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追风人物     
希拉克在日存私房钱成污点73岁的希拉克作为法国总统已长达12年之久,本该平稳退休,不想接连深陷国内政治危机中,其“贴身心腹”总理德维尔潘涉嫌暗查内政部长萨尔科齐;除此之外,法国媒体称希拉克在日本设有私人账户。法国最大反对党社会党对此表示,丑闻给希拉克正在下滑的声望又抹上了污点,“该是结束不讲伦理、充满肮脏把戏的政治体制的时候了。”据悉,一家“文化基金会”于1992年以希拉克的名义,在东京相和银行开设账户,并在此后数年陆续存入3亿法郎(约合5800万美元)。法国总统办公室表示,希拉克总统“直截了当”地否认其在日本设有私人账…  相似文献   

2.
也许是编辑的刻意安排,3月26日的《国际先驱论坛报》一连刊登了两篇与外语有关的事:一是法国总统希拉克拒绝使用英语;二是韩国人正在建造全球首屈一指的超大规模英语学习社区。前者发生在3月23日欧盟首脑会议上。当法国对欧盟商业游说团体的负责人塞尔耶用英文演讲时,希拉克总统打断了他的发言,要求其用母语法语讲话,塞尔耶这位仁兄回敬道:英语是商务用语,他只能用英语发言。希拉克一怒之下,拂袖而去。与法国总统对英语“说不”截然相反,韩国全国上下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英语”热潮。为了实现“全球化中的韩国人”目标,韩国政府提供财政…  相似文献   

3.
希拉克执政一年,法国外交四面出击,令人刮目相看:北约总部重又出现法国人的身影;欧盟会议上法兰西的声音清晰可闻;炮火轰鸣的黎以边境亦留下希拉克的足迹……不久前,法国《费加罗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希拉克:“完美无缺”的外交政策》的文章,本刊现摘要发表,读者或可从中窥到希拉克推行大国外交的概貌。在希拉克当选总统一周年之际,评论家普遍认为希拉克的外交政策是“完美无缺”的。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外交方向的彻底转变;善于利用时机以及独有的外交风格。  相似文献   

4.
以法德关系为核心;在不同问题上又与德、英两国分别合作。希拉克就任法国总统以来,在国际舞台上遇到一系列难题。面对挑战,他表现出明显的戴高乐外交风格。在处理同欧洲大国关系时,希拉克周旋于英德之间,采取现实主义态度,协调这两国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的“极端”立场,有意构筑法德英三角,以使欧洲联合事业能够借助三强的合力,平稳、顺利地向前发展,同时进一步谋求法国在欧洲问题上的领导地位。为此,希拉克于10月25日对波恩进行了他就任总统以来的首次正式访问,同德国总统、总理进行了会谈;四天后他  相似文献   

5.
编辑室     
对“日本琐记”的一些意见“世界知识”1957年第五、六期中,吴半农先生所写的日本琐记“相扑”和“节和祭”里,我认为下面几点不甚妥当,请转给吴先生以资商榷。 (一)关于“相扑”比赛时的胜负问题,吴先生说,被推出圆圈外者为负。据我所知,不仅是被推出圈外时,被摔倒时亦为负(身体接触地面时亦同)。 (二)相扑(Sumo),日本人称为国技,是广大人民最喜爱的竞技的一种,在东京比赛时所使用的比赛馆也叫做“国技馆”(在东京两国桥附近),但吴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所描写的笔调,我感到有些轻佻、蔑视的气味。 (三)在“节和祭”一文里,对于“天长节”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追风人物     
希拉克“漏吻”英女外长据媒体报道,1月25日在巴黎举行的援助黎巴嫩国际大会上,会议的发起者、现年74岁的法国总统希拉克以其直率的表现被外界评为“最佳主持人”。在会议开幕前的记者会上,希拉克依次接见了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元首。  相似文献   

7.
希拉克去年5月当选总统后即宣布,他的雄心大志就是要“充分发挥法兰西的优势,使之成为比过去更加生机勃勃、更加强大的国家”。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他进一步表示,要把法国“建成一个在世界上有分量、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为此他在防务、外交、经济与文化方面多管齐下,决心使法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大国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加拉加斯发生政变,查韦斯总统被围困在总统府准备誓死抵抗、英勇就义时,卡斯特罗与查韦斯通了电话,帮助他冷静分析形势,劝他“不可殉难”、“也别辞职”。建议他谋求“有尊严地妥协”、“出国而不放弃权力”,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查韦斯接受了他的建议,从而避免了当年智利前总统阿连德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初见总统 1997年5月的一天,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来上海访问。7岁的我,作为《少年科学》的小记者和很多大记者一起,在总统先生的下榻地——花园饭店的大厅等候雅克·希拉克总统的到来。 等到晚上8点,希拉克总统从电梯里走出来,也许总统在众多的记者中发现了我这个“小不点”,就微笑地站着,等着我按下快门……我冲上前递上了我的采访名片。总统先生接过我的名片,脸上露出慈祥的微笑,又伸出手和我握手,并蹲了下来,抚摸着我的头,用外语讲了一句我听不懂的话,又用手指向那边。当时的我认为是总统让我用身上挎的相机朝那儿拍,后来才知道他是让我…  相似文献   

