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地理复杂系统与地理非线性复杂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阐述了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系统工程的理论、技术、工程三个层次的内容。三个层次都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复杂性具有多种类型。简要阐述了不同层次的复杂性,地理科学是多学科综合的复杂性科学;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是多系统综合集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地理遥感信息模型指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数学方法融合在一个模型中。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复杂性和系统辩证学的关系。首先论述了“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对人们认识世界的自然观的影响和作用,继而讨论了“复杂性科学”和“系统性科学”的特征,并综合地论述了它们对“辩证法”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把“辩证法”深化并上升为“辩证学”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创建。  相似文献   

3.
复杂性科学几个新兴的应用研究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复杂性科学几个新兴的应用研究方向,包括人造复杂工程系统、国际安全与军备控制、电子信息系统等复杂系统中的复杂性问题。分析了各自的研究现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其可能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进行了讨论。复杂性科学的应用不仅使这几个领域的研究极有可能出现新的理论与技术突破,而且从这些应用领域提出的问题也将会进一步丰富复杂性科学的内涵,并推动复杂性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医学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宗涵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25-1428,1438
介绍了人体、特别是人类的疾病和健康过程符合开放的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自组织性和自适应性,多层次多形态的网络结构导致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和混沌状态,本文还简要讨论了人体生命活动复杂性的信息学基础,提出生命信息的重要作用及构成人体复杂性基础的观点。本文指出了医学科学工作者学习系统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理论的重要意义,以及中西医结合在系统复杂性研究工作中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5.
复杂系统研究与本体论的复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讨论了复杂系统研究的若干本体论问题。指出,由于复杂性研究和系统科学在方法论上建立起从具体科学到哲学本体论的连接桥梁,所以它就推翻了上个世纪旷日持久的哲学上的拒斥形而上学运动,恢复了本体论在哲学中的地位。同时,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研究还为过程哲学、突创进化论哲学、过程机制研究和广义目的性与广义价值论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论点和论据,使本体论哲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基于演化的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系统仿真技术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即:如何建立基于演化的复杂系统动力学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学。本文讨论和综述了这一领域目前的工作和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复杂性问题的提出;主要命题;复杂系统的动力学特征;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的理论研究、方法和软件。  相似文献   

7.
机制论:事物机制的系统科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然、工程、社会等各领域的事物都存在机制,人们日益重视机制问题,尤其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机制”成为普遍使用的词语,对于复杂问题需要从机制上解决,但至今对“机制”还缺少专门研究、缺乏专门理论。运用系统科学、复杂性理论深入研究事物机制的概念、原理、类型、作用与设计,初步建立起系统科学一门新分支理论:机制论。  相似文献   

8.
复杂性是系统内在的基本属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系统的角度考虑,复杂性既不是独立于系统科学之外,与系统科学并列、平行的一门科学,也不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则是系统内在基本属性,是客观世界的真实本质。  相似文献   

9.
自从复杂性科学出现以来,“同一性”这个词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后现代思潮“颠覆同一性”的合理之处,是在于它对简单的同一性思维方式的颠覆。这种思维方式把整体约化为局部;把将来约化为现在;把不确定约化为确定;把非线性约化为线性,从而牺牲了复杂性,导致“复杂性困惑”。但是,后现代思潮本身也遇到了同一性缠绕,这说明试图颠覆所有的同一性是不合理的。这样,就提出一个复杂性探索的重要课题:关于系统同一性的复杂性研究。从复杂系统同一性的复杂性、复杂系统同一性分布的复杂性和复杂系统同一性结构的复杂性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指出:“同一性”概念在系统科学中的位置,相当于“力”在牛顿力学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辩证法应该是开放的理论系统,系统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提供了科学基础。辩证法是关于复杂性的哲学,应高度关注系统科学的发展,应加强系统“一与多”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系统的系统"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各种期刊文献经常出现“System of Systems”(系统的系统)这一专用词汇,到目前为止,“系统的系统”还没有公认的定义。“系统的系统”的分类体系,设计原理,建设原则,安全体系以及与一般复杂大系统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目前都亟待出现突破性研究工具和基础理论。“系统的系统”应用由军事领域逐渐向企业、政府应用领域扩展,为加快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系统的系统”定义、特征、分类体系、建设原则,以及研究和实践发展前景等进行归纳和整理。  相似文献   

