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最近,南越吳庭艷集团和南越某些教派之間的衝突已經愈演愈烈。印度支那停战後南越之所以一再發生內訌,以及这些內訌之所以長期持續,主要是因為在南越存在着法美两国日益尖銳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於:美国力圖在南越完全取法國而代之,用美國衆議院外交委員会主席理查茲的話來說,就是美國要法國在軍事上、政治上和經濟上完全退出南越;而法國則力圖在南越保持一定的地位、利益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12月15日是美國的“人权法案日”。在去年这个紀念日的前夕,美國科罗拉多州丹佛城的“邮报”决定举行一次征集簽名,來测驗美國公民对於他們的祖先为了保証他們的人权而制定的“人权法案”了解到什么程度。在征集簽名的傳單上印着: “國会不得制定关於下列事項的法律:1.确立宗教或禁止宗教自由。2.剝夺人民言論或出版之自由。3.剝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伸雪請願之权。”(“人权法案”第一条) 在美國横行一时的麥卡鍚主义,力圖使一般美国人  相似文献   

3.
南越的教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越的教派中,主要有高台教、和好教和平川派。这三个教派都是南越资产阶级—地主民族主义者集团内部的有势力的派别,具有浓厚的政治性质。由于历史的因素,它们与法国殖民者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在在南越的持续不断的武装冲突,就是在吴庭艳的“国民军”和这些教派集团的军队之间发生的。这些冲突,首先反映了南越统治阶层之间利益的矛盾和对亲美的吴庭艳政府的“家族极权统治”的级度不满;同样也反映了美法在南越的明争暗斗及其矛盾尖锐化、白热化的程度。南越的这些主要教派是些什么样的教派呢?它们在  相似文献   

4.
国际札記     
对西方的“挑战”苏联公布的發展國民經济第六个五年計划的指示草案给全体進步人类以巨大的鼓舞,但是西方國家,特别是美國的报刊評論員却因此感到極大的不安。他們認为,苏联国力的迅速和巨大的增長是对於西方國家的一个“挑战”。美國“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記者哈希寫道:“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一个非西方國家建立的工業能够响应西方自工業革命以來在工業方面發出的挑战。”美國报界担心的是:苏联將要在王業生產上很快赶上和超过美國,而这个自称为資本主义世界最强的工業国將要失去它的优势地位,这样一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要進一步在全世界產生更大的影响。“紐約时  相似文献   

5.
正当的憤怒     
最近时期以來,菲律宾的輿論和各界人士,特别是工商界人士,越來越激烈地抨击美國对菲律宾的政策。美國一向喜欢以菲律宾做例子,証明它所一向吹噓的所謂“美國不是殖民國家”、美菲关系是美國同亞洲國家“友好的范例”的說法。可是,最近在菲律宾發生的一連串事实,就十分有力地揭穿了这种宣傳的虛伪性。  相似文献   

6.
美國民主党总統候选人提名競争者史蒂文森4月21日在美國报纸編輯协会宴会上發表的一篇演說里,攻击共和党政府在对外政策中死抱住軍事方面。他說,这种作法使“世界上很多國家已認为我們(美國)是軍国主义者,甚至是对和平的威脅”。史蒂文森要求“考虑停止氫彈試驗”以改变世界对美国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二十八日,美國與法國簽訂了十三萬萬七千萬元的借欵協定,並將法國所欠美國戰債總額十八萬萬美元,一筆勾銷。這是金圓外交的又一次展開。借欵原是美國手中最大的武器。他拿這配合了“原子彈”,在戰後世界作積極的活動。對蘇聯,在一  相似文献   

8.
雖然第二次世界大战結束已近十年,但是日本今天还沒有完全擺脫美國的佔領。在美國的佔領下,日本人民遭到了空前未有的苦难。“佔領下日本情况的分析——美国怎樣控制着日本”一書,就是揭露美帝國主義佔領下的日本經济和人民生活实際情况的“人民的白皮書”,同時也是日本人民对美國佔領者和吉田政府的罪惡的控訴狀。  相似文献   

9.
是繼續“禁运”呢,还是发展东西方貿易呢?在这个問題上,也像在其他許多问题上一样,在美国同它的盟國之间被称为“敌对的合伙”的关系中,敌对的情绪越來越高,而“合伙”的气氛越來越稀薄了。自从今年以來,許多資本主义國家里發出了廣泛的發展东西方貿易和經济关系的呼声。为了压制这种呼声,美國参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会自从2月以來一直在就美國的盟國所謂“破坏禁运”問題進行調查。調查中發出的攻击之烈,使美國政府甚至不得不出动包括商务部長威克斯、國际合作署署長霍利断特和前援外事务管理署  相似文献   

10.
半月述评     
当前國际局势的特点是:美國已日益無法維持去年日內瓦四國外長会議以后的僵持狀态,和平共处与和平競賽的局画有了新的發展,國际形势將肯定地進一步走向緩和。这半个月來,西方國家集团的內部矛盾繼續尖銳化。法团政府愈來愈表現出它力求擺脫美國覊絆的傾向。比諾外長於3月23日在國民議会發表演說,再一次强調西方外交政策的重点必須放在經济方面,而不应当再放在軍事方面;並認为世界已經不能再保持一条思想上的“馬  相似文献   

