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20 0 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新闻于 2 0 0 2年 1月 2 3日揭晓 ,我校早期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舒德干教授关于早期生命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入选 ,这是舒德干教授继 1 999年之后又一重要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 0 0 1年 1 1月 2 2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舒德干教授等人完成的早期生命研究领域又一突破性成果——《中国澄江化石库中发现新的后口动物门》论文 ,并将这一奇特的绝灭类群命名为“古虫动物门”。“古虫动物门”目前已知至少应包括 4个属——西大动物、古虫、园口虫以及新近创立的地大动物 ,它们广泛地分布于我…  相似文献   

2.
最近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以其最高研究论文规格“Article”形式发表了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等与英国剑桥大学康威莫里斯教授合作的、在早期动物演化研究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成果——《中国澄江化石库发现棘皮动物始祖化石》。这是他们近年来第3次在该杂志以“Article”形式发表的论文。  相似文献   

3.
2006年5月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我校教授舒德干与英国剑桥大学教授Conway Morris等人合作在早期动物起源化研究上的又一突破性成果——《中国早寒武世的德生物及地球早期双胚层动物的演化》。他们在地球动物界“仲春时代”发现的“春光虫”被认为是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原始的一类真后生动物;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果,作还提出了关于动物界起源及其早期演化的新谱系图,给地球动物界演化中一些最重大、最令人困惑的难题的破解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4.
学术动态     
寒武纪大爆发研究又获重大突破最近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以其最高研究论文规格“Article”形式发表了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等与英国剑桥大学康威莫里斯教授合作的、在早期动物演化研究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成果———《中国澄江化石库发现棘皮动物始祖化石》。这是他们近年来第 3次在该杂志以“Article”形式发表的论文。舒德干等认为 ,这次关于奇特演化过渡类型古囊类棘皮动物的发现和深入分析 ,至少具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提出了有实证支撑的棘皮动物门起源的新假说 :古囊动物躯体二分 ,其前体与其他古生代海扁果及海林檎等低等棘皮动物极…  相似文献   

5.
最近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等与英、日等国学者合作完成的《云南虫类的一个新种及其对后口动物演化的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该成果标志着脊椎动物实证起源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1 999年昆明鱼和海口鱼的发现被英国《自然》杂志评为“逮住第一鱼”。2 0 0 3年初 ,舒德干等人再度在《自然》杂志著文 ,通过对数百枚海口鱼标本的深入研究 ,揭示出它们一方面已开始演化出原始脊椎骨和眼睛等重要头部感官 ,另一方面仍保留着无头类的原始性器官 ,从而证实了它们不仅是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而且还属于地球上一类最原始的脊椎动…  相似文献   

6.
我校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长舒德干教授等人发现的昆明鱼和海口鱼化石 ,据考证距今约 5.3亿年 ,是迄今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这一重大发现 ,被评为 1 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而且是全国高等学校惟一入选的研究成果。舒德干教授 ,男 ,生于 1 946年 2月 ,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陕西省古生物学会理事长、陕西省科协第五届委员、日本蒲郡市自然历史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科学院北京古脊椎及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国家“九五”攀登计划专项“地球早期生命演化与寒武纪大爆发”专家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7.
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长舒德干教授,最近被日本蒲郡市聘请为该市“生命之海”科学馆名誉馆长。日本蒲郡市市长铃木克昌为舒德干教授颁发了委任状。舒德干教授长期从事古生物学、高肌虫和云南澄江化石库的教学与研究,承担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基金项目6项,获省部级奖5项。他曾获德国洪堡基金和美国Smithsonian基金的资助,分别在德国、美国进行过研究。近年来,他以众多动物门类演化源头的澄江化石库为依托,探索一些主要体腔动物门类的起源与演化。1996年,他先后两次在国际权威杂志《N…  相似文献   

8.
2004年2月20日 ,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成果荣获“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唯一的一等奖。该项成果是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均远教授、云南大学侯先光教授和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合作近20年共同完成的。该项目一系列化石的发现 ,不仅为“寒武纪大爆发”突变事件的存在提供了依据 ,证明了门一级高级动物类群的起源是“寒武纪大爆发”事件的核心内容和本质所在 ,进而对达尔文倒椎形进化树模式提出了质疑 ,提出了广义进化论。该项研究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在早期生命演化与…  相似文献   

9.
在200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最高成就奖的评选中,由于在进化生物学中一个重大难题“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澄江动物群”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性进展,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舒德干教授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最高成就奖。在此前,舒德干教授以并列第一的身份联合另外两位科学家申报的“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成果已经获得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0.
试析京沪高速铁路方案之争,兼谈LCS的RMS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京沪高速铁路有3个技术方案 早自1995年起,中国科协学术会刊《科技导报》即展开了有关京沪高速铁路不同方案的讨论(见《科技导报》 1995年 4期 59- 62页、 11期 53- 56页,1996年 8期 12- 18页, 1998年 8期 23- 26页, 1999年8期34-38页,2000年4期19-22页)。1999年6月,《科学时报》向全社会披露了京沪高速铁路的轮轨方案与磁悬浮方案的争论。2000年2月的《北京青年报》一文在“两会”开会前夕预言“轮轨”和“磁悬浮”方案将在“两会”期间拍板定案;但…  相似文献   

