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21世纪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人类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本文从工业革命发展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新挑战出发,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进而探讨了低碳经济产生与低碳经济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实现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优化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树立生态文化意识,进行有效的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3.
李强  李明辉 《科技信息》2012,(33):470-471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形势,提出了五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即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消费模式,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抓好主要污染物的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健全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其形成全面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将对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校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校要明确其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途径,切实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效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徐民杰  石改霞 《科技信息》2012,(3):539-539,56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文明写入党的代表大会工作报告.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它体现了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在实践中如何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建设生态文明.是当前我们面临重大课题。笔者从事基层工作多年.结合实际.认为环保工作应从宣传、决策、管理、载体四方面着手,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殷守逵 《太原科技》2007,(12):14-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PRED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山东省1989年以来PRED各子系统及总系统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并对各系统之间进行相关分析,最后提出直辖市山东省PRED系统以达到其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田芳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35):187-188,194
从哲学的层面分析了绿色科技的理念支撑,阐述了绿色科技的形成与发展,探讨了绿色科技与新的科技发展观、绿色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绿色科技与生态整体主义、绿色科技与绿色文明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及发展模式,它是在反省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严重错误的基础上,研究和发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且它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和内涵,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撑及其实践过程中的有力保障。该文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重新审视分析科技创新的意义及作用,粗提出建立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模型,把经过该评价系统模型筛选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实现社会、经济、人及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及其实现途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 《科技信息》2008,(3):322-32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让人备受鼓舞。那么,什么是生态文明呢,这是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事业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原理与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活跃领域和发展前沿,区域尺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地理学更能发挥优势的领域。本文运用现代地理学,系统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属性及在一定尺度的区域范围内,由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各要素组成的区域的结构关系,协调原理和演变的机理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区域持续发展的研究核心是区域PRED,并从论述宁夏中部地区生态脆弱的环境特征,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特征和开发前景广阔人地关系矛盾更加突出等方面,论证了宁夏中部地区开发必须以区域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进行深和地研究。  相似文献   

13.
略论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考察生态文明是独立的文明形态的基础上,着重阐述生态文明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影响,据此确立生态文明作为第三种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样重要的地位。在人类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变革传统观念和行为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北农牧交错带在气候、地理、农林牧产业结构、生态、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均具有自己的特殊地位,对于区域PRED系统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拟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宁南山区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影响该地区PRED系统协调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区域环境及其影响机制,探讨区域PRED系统功能整合的可行性措施和对策,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陇南实际,就推进陇南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市政设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建设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由此产生的市政设施监管档案对城市建设、管理和安全、市民生活品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市政设施监管档案的内涵、特点、管理等相关问题,并提出加强市政设施监管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有其内在的界限。这些界限主要表现在政治界限、分配界限、社会界限、伦理界限、生态界限、法治界限等方面。要化解和消弭市场经济的这些界限,就必须将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公平正义、可持续发展、伦理道德、生态文明、法治文明等有机链接起来。  相似文献   

18.
把继续教育作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可以采用重视整体性、多样性、开放性和持续性的生态文明理念对其进行审视,剖析当前继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分析结果显示,产生问题的根源主要包括国内经济环境对继续教育发展的束缚、教育市场化改革对继续教育发展的冲击、传统教育体制对继续教育发展的阻碍及人性弱点对继续教育参与者行为的制约。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分析继续教育问题表征与根源,有助于为探究继续教育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机制提供新的视角,从而促进我国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和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在体现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环境问题.城市生态问题多种多样,其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解决的根本途径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创建生态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