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耐盐性不同的两种小麦89122和9614为实验材料,NaCl胁迫处理后检测生理指标的变化,揭示植物的抗盐机理.结果表明:NaCl处理后,89122和9614两种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减少,而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质量分数却增加,但9614小麦的减少或增加幅度均大于89122小麦的.NaCl处理的早期,89122叶片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增加,而9614叶片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递减趋势.此外,盐胁迫引起89122小麦叶片K 质量浓度先增加后减少,而9614小麦叶片K 质量浓度变化不明显,但盐胁迫使两种小麦叶片Na 和Ca2 质量浓度均增加.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片H2O2产生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耐盐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系89122和9614为材料,研究了NaCl处理对其幼苗叶片H2O2、MDA及SOD、CAT和APX等生理指标的影响.NaCl处理后89122和9614小麦幼苗叶片中H2O2的含量都增加.检测MDA含量显示:150 mmol.L-1NaCl处理12 h和24 h,89122小麦叶片MDA含量变化不明显,处理48 h MDA含量与对照比增加约为30%;同样,NaCl处理使9614幼苗叶片内MDA含量增加.150 mmol.L-1NaCl处理后89122小麦叶片SOD活性增加;而9614小麦叶片SOD的活性与对照比变化不明显.盐处理的早期89122小麦叶片的CAT活性变化不明显,处理48 h后活性比对照增加约20%;而盐处理使9614小麦的CAT活性明显下降.150 mmol.L-1NaCl处理12,24,48 h使89122叶片APX活性分别增加为对照的135%、133%和119%,而9614小麦叶片中APX活性分别降为对照的73%、70%和71%.实验结果表明:NaCl处理使89122和9614小麦叶片中H2O2、MAD含量增加,但89122小麦增加的幅度明显小于9614小麦.此外,盐胁迫使89122小麦叶片的SOD、CAT和APX活性增加;但9614小麦SOD活性变化不明显,而CAT和APX活性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3.
对露白小麦幼苗进行Cu2+处理(连续8日),研究不同浓度Cu2+的条件下,小麦幼苗形态及相关生理变化和小麦幼苗的组织内铜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叶长、根叶重量、叶细胞膜透性、根系活力等形态和生理方面,0.1 mmol/L CuCl2处理下表现最佳,在无CuCl2和0.5 mmol/L CuCl2这两种处理下较差.组织内部铜含量总体上随介质铜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且根系含量相对高于茎和叶片.  相似文献   

4.
以小麦新品种陇春27为试材,研究施用过氧化氢酶(CAT、H_2O_2清除剂)、DPI(质膜NADPH氧化酶抑制剂)或PTIO(NO清除剂)对100 mmol/L NaCl处理下小麦幼苗生长、抗氧化反应以及渗透性调节的影响.结果显示:NaCl处理抑制小麦幼苗根、茎的生长,诱导根中活性氧(ROS)和NO的积累.CAT、DPI、PTIO的加入更显著地抑制盐胁迫下小麦幼苗根茎的生长,且DPI的效应最明显.这3种药品能够缓解NaCl诱导的超氧阴离子(·O_2~-)和NO的积累,但DPI或PTIO使NaCl处理的根中H_2O_2含量进一步增加,而CAT或DPI使羟自由基(·OH)含量减少.盐胁迫导致幼苗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减弱,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无显著变化.CAT的加入能缓解NaCl对CAT活性的抑制作用;DPI的加入减缓了盐对SOD、CAT的抑制效应,使POD活性降低;PTIO显著地增加了盐处理根中POD活性.盐处理导致小麦幼苗根中脯氨酸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浓度、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质量分数均增加.DPI导致盐处理根中脯氨酸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浓度均增加.CAT不影响NaCl对根的氧化损伤,DPI的加入导致盐处理小麦根MDA质量分数增加为对照的184%,而PTIO能够缓解盐诱导的氧化损伤.盐处理抑制小麦幼苗根茎的生长,诱导的内源性ROS和NO的产生相互影响,特别是二者共同作用调控幼苗根的生长和抗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浓度NaCl盐溶液(0mmol/L、25 mmol/L、50 mmol/L、100 mmol/L、150 mmol/L、200 mmol/L、250 mmol/L、300 mmol/L)处理盐地碱蓬种子,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及可耐受盐胁迫的程度.再用0mmol/L、100 mmol/L、200 mmol/L、300 mmol/L、400 mmol/L的NaCl盐溶液处理幼苗,观察碱蓬幼苗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生长情况及地上、地下部分的K+、Na+离子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浓度在25 mmol/L~50 mmol/L区间内的NaCl盐溶液对碱蓬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在盐浓度为300 mmol/L碱蓬种子仍有30%的发芽率.经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的碱蓬发现100mmol/L的NaCl盐溶液胁迫下,能明显提高碱蓬幼苗的株高、鲜重和干重;200 mmol/L的NaCl盐溶液对幼苗的物质累积可能起促进作用;且地上、地下部分的K+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Na+含量却是逐渐积累,两者均不是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盐碱胁迫对羊草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盆栽实验,对幼苗期灰绿和黄绿两个生态型羊草用NaCl和Na2CO3进行胁迫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NaCl和Na2CO3胁迫条件下,灰绿型和黄绿型羊草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是对照的2.52~3.52倍,4.87~10.32倍,1.60~3.58倍和1.95~6.67倍.灰绿型和黄绿型羊草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NaCl浓度为100 mmol/L和25 mmol/L,Na2CO3浓度为100 mmol/L和50 mmol/L时达到最高值.由此表明,灰绿型和黄绿型羊草具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且灰绿型羊草的耐盐碱能力高于黄绿型羊.  相似文献   

7.
