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查显示,新课程实施后,民族地区乡镇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关注师生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实现师生角色的重塑,从而构建起一种新的教学观。同时,面对新课程,教师也感到了压力和挑战,迫使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转变教学观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作为一线的教师都在认真学习、实践和反思。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已逐步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和接受,他们个性化的操作、创造性的劳动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在操作层面上诠释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我们理解新教材带来了许多思考。但也有些教师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在教学中表现得很“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中新课改对教师评价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教师评价改革刻不容缓。当前基础教育中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应从教师评价观念的转变、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多元化评价方式的采用、评价理念的更新等方面多管齐下,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新理念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评价多样性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领会。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课程哲学本土化程度低,向来比较稚嫩。尤其是单向度的思维倾向常常使我们的教师在践履新课程理念时频出“极端失衡”现象——要么滑落这个极端,要么滑落那个极端。如此欠缺平衡、辩证的解读,势必将语文课程引向歧途。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育要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并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就必须而且应当注重美学视野下的语文课程的研究。美学视野下的语文课程是指编制者为实现教育目标的需要而规定的内容、范围、分量、进程等的总和,即明确语文教育"应该教学什么"的问题。它是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的首要工作,也是语文教育研究的第一项内容。"健康的语文课程"的研究从宏观深入中观、微观,从笼统模糊走向明确具体,这就为构建系统完整、要素分明的语文课程体系提供了学理支撑。作为"健康的语文课程"至少应包括美学视野下的语文课程中的语言课程、文章课程、文学课程等三大板块。  相似文献   

7.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在其前言部分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的要求,要真正构建、落实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必须在教学中做到把语文的精彩之处呈现给学生,体现语文包罗万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李青 《奇闻怪事》2006,(3):42-4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开宗明义,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历史的必然回归。开放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语文课程只有开放才有活力。为此,我们紧扣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深入领悟新课标精神。积极开展了构建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徐凤志 《科技资讯》2005,(22):145-145
语文教学改革虽然历经风风雨雨,但始终没有停步。现在随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出台,又有了突破性进展,理念提升了,结构多元了,方式灵活了,学生学得生动了。这些都是可喜的进步,我们要珍惜并坚持。不过,在探索中也有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对语文课程性质把握不当,从而偏离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上。这种表现虽不普遍,却反映了一定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0.
当前,语文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令人欣慰。但毋庸置疑,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在沿用使用了多年的旧的评价制度。这些制度,束缚了新课改的手脚,羁绊了新课改前进的步伐。构建新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保证新课程改革正确、快速地推进已是迫在眉睫。我认为,建立新的语文课程评价制度,必须做到如下“四个转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师在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改革中身份特殊,既是改革的主力军,也是改革最大的障碍,推动语文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先变革。语文教师要学会用课程思维,适应"课程角色",并把自己培养成综合型语文教师,运用联合作战的方式,才能取得高职语文课程改革这场战役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到:“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各地方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以及“学校及其所在地区具有的某种特殊条件,教师具有的某些特长,都是课程的重要资源,可以成为一些特色课的生长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其中特别凸显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康中钢 《奇闻怪事》2009,(11):10-11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列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践行这一基本理念,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呢?最近笔者随主体教育课题组听了一些课,结合部分课例发表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14.
周秋霞 《科技信息》2009,(9):249-249
语文课程理念的一系列重要更新,热切呼唤着教师角色相应作出深刻的转换。这种转换是教师伴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和现代语文课程的新成长而发生的,是教师面向教育未来的发展性建构。这就需要首先理性地审视和反思语文教师的传统角色,使之逐步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感之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熟的“平等者中的首席”作根本位移。  相似文献   

15.
梁彤 《科技资讯》2006,(29):130-130
高教中文课标的改革(课改)的实施,使得需要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使新的教学理念得到全面的实施。为了使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更好地适应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本文对语文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变革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新课程、新理念正逐步走进校园,走进教师生活,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才占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平时的听课过程中也发现部分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在课堂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赶“时髦”、求形式、摆花架子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地理学科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和地理师范学生实际教学能力提升,以及地理教师终身教育的需要,在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改革中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改革中,加强了理论性、地理性和实用性;在更新教学理念中,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改革教学评估体系中,注重发展性、过程性和激励性评价,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思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了《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9.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是设立语文学科的理由,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之处。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人文性意味着:语文课程应关注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重求,在进行字词句篇与听说读写训练的同时,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课程目标的一种课程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高师音乐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课程的改革。在新的教育理念和国家政策法规的指引下,高师应力图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践等几方面入手,实现课程设计的创新,使高师音乐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紧跟教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