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船沉红海     
当地时间2月2日晚,载有1400多人的埃及“萨勒姆98”号客轮在红海沉没。这艘客轮2日晚7时半从沙特阿拉伯西部杜巴港出发,预计3日凌晨2时半抵达埃及的塞法杰港。然而,船在离开杜巴港大约62海里时从雷达上消失。诡谲红海“泰坦尼克”悲剧重演此次失事的“萨勒姆98”号大型客轮,属于埃及萨勒姆海运公司。客轮上共有1414人,其中包括104名船员和1310名乘客。在乘客中,有1193名埃及人,99名沙特阿拉伯人,6名叙利亚人,4名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门、苏丹、印度尼西亚、约旦、加拿大和菲律宾的公民各1人。据悉,“萨勒姆98”号出港…  相似文献   

2.
陈双庆 《世界知识》2008,(22):29-31
美国不时地通过武力威胁、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等手段“敲打”叙利亚; 以色列一直密切注视着叙利亚的一举一动,甚至准备随时开战。 叙利亚有一个令埃及、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国家大为光火的行为。就是与伊朗保持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发生在地中海的劫船事件和美国拦截埃及飞机事件,使意大利与美国的关系一度急剧紧张,这在战后两国关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十分引人注目。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0月7日,在地中海游弋的意大利客轮“阿基莱·劳罗”号被4名巴勒斯坦人劫持。9日,劫船者向埃及当局无条件投降,客轮化险为夷。10日深夜,一架载有劫船者和巴解领导人阿巴斯的埃及飞机在前往突尼斯途中被美机拦截,并迫降在西西里岛的锡戈内拉军事基地。接着,50名美国军人在一名与白宫保持无线电联系的将军指挥下包围了在埃及飞机周围的意大利士兵,逼他们交出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沙特阿拉伯官方媒体——沙特通讯社2月27日报道,沙特在其北部地区集结了来自20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展开了旨在打击恐怖主义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北方雷霆"联合军事演习。此次演习包含了以沙特为首的六个海合会成员国,埃及、约旦、突尼斯、苏丹、摩洛哥等阿拉伯国家,以及土耳其、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非阿拉伯国家。据非官方消  相似文献   

5.
土伊条约和新阿拉伯联盟中东局势最近发生了很大的动荡。二月间,土耳其—伊拉克军事条约的正式签订,引起了阿拉伯联盟的分化。针对着土耳其—伊拉克条约,埃及向阿拉伯各国提出组织新阿拉伯联盟的主张。埃及国家指导部部长赛拉·萨勒姆也到叙利亚、黎巴嫩、沙特阿拉伯等国去访问,商讨组织这个新的联盟。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4月,年事已高的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对埃及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国事访问,不仅允诺给予埃及大量援助和投资,还宣布将与埃及在红海上修建一座大桥连接这两个国家。沙特大手笔的对埃及援助换取了实质性收获——埃及宣布将向沙特转移蒂朗岛和塞纳菲尔岛的主权。埃及官方称,埃及1950年应沙特方面的请求"临时保护"这两座岛屿,防止以色列入侵,现在应该把它们归还沙特。而持反对意见的埃及人称,英国和奥斯曼  相似文献   

7.
王猛 《世界知识》2013,(23):40-42
近两三年来的中东地区,叙利亚陷入内乱,埃及自顾不暇,阿拉伯世界似乎“群龙无首”。不过有两个海湾国家倒是愈发引人注目——锋芒毕露的卡塔尔和不显山不露水的沙特阿拉伯。卡塔尔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气储藏国,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位署世界前列,老埃米尔哈马德雄心勃勃,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屡有惊人之举,是近十多年来最出凤头的海湾产油国。沙特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储藏国和全球穆斯林的“精神祖国”,是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大国和海合会的核心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更喜欢幕后的、  相似文献   

8.
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国家”的定义是从民族的角度确定下来的。凡是中近东和北非主要由阿拉伯民族所組成的国家,統称为“阿拉伯国家”。这些国家包括叙利亞、黎巴嫩、伊拉克、約旦、沙特阿拉伯、也門、埃及、苏丹、利比亞、突尼斯、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亞;此外,还包括从波斯灣到紅海间沿海一帶的許多酋長国,如在巴林群島、阿曼、特魯西尔阿曼、卡塔尔、科威特和亞丁等地的酋長国。阿拉伯国家的全部面积約有一千二百万平方公里,比我国稍大,但人口仅八千万左右。  相似文献   

9.
美女作家一向受人瞩目。阿拉伯作家中就不乏美女身影。不过,人们也许不太了解的是,当下阿拉伯文坛活跃着一批30岁上下很有成就的美女作家,这其中,有较保守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的美女作家,也有较开放国家如埃及、巴林、阿曼、黎巴嫩等国的美女作家。  相似文献   

10.
4月10日晚22时许,载着74名旅客和67名船员的意大利渡轮“莫比王子”号从里窝那港起航,向地中海中的撒丁岛驶去。也许是这条航线上从未出过事的缘故,船员们都放心地挤在一起观看意大利尤文图思足球队同西班牙巴塞罗那队比赛的实况转播。乘客大都安歇了。  相似文献   

11.
16日塞拉利昂发生政变,断特拉瑟总统逃往几内亚避难。次日政变领导人比奥准将宣誓就任国家元首。19日比奥宣布组成新政府和全国临时执政委员会。菲律宾与新加坡恢复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热电厂29名工程技术人员被劫为人质。同日,9名车臣恐怖分子在土耳其特拉布市劫持“阿夫拉吉亚”号客轮,242名乘客和船员被扣为人质。18日,五一镇解救人质战斗结束,82名人质  相似文献   

