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研究济南市南部山区森林水源涵养评价的基础上,利用GIS建立了济南市南部山区森林水源涵养数据库,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类森林类型中,水源涵养能力由低到高的林木类型依次是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经济林地;森林水源涵养密度等级最重要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历城区、章丘区和长清区.本研究为济南南部山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生物与经济价值评估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济南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坡度因子对济南市坡面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坡度因子对径流小区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认识济南南部山区坡面侵蚀的过程,充分利用济南市水文局水土保持监测实验站径流小区2014、2015年的实测数据,系统分析了坡度因子对坡面产流、产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大,坡面产流、产沙量逐渐增大,在坡度为20~25°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小幅减小,且整体上呈现增大的趋势;在不同雨强条件下,最大30 min雨强I_(30)40 mm/h比I_(30)≥40 mm/h的产流量、产沙量小;随着坡面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抗蚀性提高,坡面产流量、产沙量减小;通过土壤流失方程模拟不同坡度坡面的产沙量与径流小区实际测得数据总体上差距较小,说明该模型及其参数适用于济南南部山区。  相似文献   

3.
济南南部山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覆盖/利用作为地表的主要景观标志,其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地表覆盖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为研究土地覆盖/利用的变化提供了更好的方法和手段.本文选用济南市1995年TM和2003年ETM+两期遥感影像,利用ERDAS软件中图像处理模块及计算机解译模块,分别提取两期影像中的建筑用地、耕地、林地及未利用地;然后使用ERDAS建模模块统计出济南南部山区土地利用面积变化表及转移矩阵表,并得出地学信息图谱.根据地学信息图谱和转移矩阵来监测分析济南南部山区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明确了其变化的主要类型和转移方向,即在1995~2003年间,济南南部山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的不断减少、建筑用地持续增长,其主要流向是从耕地流向建筑用地.  相似文献   

4.
成都活水公园野生植物引种与生态景观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成都活水公园大量引种野生植物的情况,和园林植物景观及人工湿地系统生态的多样化设计情况进行了调研.讨论了人工仿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效果和生态多样性要求,指出野生植物用于多样化园林景观营造的一些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5.
赵彦斌 《科技信息》2012,(17):441-442,448
本文通过对秦岭南部汉中、安康两市20世纪60-90年代引种和种植油橄榄发展历史与成功、教训调查及可行性分析,认为陕西秦岭南部浅山区、平川、盆地、河谷两侧发展油橄榄种植是可行的,可望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6.
石灰岩山地是荒山造林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济南市南部山区的调查,分析了10种主要物种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等指标,发现侧柏是济南南部山区群落的主要单优势种和建群种,灌木层中黄荆是主要优势种,草本层中主要为羊胡子草。根据综合评估的结果,侧柏-黄荆(胡枝子)-羊胡子草可作为石灰岩山地乔木-灌木-草本的建群种。黄榆和山榆存在较小的生态位重叠(数值为0),可以考虑在进行荒山治理过程中对两者进行合理配置。这些研究对山东石灰岩山地植被优化配置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以野生刺梨和蔗糖为主要原料生产刺梨果脯的方法,并对野生刺梨的营 养价值、质量指标及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为充分利用山区的野生植物资源,发展山区经济找到一条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8.
泉城之韵     
言午 《科技信息》2010,(35):F0003-F0003
20111年8月28日.是一个周末.接受媒体同行和某科技局王废利局长的建议和邀请,到了济南南部山区小聚.也许久不出门.未曾去过南部山区缘故,所到之处皆令我欣喜异常。有山有水,山清水秀,处处即最钓鱼、打牌、吃农家饭,甚是热闹,而一周的疲惫也挥之而去年饭之后,  相似文献   