12.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现代科学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综合性和整体化趋势,综合集成方法是处理复杂系统的方法论,其实质是构造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的信息、知识、智慧的综合集成体系,有效解决跨领域复杂系统问题。综合集成方法的提出推动了系统工程的发展,其发展将进一步为落实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军事、社会、制造等领域中的典型案例,介绍了复杂工程体系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建模仿真对研究复杂工程体系的意义,以复杂产品制造为例,梳理了从系统工程到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再到基于建模仿真的体系工程(MSBS2E)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复杂工程体系建模仿真的特点和挑战,介绍了模型理论与方法、计算方法与平台以及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系统开发中的认知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认知方法论的角度,对目前各种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体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系统开发方法展开讨论.通过对大量开发方法的比较,给出了目前存在于系统开发领域的几种认知方法体系以及常用系统开发方法与认知方法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空间军事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内容体系的研究与建设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在详细研究了高层研讨厅、低层研讨厅和作战模拟与训练演习系统三个组成部分的基础上 ,给出了空间军事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内容体系 ,根据实际军事斗争需要 ,实现研讨厅建设的总目标 .文中还分析了每个组成部分应当以军事任务为牵引 ,以组成结构为基础 ,进行功能需求分析 ,建设一个具有功能相对完善、结构相对完整 ,各部分关系相互协调的研讨厅体系 .  相似文献   

16.
信息系统复杂性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性理论引入信息系统开发是适应当今信息系统应用环境和软件工程环境发展的需要 ,也是信息系统开发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以软件开发方法论的发展为主线 ,对软件开发方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回顾 ;提出了信息系统复杂性的哲学思考 ,探讨了复杂信息系统不同于传统软件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综合集成方法与总体设计部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从运用和应用层次上,讨论了综合集成方法、总体部以及系统工程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说明了综合集成方法的运用与系统工程的应用,都必须有总体部这样的研究实体,综合集成方法和总体部可以面向实际问题,也可以面向理论问题,特别是面向那些交叉性、综合性强的问题,如复杂性和复杂系统以及复杂巨系统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仿真应用的普遍化和复杂系统仿真成为关注点,从领域的角度进行仿真活动和观察仿真活动逐渐进入仿真研究视野。1995年美国国防部提出了建模与仿真主计划,孕育了领域仿真的基本思想;而网络技术、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进步将使得领域仿真的落地。以仿真研究对象的变化为基本点,从仿真模型研究、仿真工具研发和仿真应用活动等方面梳理了仿真研究的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领域仿真研究的目标和基于领域仿真的仿真活动模式;分析了领域仿真与领域工程的关系,归纳了领域仿真在提高仿真活动效率、使能复杂系统仿真、提高仿真可信性和促进仿真应用普适化等4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系统思想探讨再造工程的有效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烈的竞争环境给企业提出了改革的要求,而单个过程或局部功能的改造只能带来有限的收益,于是一种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持、以优化企业策略为主要措施的再造工程技术应运而生。对于实施再造工程的每一分阶段——目标设定、设想创建、措施设计及付诸实施——都必须从系统观点出发加以深刻理解,并运用系统方法进行组织管理方可达到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对装备系统工程的复杂性进行了初步的认识 .对于该类系统工程中的复杂现象运用“人 -机 -环境系统”的基本思路 ,通过对航空装备系统工程问题研究的典型具体实例——军用飞机主要维修性参数 DMMH/ FH指标的评估 ,以及“勺形曲形”的发现过程 ,阐述了装备系统复杂性研究的基本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