11.
 京沪高速铁路有3个技术方案 早自1995年起,中国科协学术会刊《科技导报》即展开了有关京沪高速铁路不同方案的讨论(见《科技导报》 1995年 4期 59- 62页、 11期 53- 56页,1996年 8期 12- 18页, 1998年 8期 23- 26页, 1999年8期34-38页,2000年4期19-22页)。1999年6月,《科学时报》向全社会披露了京沪高速铁路的轮轨方案与磁悬浮方案的争论。2000年2月的《北京青年报》一文在“两会”开会前夕预言“轮轨”和“磁悬浮”方案将在“两会”期间拍板定案;但是实际上“两会”的最令人注目的议题却是西部地区的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12.
清华大学范守善教授主持的研究组,在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成功地制备出直径为3~40纳米、长度达微米量级的氮化镓半导体一维纳米棒。氮化镓是一种重要的光电半导体材料,把氮化镓制备成一维纳米晶体,在国际上尚属首次。美国《科学》杂志(1997.8.20)、美国《化学工程》(1997.9.1)、《研究与发展信息报》(19979.17)和《研究与发展杂志》(199.11.)等科学刊物相继发表和作相应的报道。《科学》杂志评选的1997年国际十大科学发现的第五项,就是认定1997年碳纳米管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范守善等的成果已被列为…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0月,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万方数据(集团)公司联合研制的《世界高校暨中国高校论文产出排名榜》(1989~1998年)与读者见面。该《排名榜》主要以反映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成果的美国SCI(科学引文索引)1989~1998年10年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给出了“世界高校暨中国高校论文产出排名榜”(前200名)、“1989~1998年10年间SCI收录的中国高校论文产出排名榜”以及“1989~1998年SCI收录的中国高校论文数的地区分布”等重要数据,从中既可以看出我省基础研究在全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北大方正电子出版系统最新技术发展王选(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所,100871,北京中关村;58岁,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编者按]1994年4月6日和1995年3月11日,王选教授相继在昆明和北京作了题为《北大方正电子出版系统最新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古生物学教授舒德干男,湖北鄂州人,生于1946年2月,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81年获西北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2月至4月在美国史密松研究院进行合作科研,1988~1989年在西德波...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新讯     
日科学家发现促癌细胞自杀基因 凤凰网站消息:日本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等机构联手发现促使癌细胞“自杀” 的新基因,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果,并且已经通过动物实验确认。 东大医学科学研究所的中村佑辅教授及助手荒川博文以及日本国立癌中心研究所生物学部室长田矢洋一等发现:这一新基因,不但与抑制大肠癌、肺癌等有关基因“P53” 互相协调,而且能防止癌恶化,即由正常的细胞来防止癌细胞扩散,促使癌细胞自杀。此项成果发表于在美国发行的科学期刊《细胞》,并在2000年10月4日在横滨举行的日本癌学会上发表。 机器猫 家庭…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0月12日下午,我校举行庆贺舒德干教授荣获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表彰大会。舒德干教授在承担地球早期生命演化重大科学研究中,因“发现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将脊椎动物的历史提前了5000万年,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而成为“第二届长江学者成就奖”惟一的一等奖获得者,在科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为我校争了光,为陕西省赢得了荣誉。会议由我校党委副书记朱开平主持,参加会议的有中共陕西省委常委栗战书、省政府秘书长王忠民、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陈存根、省教育厅副厅长陈敏钰、科技厅副厅长…  相似文献   

18.
李克安教授     
李克安教授,男,1950年5月出生,湖南耒阳人。 198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南京航空学院)发 动机设计专业,1987年晋升讲师,1993年晋升副教授, 1999年晋升教授。现为岳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岳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院学术委 员会委员、机电系教授,兼任湖南省力学学会理事、湖 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应用力学学会常务理事。 李克安教授长期从事机械设计、工程力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强度设计》等课程。先后主持“构件的强度分析方法研究”、“弹塑性…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1月4日,“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重大突破新闻发布会在我校留学生按多功能厅召开。陕西省政府秘书长王忠民、教育部科技秘书长袁成琛、省科委副主任唐俊昌,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教授、青岛海洋大学副校长山广恕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尹鸿钧教授,南京大学华仁民教授、中国地质大学金振民教授、国家基地中期检查的各位专家和省教委、省科委、省计委及省政府办公厅各处室的负责同志、我校党政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共20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朱开平同志主持。孙勇副校长致辞,祝贺我校地质系早期生命研究…  相似文献   

20.
13光合作用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破解膜蛋白晶体结构难题) 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常文端研究组主持,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匡延云院士所领导的研究组合作题为“菠菜主要捕光复合Ⅱ的晶体结构”论文发表在英国著名杂志《自然》(Nature)2004年3月18日一期上,而且他们研究得出的该晶体结构也作为彩图被该期杂志选为封面图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