9.
济南北部地热田的成生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济南北部地热田的地质构造、发育规律、岩浆活动特征、地温场特征等资料,并结合地热田内的钻探资料综合研究认为,济南北部地热田内地热水来源于南部山区的深部径流补给,主要赋存于北东向与近东西向断裂构造的破碎带及附近,深部灰岩热储的岩溶发育较差.研究表明:断裂构造沟通了深部热源,济南岩浆岩的侵入作用对地热资源的形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耕地变化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其变化和流向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基本态势.利用鄂南贫困丘陵山区的统计资料,对本区近50年来的耕地数量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应用相关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近10年来鄂南丘陵山区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驱动因子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鄂南丘陵山区耕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北部平原丘陵地区下降快,南部丘陵山区下降慢;近10年来,鄂南贫困丘陵山区耕地资源变化主要受经济因子、人口、房地产政策及耕地开发强度的影响,特别是经济、人口因子强烈影响耕地面积的变化,是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这为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耕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汾河河漫滩野生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汾河河漫滩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并提出了汾河河漫滩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延安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和加强生态建设。通过对延安地区的野生油脂植物资源进行野外调查,初步统计出该地区现有野生油脂植物52科114属151种,分析了它们的贮油部位、含油量及其主要用途。结果表明,延安地区含6种以上的科有榆科、桦木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蝶形花科、卫矛科、唇形科、菊科等8个科,为该地区油脂植物的优势类群,约占总数的42.4%;油脂含量在20%以上的有47种,占总数的31.13%;其中含油量最高的是野核桃,达68.6%;最低的是龙葵,为2%。开发潜力极大,并对延安地区野生油脂植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茂道吐苏木蒙古族利用的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主要有食用、药用、饲用、建筑与工艺用、薪柴用等5个方面.利用的野生植物资源有115种,其中食用野生植物有39种,药用野生植物有25种,饲用野生植物有42种,建筑与工艺用野生植物有18种,薪柴用野生植物有17种,而且有的物种具有多种用途,均对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尔沁左翼后旗蒙古族利用野生植物具有多样性,利用方式也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湘西野生蕨菜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湘西有野生蕨菜资源植物13 科、16属和21种,绝大多数为中低海拔的种类,在区系上以热带亚热带性质占优势.它们分布广泛、蕴藏量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鉴于湘西野生蕨菜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实际问题,建议应在查清资源的基础上一方面组织力量尽快开发,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有濒危植物八角莲的研究进展及其开发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八角莲属植物含有木脂素、鬼臼脂素等物质,鬼臼脂素是合成抗癌药的前导物,八角莲不仅是名贵药材,也是宝贵的观赏植物资源.近年,由于人类过度采挖和生境破坏,其野生资源量已十分有限.因此对八角莲进行保护生物学、组培技术和栽培技术的研究是八角莲持续开发和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水稻与菰属间性状转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实现了水稻与菰属间的性状转移,获得了可遗传的转基因水稻种子,所获得的转菰基因后代性状变异深刻、类型丰富,多种数量性状改良明显,得到部分形态、生育及经济性状方面有价值的材料,这些材料可望填补水稻种质资源的一些空白,而且部分材料已在多抗、高产、优质种上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7.
贵州西部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西部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得出具有较好观赏价值的野生木本观赏植物101科399属835种,裸子植物6科,10属12种,被子植物95科,289属,823种,竹类4属11种,藤本54属153种(含变种、亚种)。分析了贵州西部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为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为研究人参亲还素基因的抗盐活性,为该基因在人参抗逆育种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通过植物转基因技术和外施不同浓度NaCl的方法获得阳性拟南芥植株,研究了不同植株类型不同盐浓度下的种子萌发率、植株生存率、植株主根长、植株分支数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作用下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萌发率高于野生型拟南芥;在盐胁迫作用下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生存率显著高于野生型拟南芥;在盐胁迫作用下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主根长大于野生型拟南芥;在盐胁迫作用下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分支数与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分支数没有明显差异。可见人参亲还素基因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抵御高盐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野生稻是宝贵的遗传资源库.云南有较丰富的野生稻资源,研究对云南及其它来源的野生稻和栽培稻茎、叶和稻米中氨基酸含量及碳、氮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涉及的几种材料中茎叶内总氨基酸质量比差异较大,小粒野生稻最高56.8 mg/g,野生的元江普通野生稻最低22.8 mg/g.换算的C/N和蛋白质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2~38和6%~20%.对野生稻茎、叶和相应的稻米中氨基酸总量及氨基酸组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并初步探讨了茎、叶中氨基酸含量在评价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延安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资源和生态建设。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对延安市13个县(区)的菊科野生油脂类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它们的分布和产量、含油脂的部位、油脂含量及其油脂的主要用途。结果表明,延安菊科野生油脂类植物共有8属8种,可开发利用的有3种。并提出了在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资源的同时,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