤等煤层在各种测井曲线上的综合反映特征。  相似文献   

2.
田步令 《甘肃科技》2021,37(20):40-42
芦草台子勘查区处于甘肃河西缺煤地区,勘查区紧邻平山湖含煤区,属于平山湖矿区总体规划范围之内.但该区煤层多,煤层有分叉突变现象,岩煤层对比难度大.本次通过分析该区地层特征、煤层特征、构造特征,运用全区发育稳定的中侏罗统下岩组顶界的灰黑色粉砂岩或泥岩作为K1标志层;运用地球物理测井曲线上煤层均表现为低密度、高电阻、低自然伽玛和声速高异常的特征,各可采煤层测井物性特征不同等对比方法,结合邻区平山湖含煤区对比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对该勘查区内各可采煤层详细对比,确定了各可采煤层的空间位置,为报告编制和矿井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鄢程鹏  薛成 《科技信息》2010,(36):I0223-I0223
根据煤岩层的物性特征,利用测井曲线中的视电阻率、自然伽玛和人工伽玛曲线的异常特征和异常组合规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利用测井曲线进行煤层对比:(1)曲线异常幅度宽度;(2)曲线异常形态;(3)曲线异常组合规律。  相似文献   

4.
王国华 《科技信息》2013,(8):445-445
为了确定金三角勘查区煤层的对比,本文依据区内可采煤层的厚度、结构、层间距及组合特征、特殊标志层,采用地质剖面连线法结合煤层的物性反映相互验证的综合对比方法,对区内煤层的对比可靠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对昌福山矿区已施工钻孔的主采煤层曲线的进行对比,分析主采煤层的物性特征在曲线上的反映,得出主采煤层5、7、9的物性变化规律,并通过5、7、9等主采煤层对比图,从全区上较可靠地对比、区分了各主采煤层,为矿井开采的煤层对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分析了尼勒克煤田乌拉斯台煤矿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各段的地层特征,正对该陆相沉积,煤层变厚、变薄、分叉、沉积缺失,化石单一特点,采用煤层组合特征、标志性煤层厚度结构、煤层层间距、岩性变化规律、岩石物性测井曲线、煤质分析等综合对比手段。从而对矿区主采煤层的对比,指导矿区找煤工作。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雷家煤田三侧向电阻率、密度、自然伽玛等测井曲线的形态及组合特征,对勘探区的岩煤层进行综合对比研究,确定地层时代、标志层、煤层层号、地质构造等,总结出该区煤岩层物性特征,可有效地进行煤岩层变化规律研究、层位划分及断层判定。  相似文献   

8.
窦林海  王举  李慧杰 《科技信息》2009,(27):346-347
从整理地质资料入手,综合分析确定梵王寺井田井内煤层对比主要依据为:岩性标志、物性特征及煤层结构厚度特点;辅助对比标志为:煤质、岩矿以及古生物化石组合等。煤层对比结果:4.9、9下煤层,井田内普遍发育,层位稳定,岩性标志层清楚,物性特征反映良好,煤层对比可靠;6、8、10和11号煤层,井田内大部分发育,层位较稳定,岩性标志、物性特征也较明显,煤层对比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吉林高勒浩沁勘查区独立编号的煤层有26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为7、8、9、10、18层。10、18层为本区最主要可采层。本区含煤地层为白垩系下统白音花组上段,为一套陆相碎屑沉积岩系,共含2个含煤段。煤层对比主要采用标志层法、层间距法及测井曲线形态组合等为依据进行对比。本勘查区内的煤层沉积不稳定,煤层层数多,而且煤层结构复杂,各分煤层层位对比困难,但主煤层10煤和18煤全区比较发育,在测井曲线上反映的物性特征明显。因此以10煤和18煤层作为全区煤层对比的标志层,对比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0.
《河南科学》2017,(3):446-451
岩石物性是联系地质与地球物理场的桥梁,在对区域重磁异常进行研究中必不可少地要了解区域重磁物性特征.按不同地层和不同岩石对河南省物性标本的密度参数和磁性参数进行统计整理,总结出全省重磁物性综合特征及其与重磁异常的关系,对河南省区域重磁异常的定性解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同煤田岩浆岩测井物性解释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军 《山西科技》2015,(1):57-59
介绍了大同煤田地层概况及物性特征,着重阐述了岩浆岩对石炭、二叠纪煤层的影响程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曲线形态特征与物性变化范围,以寻求结构复杂煤层的定性、定厚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安煤田中部煤岩层对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主要含煤层段二叠系山西组和上、下石盒子组的岩性组合特征及主要可采煤层二 1 煤对比标志和局部可采煤层 ,二 2 煤、七 2 煤的对比标志 ,确定了煤层对比的主要方法为标志层法 ,层间距法 ,煤质特征分析法和物性法。  相似文献   