12.
腊斯塔努腊港是沙特阿拉伯的一个重要港口,离伊拉克仅400多公里。沙特阿拉伯的大多数原油就是从这个港出口的;腊斯塔努腊有大型炼油厂,地面布满大型石油管道和冷却水道,还有许多由巨大储油罐组成的油罐场。  相似文献   

13.
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从最近中近东政治形势的发展,人们可以看出,中近东的很多国家正在日益采取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方针。这种方针的基本精神是:反对殖民主义,反对美国干涉中近东国家的事务,拒绝参加西方国家安排的军事集团,要求普遍的安全与和平。 10月20日,埃及-叙利亚防御条约在大马士革临时签署了。这项条约规定:“两国在军事问题、经济问题和在国际关系方面所采取的政策要进行充分的配合。”它还规定建立一个最高委员会、一个军事委员会和一个联合军事司令部。10月27日,埃及和沙特阿拉伯也签订了相似的防御条约。埃及、叙利亚和沙特阿拉伯这些中近东的重要国家,宁愿自己结成联盟,而坚决不参加西方国  相似文献   

14.
丁隆 《世界知识》2023,(14):28-30
<正>丁隆(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在中国斡旋下,沙特和伊朗实现和解。沙伊矛盾在中东具有全局性和基础性,两国和解引发连锁效应,多个地区冲突迎刃而解或获得解决契机,中东地缘政治冲突大幅降温,安全局势显著缓和。沙伊和解、叙利亚回归阿拉伯大家庭、埃及与土耳其恢复关系将中东“和解潮”不断推向高潮,这分别意味着地缘政治争夺缓和、阿拉伯国家克服“阿拉伯之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沙特阿拉伯的国旗由一面绿色的绸缎制成。旗面上写着伊斯兰教的作证词:“除真主外,别无神祗;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这两句话用白色的阿拉伯文楷体书写,突出地表明了这个国家的宗教信仰。据说因此沙特阿拉伯的国旗是从来不下半旗的。在阿拉伯字句的下面还画着一把宝剑,它象征着圣战和武力。宝剑的长度等于国旗长边的  相似文献   

16.
由于埃及的建议,1944年9月,阿拉伯各国外长在埃及亚历山大港举行会议,拟订了“亚历山大议定书”,决定成立阿拉伯国家联盟。次年3月22日,阿拉伯各国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按“议定书”拟定并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公约”,该公约于同年5月10日被批准,联盟正式成立。现在参加联盟的共有十三个国家:阿联、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约旦、黎巴嫩、伊拉克、也门、利比亚、苏丹、摩洛哥、突尼斯、科威特和阿尔及利亚。此外,巴勒斯坦和阿曼的代表经常以观察员身份出席联盟的各种会议。联盟的领导机构是理事会,在每年3月和10月举行常会。按公约的规定,决议只对投赞成票的成员国有约束力。联盟下设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法律、财政五个委员会,由成员国和其他阿拉伯国家代表组成。联盟的  相似文献   

17.
在埃及东部撒哈拉地区,居住着2万多讲“巴佳语”的埃及人。这种语言完全不同于阿拉伯语,被称为“沙漠语”。它没有文字,用它根本无法同埃及其他地区的人交流思想。这批人定居在埃及东部的红海省与苏丹边境相近的一个狭长地帶,其面积仅有52平方公里,是阿拉伯沙漠临近红海的一小片绿洲。这  相似文献   

18.
<正>据沙特阿拉伯国家通讯社报道,2016年12月28日,沙特副王储兼国防大臣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收到阿曼国防大臣巴德尔的信件,信中称阿曼决定加入由沙特领导的"伊斯兰国家反恐军事联盟"。穆罕默德对阿曼此举表示欢迎与感谢。至此,阿曼成为该联盟第41个成员国。"伊斯兰国家反恐军事联盟"成立于2015年底,由沙特领导、旨在打击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埃及和阿富汗等国境内的恐怖分子,成立初期便有埃及、土耳其、巴基斯坦、卡塔尔、阿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世间诸多烽火都是由领土之争点燃。中东地区几乎毗邻接壤的国家都有边界纠纷。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伊朗与阿拉伯国家、沙特与邻国是中东边界纠纷的三个核心。具体而言,有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埃及的被占领土之争,两伊就阿拉伯河主权与一段陆地之争,伊拉克与科威特领土之争,伊朗与阿联酋就阿布·穆萨岛和大小通布岛之争,沙特与阿联酋就布赖米绿洲之争,沙特与也门就马里卜、焦夫、哈达拉毛等领土之争,沙特与卡塔尔就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东局势正酝酿着新发展。其中之一就是沙特阿拉伯关于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八点建议,越来越受到有关国家的重视。围绕着这个八点建议,有关国家展开了频繁的外交活动。内容沙特的中东和平方案是王储兼第一副首相法赫德亲王于今年8月7日提出的。建议的主要内容是:以色列撤出1967年占领的全部阿拉伯领土,包括耶路撒冷阿拉伯区;承认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园的权利,并建立一个独立的以耶路撒冷阿拉伯区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承认本地区一切国家和平相处的权利。伊斯兰会议秘书长沙提说,这个方案“既以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的决议为法律根据”,“又考虑到世界各国为解决中东危机而采取的立场”。方案的基调是以和平谈判来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