10.
“新官上任三把火”。法国新总统希拉克在其就职后举行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便宣布了一条惊人决定:法国将恢复中断了3年之久的核试验!具体作法是:(一)法国将从今年9月起恢复在太平洋基地的地下核试验。到1996年5月底止,共进行8次。(二)法“将毫无保留地”在明年6月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上签字。虽然关于希拉克将改变其前任暂停核试验政策的传闻早已在巴黎的街头巷尾不胫而走,但这一决定公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个时期,莫斯科显得分外热闹,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接踵而至,仅在8月31日至10月6日的一个半月内,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便先后接待了德国总统赫尔佐克、法国总统希拉克、美国副总统戈尔、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和英国首相布莱尔。这一系列令人眩目的访问实为近年来所仅见,而来访者目的又各有不同,现综述如下:希拉克:建立“特殊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2.
西方近来都在渲染走“第三条道路”;在“左右翼共治”的独特体制下,法国从两端向中间靠拢的趋势也许更明显。当法国总统希拉克在爱丽舍宫与来访的德国新任左翼总理施罗德握手告别时,  相似文献   

13.
外交上表现不俗,内政上不尽人意,对希氏毁誊参半;不改革无出路,改革则冒风险,今后只有迎难而上。希拉克上台已一年有余,对其总统业绩,褒者有之,贬者有之,下断语者有之,要再看一看者亦有之,众说不一。怎样考核他呢? 历史现实惊人相似希拉克是作为戴高乐主义的继承人、法国新戴高乐派的领袖接任总统职务的,  相似文献   

14.
2006年6月2日~11日,法国100名青年艺术家来华访问,从而正式拉开2006年~2007年中法400名青年交流项目的帷幕。2005年12月,温家宝总理访法期间与法国总统希拉克对此项目达成共识。作为中法两国近20年来首次开展的大规模青年交流活动,该项目标志着中法青年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温总理对中法青年交流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演讲时他指出:“400名法国青年访华,其意义远比购买150架空客飞机重要得多。”根据中法双方相关负责部门协商,400名法国青年于年内分四批来华访问,各批访问主题分别为文化艺术经贸合作、民间组织合…  相似文献   

15.
法国于9月5日在南太平洋的穆鲁罗瓦珊瑚岛实施了计划中的第一次核试验,接着法国宣布,明年5月底前还将进行7至8次核试验。抗议声浪大心态各不同今年6月13日希拉克总统刚一宣布法国恢复核试验的决定,立即像在国际舆论界引爆了一个“小小的核装置”。起初,反应比较强烈的主要是与穆鲁罗瓦核试验基地邻近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南太平洋诸岛国。其他西方主要国家虽然有的也提出口头抗议,但一般都比较克制。此后随着法国核试验时间临近,各国态度激烈起来。南太平洋各国尤其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除中断与法国的军事合同和军事访问、召回驻法大使外,还把制裁行动扩大到经贸领域。如澳大利亚不让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参加它的一项价值达4亿美元的飞机投标。澳大利亚和日本、北欧等发达国家还以抵制法国货相威胁等等。日本的100多名议员甚至赶赴南  相似文献   

16.
追风人物     
“小拿破仑”:“奢侈游”,惹争议法国新任总统萨科齐身高仅约1.65米,比希拉克矮不少,但和拿破仑差不多,因此萨科齐有个美称叫“小拿破仑”。尽管矮了点,但腔调还是挺足的。就在5月6日刚当选法国总统后,萨科齐7日便携妻带子来到地中海马耳他度假——人们看到萨科齐一身休闲,穿着短裤,戴着墨镜在海滩边跑步,  相似文献   

17.
16日朝鲜人民军和韩国军队在朝鲜停战军事分界线附近发生武装冲突。普斯托沃伊坚科出任乌克兰政府总理。17日日本政府“以营救在柬埔寨的日本侨民“为借口而派往泰国的3架自卫队 C-130军用运输机离泰空载返回。南非总统曼德拉16日~17日访问泰国。法国总统希拉克结束对比利时为期两天的访问。美国参议院决定支持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  相似文献   

18.
刘璐 《世界博览》2008,(5):84-84
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一贯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有新闻花絮。西班牙国王要查韦斯"闭嘴"在第17届伊比利亚美洲峰会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打断西班牙首相萨巴特罗的讲话,并说西班牙前首相是"法西斯分子"。西班牙国王当场喝令查韦斯闭嘴。  相似文献   

19.
在大仲马灵柩入葬先贤祠的仪式上,法国总统希拉克致辞说:“在今后的许多世代中,大仲马的著作……将继续影响我们的集体记忆,并对塑造我们的民族身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总统握有的诸多权力之中,否决权常常发挥“快刀斩乱麻”的作用,是总统拥有的最能制衡国会的权力。 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过:“如果行政权没有制止立法机关越权行为的权力,立法机关将要变成专制,因为它会把它所能想象得到的一切权力都授予自己,而把其余二权毁灭。”为防止出现这种立法机关擅权的情况,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美国宪法将立法的最后批准权授予总统,作为行政机关对立法机构的一种牵制。因此,法律虽由国会制定,但最终还须由总统批准,总统有说“不”字也就是否决的权力。否决权是总统对抗国会最有力的法宝,它有两种形式: 直接否决。当议案、决议案在国会参众两院获得通过送交总统批准时,总统如果同意,签署后就正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