11.
1975年4月30日,北越军队攻入西贡,南越政府投降。一星期前,美国军队将其侨民和70万南越人紧急撤离了西贡。西贡的“陷落”结束了长达9年的越战,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对越美两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國鐵路和煤礦的大罷工,使美國全部陷入了混亂的狀態。二十五日,杜魯門向全國罷工鐵路員工强硬演說,指出這次罷工“與日軍偷襲珍珠港無異”。他說:“鐵路罷工已使政府面臨空前未有的挑戰行為。吾人必須出而應……”。幾分鐘以後,鐵路罷工解决了  相似文献   

13.
关於重新召开日内瓦会議 最近一段时期來,日內瓦协議在越南南部的实施,正繼續遭到無理的破坏。在美國支持之下,吴庭艷集团至今还拒絕同越南民主共和國方面就原定今年7月举行的全越南自由选举進行协商。同吋,越南國际委員会在南越的工作,也仍然受到嚴重的阻撓。根据日內瓦协議  相似文献   

14.
美國最近採取的阻撓國际局势緩和、坚持“实力政策”的做法,不僅遭到了美國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反对和譴責,而且也为它的許多盟國所不滿,使它同它的盟國之間的矛盾日益增長。这种形势,对美國統治集团來說,也是極不愉快而且極其嚴重的。1956年是美國的选举年,在各方的指责之下,在某些人的期望之下,今年美国总統照例向国会提出的說明美國政府國內外政策的國情咨文,就特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南越局势在华盛頓已經成为一个談虎色变、爭論紛紜的問題了。无論是約翰逊政府的文武官員,国会两院的議員老爷还是各大报刊的評論員們,只要一提起美国在南越的敗局,无不感到束手无策,发出一片哀声叹气。他們有的埋怨政府“犯了一个可怕的錯誤”,有的担心局势“处于垮台的边緣”,有的簡直感到“象在地獄一样漆黑的夜里走路”。他們为了南越局势而发生空前激烈的  相似文献   

16.
问题解答     
“日内瓦精神”1955年7月,苏、美、英、法四大國政府首腦 在日内瓦举行会議。这次会議的主要特征,是建立国与國之间的信任所必要的合作和相互諒解的精神。会議的出席者表示願意根据和平共处和实行事务性合作的原則,爭取緩和國际紧张局势和改善國际关系。会議的結果,使人產生了对防止軍事冲突和消除“冷战”作出更具体的措施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在日内瓦竭力阻撓達成印度支那停戰協議的美國代表團,並不是代表美國人民發言的.美國與論壓倒一切地和無可置辯地反對艾森豪威爾政府公開宣佈使美國參 加印度支那戰爭的路線.尼克松副總統四月十六日在美國報紙編輯協會的演說,對美國公衆說明了艾森豪威爾政府的意圖是:使印度支那戰爭成爲使用美國軍隊的全面的美國戰爭.從那時以來,反對美國捲入亞洲戰爭的浪潮,由美國各地湧到華盛頓.  相似文献   

18.
一美國上院外交委昌會委員長畢德門氏所提出的美國中立法修正案,現在遺在議會討論中,而對於該「修正」案須加以修正的呼聲,却已遍於中美兩國間了。我們記得,在本年的初頭,羅斯福總統在其致美國國會的咨文中,會經指出:「現行中立法案,有時反援助製造戰爭之禍首,美國可賴較口頭抗議更進一步的方法,以遏制侵略之行動,而不必訴之戰爭。」我們也這樣期待着:美國中立法修正案,將能成為制裁侵略者的有效的工  相似文献   

19.
美国侵略南越的战爭弄到如此狼狽的境地,“特种战争”的創始人、約翰逊政府的“王牌”泰勒,在南越亲自推行了一年的“特种战爭”之后,竟不得不卷起鋪盖滾蛋。泰勒的下台,不仅說明“特种战爭”的彻底破产,还反映出美国在南越推行的一整套反革命军事战略的大失敗。現在約翰逊政府从“特种战爭”爬向“局部战爭”,以洛奇替代泰勒。然而,众所周知,洛奇去年正是因为  相似文献   

20.
最近,美国两党就誰最初在南越“承担了义务的根源”問題,展开了激烈的爭吵,演出了一出相互大肆攻訐的丑剧。 約翰逊政府扩大侵越战爭的政策,在美国人民中間越来越不得人心,越来越多的人直接写信責問約翰逊:美国“有什么理由一直呆在南越”、美国“有什么需要在南越打仗”。尽管像鼹鼠害怕阳光一样,約翰逊害怕回答这个問題,但是指責的浪潮迫使他沉默不得。“我曾經数十次試图回答过这个問題,而且几乎在联邦的每个州都試图这样做过。”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