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逐渐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我们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素养的培养实质上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而且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这4个方面,相应的能力可以称为"信息能力"。这种能力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的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分析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近年来信息技术教育中探讨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素养的培养实质上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而且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王淑凤 《科技资讯》2007,(28):112-113
《新课程课标》要求,高中信息技术应该让学生在感受、认识和理解文化的基础上,培养追求信息文化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信息技术技术训练的阶段,成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培养信息素养的教育.本文阐述了在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由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转向信息素养的提升的形势下,信息技术教师应如何科学的把握课程课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6.
胡志猛 《科技信息》2013,(21):268-268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俞新友 《科技信息》2013,(13):338-338
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抓住了机遇。教师应首先具有较高的信息意识,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收集、组织、管理、运用,能通过网络与外界交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新,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基础教育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这也正是提高信息素质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10.
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要提高学生获取、处理、加工、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协作能力,应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整合,在教学评价方法上也应注意综合性和情境性。  相似文献   

11.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前,各中小学广泛开展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探讨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在科学理念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意识,即培养基于实践操作与理解能力的学习意识,以此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创造力;基于计算思维与数字化生活的表达关系,培养学生技术逻辑、信息精确表达的能力,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之一,定位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内容应更加具有实践性及操作性。信息技术与网络密不可分,网络超大信息储量与功能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新型学习平台。怎样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科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网络学习能力便成为了摆在教师面前的另一重大研究课题。该文结合笔者的实践及研究来阐述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网络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学信息技术课担负着“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的重任。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良好的培养,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本人一直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为探索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法、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方面,做了以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英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笔者通过以文本书籍、光碟软件、网上资料三大资源为基础,以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为主体,培养他们的存储能力、检索能力、多媒体表达能力、道德情感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感,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综合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素养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寻找、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因此信息素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依靠信息素养,人们能够进行有效的决策、交流、问题求界和研究,并进行终身的持续学习。一、充分认识信息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18.
实施信息技术与英语自主学习整合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英语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信息技术导入英语教学后,怎样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新技术的兴趣,以兴趣为杠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实施任务驱动,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等诸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王作辉 《科技信息》2012,(17):311-31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