以碧春黄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叶片光合作用特性、以及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mol/L NaCl处理促进了黄瓜幼苗生长,但高浓度NaCl(≥25 mmol/L)处理下,黄瓜幼苗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光系统II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和叶绿素含量均随着浓度增加下降,气孔限制值(LS)、MDA和脯氨酸含量则随着浓度增加而上升;但NaCl处理对光化学效率(Fv/Fm)影响不大。由此说明,低浓度NaCl处理促进了黄瓜幼苗的生长,且NaCl浓度低于100 mmol/L时也未引起黄瓜幼苗叶片光抑制的发生,其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叶绿素含量下降以及气孔限制,并且脯氨酸含量的增加也起到增强其抗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外源H2O2处理对小麦渗透性调节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品种西旱2号和宁春4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H2O2处理对其幼苗叶绿素、渗透性调节物质量分数及脯氨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与对照相比,50,100,200μmol/LH2O2处理下西旱2号幼苗叶片叶绿素a质量分数显著降低,而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无显著变化;对宁春4号来说,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使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显著降低.此外,外源H2O2处理诱导西旱2号幼苗叶片可溶性糖质量浓度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均显著增加,却使宁春4号可溶性糖质量浓度降低,且仅在200μmol/L H2O2处理下脯氨酸质量分数明显增加,但H2O2处理对两种小麦可溶性蛋白质质量浓度无影响.50,100μmol/L H2O2处理下西旱2号幼苗鸟氨酸转氨酶活性降为对照的78%,83%,200μmol/LH2O2处理使脯氨酸脱氢酶活性增加为对照的116%;而H2O2处理诱导宁春4号幼苗脯氨酸脱氢酶,鸟氨酸转氨酶活性均显著提高.结果表明:与宁春4号相比,西旱2号小麦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在H2O2胁迫下受到较轻的破坏,却积累了较多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从而对H2O2胁迫表现出较强的耐受能力;H2O2处理诱导西旱2号幼苗叶片的脯氨酸积累与轻微变化的脯氨酸脱氢酶活性有关,而在宁春4号脯氨酸积累与H2O2诱导的鸟氨酸转氨酶活性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用1.0%壳聚糖包衣处理8802和徐州-24两个品种小麦种子,包衣和未包衣种子分别在20℃的H 2O、25m m ol/L、50m m ol/L、100m m ol/L、150m m ol/L NaCl溶液中发芽,并测定种子发芽率、α-淀粉酶活性、幼苗耐盐指数及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等相容性溶质含量.结果表明,壳聚糖包衣处理后可以提高在清水或盐胁迫条件下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小麦种子α-淀粉酶活性.在盐胁迫条件下,随NaCl浓度的增加,壳聚糖包衣和未包衣处理的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均明显下降.壳聚糖包衣处理后还能提高小麦幼苗耐盐指数,增加小麦盐胁迫后幼苗脯氨酸及可溶性多糖含量,说明壳聚糖包衣处理后可以提高小麦幼苗耐盐性。  相似文献   

10.
以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0和陇春27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25,100和200mmol·L-1)处理对其渗透性调节物含量及脯氨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盐胁迫诱导两种小麦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及叶、根中脯氨酸含量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只在200 mmol·L-1 NaCl处理的陇春27根中增加为对照的156%.与对照相比,25和100mmol·L-1 NaCl处理导致陇春30叶片中鸟氨酸转氨酶(OAT)活性显著升高,而陇春27叶片中的该酶活性在100和200mmol·L-1盐处理下降低.不同的是,200mmol·L-1 NaCl处理的陇春30根中OAT活性升高,25和200mmol·L-1NaCl处理的陇春27根中该酶活性也升高.此外,盐胁迫下两种小麦幼苗叶和根中谷氨酸激酶(GK)和脯氨酸脱氢酶(PDH)活性均减弱.结果表明,盐胁迫诱导两种小麦陇春30和陇春27幼苗叶、根中渗透性调节物含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特别是脯氨酸的积累显著,且陇春30叶和陇春27根中脯氨酸的积累主要与乌氨酸(Orn)合成途径及PDH活性减弱有关,而可能与谷氨酸(Glu)合成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11.