13.
芦兴武 《甘肃科技》2013,(19):26-29
红柳园矿区煤层位于中侏罗统青土井群,可采煤层共5层,虽然煤层层数较多,但分布有规律,不难对比。通过对矿区含煤地层及对比层的研究,认为,运用岩性标志,物性特征及煤质特征可有效对比各煤层,并进行追踪对比,为今后进一步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目前煤田测井曲线资料利用率偏低的情况,通过对测井曲线进行数字化、标准化,统计和分析曲线参数幅值,建立地质物理性质参数与相关度高的测井曲线属性参数之间相关关系,获得测井曲线参数单因素或多因素属性模型,可对岩煤层储气特征、岩层水文地质条件及岩石力学性质等特征进行辅助解释。淮南矿区1煤层采区解释结果表明:综合利用测井曲线分别求得的复合参数与煤层瓦斯含气量之间具有极高相关性,与煤层顶板岩石抗压强度具有中度相关性;借鉴Archie公式所求得的采区岩层赋水性与巷道揭露的赋水特征基本一致。该方法可为测井曲线资料再利用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以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毛管压力曲线等分析资料为基础,结合储层物性测井参数解释结果,对哈南油田阿尔善组储层从岩性组成、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非均质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该储层为一套中低孔、中低渗储层,其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成岩后生作用和构造应力等因素影响,其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均较强。最后综合储层的岩性、物性、成岩后生作用和孔隙结构等特征,对哈南油田阿尔善组储层进行了分类,将其划分为四大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学孔煤炭普查的工程实践,结合相关地球物理资料,对学孔煤炭普查区进行了简要的煤层对比方法及特征分析,主要涉及到:标志层对比法、煤层顶底板岩性对比法、煤岩特征对比法和测井曲线特征对比等方法,运用上述方法,使各煤层易于对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大南湖矿区二区F1南井田含煤地层缺乏明显标志,煤层对比遇到困难。通过该区大量钻孔资料分析,对煤层物理性质、煤层间距、煤层顶底板岩层组合序列、地震反射特征、测井曲线特征等进行研究,总结出研究区煤层特征如下:F1南井田含煤地层位于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碎屑岩中,全区含煤52层,煤层总厚度平均为63. 95 m,其中发育24层可采煤层,15煤层最厚,平均厚度为6. 14 m,出现在含煤段的中部,分布稳定,全区可采,可作为主要对比标志; 5煤层全区可采,较稳定; 22下煤和30煤层局部可采,分布不稳定;其他大部分可采煤层可采范围较大,局部可以对比。大部分煤层每两层可组成一个煤层组;各煤层间距变化不大;多个煤层间发育一套粗粒砂岩或砂砾岩,可作为对比标志。同一含煤地层的测井曲线形态组合大部分相似或接近;典型煤层界线的地震反射同向轴具有空间连续性;同一煤层沉积环境具有空间过渡性特征。煤层的综合地质特征分析为煤田地质开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朱广彦 《科技资讯》2010,(11):95-95
吉林高勒浩沁勘查区含煤地层为白垩系下统巴彦花组,主要为一套陆相细碎屑岩类,地层中无明显标志层,但从煤层自身特征、主要煤层间距、岩性组合特征、物性特征及地震地质特征等方面入手,抓住主要特点,全面分析,还是能从中发现规律,进而将主要煤层对比清楚。  相似文献   

19.
刘吉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5):3422-3426
流动单元是储层物性特征的综合反映。从薄窄砂体储集层的基本特征出发,探讨影响渗流特征的地质因素,研究薄窄砂体储集层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然后针对研究区目的层段进行流动单元研究。将研究区目的层段划分为26个垂向流动单元,在取芯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它静态资料将目的层段流动单元分为Ⅰ、Ⅱ、Ⅲ、Ⅳ四种类型,并建立各流动单元的分类标准,对非取芯井按测井解释的物性参数进行流动单元的分类,最后绘制出各沉积单元的平面流动单元分布图。  相似文献   

20.
张广政 《科技信息》2011,(30):380-381,382
黑塘煤矿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属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含煤层多,厚度变化大,根据区内钻孔地质资料,采用标志层法、古生物法,结合测井物性特征及煤质等对主要可采煤层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解决黑塘煤矿煤层对比问题。采用多种参数指标对可采煤层稳定程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