外源ALA对盐胁迫下豌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外源ALA对盐胁迫下豌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在100mmol/L NaCl盐胁迫下,研究0.001~1mmol/L ALA对豌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100mmol/L NaCl盐胁迫导致豌豆幼苗氧化损伤,SOD等保护酶活性升高;0.1 mmol/L ALA处理对盐胁迫下的豌豆幼苗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使叶片MDA含量降低25.87%,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28.74%,20.68%和36.83%,幼苗株高、鲜物质量分别提高0.975,0.15倍,从而增强幼苗的抗盐性.0.1mmol/L ALA能缓解盐胁迫下豌豆幼苗的氧化损伤,显著提高SOD等保护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转基因耐盐小麦新品系89122和其受体“陇春13”,在盐胁迫处理下,测定盐胁迫后89122和“陇春13”无性细胞系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和脱落酸的变化,结果表明,89122较其受体“陇春13”能维持较高的SOD,POD,CAT活性,ABA含量明显高于受体。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下小麦新品系89122的抗氧化酶类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受粉后的花粉管通道将高梁DNA导入普通小麦陇春13号,在其后代中出现了广泛变异,从中选育出已稳定遗传的丰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系89122。经大田和盐池鉴定,89122的耐盐性明显高于陇春13号,用NaCl(0,0.1,0.15,0.2,0.25mol/L)处理89122和陇春13号幼苗7d,测定盐胁迫后其幼苗中抗氧化酶类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转基因小麦89122较其受体陇春13号能维持较高的SO  相似文献   

14.
在相等土壤肥力和相同体积花盆中培养的大豆幼苗,分别用浓度5、10、20mmol.L-1的抗坏血酸(VC)和自来水(CK)浇灌,18d后逐步测定正在扩张生长期的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NR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10mmol.L-1 VC处理的大豆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SOD酶活性比CK均有所提高;3个处理的硝酸还原酶(NRA)活性均比CK有所增大;10mmol.L-1 VC处理对POD酶活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源水杨酸(SA)对NaHCO3胁迫下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 )种子萌发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研究两个SA浓度(0和0.50 mmol/L)和7个NaHCO3浓度(0、24、48、72、96、120和144 mmol/L)共14个处理组合下,青冈栎种子萌发参数(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耐盐指数、相对盐害率、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①无SA处理时,在各NaHCO3胁迫浓度下,青冈栎种子萌发参数和耐盐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相对盐害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经SA处理后,种子萌发参数和耐盐指数均高于无SA处理组,相对盐害率则低于无SA处理组;当NaHCO3浓度为0~72 mmol/L时,萌发参数和耐盐指数高于对照组,且在NaHCO3为72 mmol/L时,萌发参数和耐盐指数最高,而相对盐害率最低。②无SA处理时,随NaHCO3浓度的增加,种子POD和CAT活性先增后减,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MDA含量迅速增加。经SA处理后,在各NaHCO3胁迫浓度下,种子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无SA处理组,MDA含量显著低于无SA组;且在NaHCO3为72 mmol/L时,SOD和POD活性最高。③无SA处理组,在NaHCO3各胁迫浓度下,种子中渗透调节物质都高于对照组;经SA处理后,渗透调节物质有不同程度增加,且在NaHCO3为72 mmol/L时,其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最高。【结论】在喀斯特地区进行青冈栎播种育苗时,用0.50 mmol/L外源SA浸种,对72 mmol/L NaHCO3胁迫的缓解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不同品种柳树的耐盐能力,以三个新品种柳树为材料,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20、40、60、80 mmol/L)水培条件下植株15项生长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采用等权灰色关联度分析、熵权灰色关联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主成分-灰色关联度分析对柳树幼苗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结合聚类分析,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H2O2含量及叶片相对含水率更适于作为柳树苗期耐盐性主要鉴定指标;综合考虑四种分析方法,无絮柳1号(Salix matsudana 'Wuxu1')(培育代号A34)、湿地柳1号(Salix matsudana 'Shidi1')(培育代号A42)具有较好的耐盐特性,可作为盐土开发利用的备选种植品种;主成分-灰色关联度分析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可为柳树幼苗耐盐性筛选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水杨酸预处理对甘蓝幼苗冷害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甘蓝(Brassica oleraceaL.)幼苗低温(4±0.5)℃冷害的缓解效应.低温胁迫前不同浓度SA(0.1 mmol/L,0.5 mmol/L,1.0 mmol/L)对甘蓝幼苗的预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和保护酶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以0.5 mmol/L效果最明显.同一浓度SA(0.5 mmol/L)对幼苗预处理后,随低温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显著高于同一时期的对照,而MDA含量也呈显先升后降,但显著低于同期的对照.说明适当浓度的外源SA对甘蓝幼苗低温冷害有一定的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18.
用不同浓度的中性盐和碱性盐对虉草新品系(Phalaris arundinacea L.New strain)和川草3号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Chuan cao No.3)幼苗进行21 d的处理,测定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叶率和分蘖率,探讨复盐胁迫对2种虉草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浓度50 mmol/L时,虉草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分蘖率最大;当盐浓度超过50 mmol/L时,随着盐浓度增加,生物量和分蘖率均呈现递降的趋势,而枯叶率递增;盐浓度与株高生长速度呈明显的负效应;在等盐浓度的中性盐胁迫下,新品系地下生物量大于地上生物量,而在碱性盐胁迫下,前者小于后者.表明低浓度的盐胁迫对虉草生物量积累和分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虉草对碱性盐胁迫更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