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本思想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它不仅是儒家思想的精粹,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思想。民贵君轻,以民为本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主旨。民本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必然产物,对我国封建社会以及现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对古代民本思想的超越,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是中国儒学传统的重要内容,是儒家士大夫以及一些君主在处理君与民的关系时提出的一种道德理想和治国措施。民主思想则源于西方,其实质是人民治理国家。民主与民本有共通之处,更有本质的不同。中国历史的曲折发展体现着民本与民主思想在其中实践的独特路径,考察这些思想及其实践对当前的  相似文献   

3.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方志敏提出了丰富的民本思想,养成了优良的亲民作风.在纪念方志敏诞辰110周年之际,探讨方志敏的民本思想和亲民作风.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先生"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在"人心就是立国之本"、"国计民生是国之大事"、"主权在民"三个方面.通过对孙中山先生撰写<建国方略>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理想与主张的分析,从历史角度谈<建国方略>未能实现的原因,以及<建国方略>中民本思想的执政理念和孙中山先生民本思想执政理念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华廉政文化植根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有着多个层面的内涵,包括讲学习、强素质,讲民本、安天下,讲实干、求实效,讲节俭、保廉政,讲政治、守纪律,讲民主、促团结,慎用权、强自律,讲操守、重品行等方面。只有让道德自省无处不在,形成强大的廉政文化氛围,才能使腐败思想和腐败行为无容身之地。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正式提出,到明确为党的根本宗旨是在1939年到1945年。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思想理论来源。从根本上说,这一思想直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另一重要的思想理论来源。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也是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形成的,同样具有非常坚实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必须坚持廉政与勤政建设的统一性付红葵近年来,由于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各级党政机关廉政建设的力度普遍加大,惩治了一批腐败分子,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扬。当前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重视廉政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勤政建设,迅速改变廉政与勤政重视不一致,措施...  相似文献   

8.
儒家“民本”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它凸显了民众在国家中的基础性地位,强调统治者为政要以民为本,爱护民众。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儒家“民本”思想一方面蕴含着超越性的永恒价值,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其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历史局限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科学方针,实现儒家“民本”向现代“民主”的转换,对当前中国坚定“执政为民”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付强 《科技信息》2011,(6):75-76
民本思想历来被认为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精华。但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民本思想中的消极因素日益成为现阶段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10.
魏征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他在为政实践中所形成的诚信思想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和极其丰富的内容,是一份宝贵的政治文化遗产,对于贞观之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他的"诚信是国之大纲"的政治思想,演化成为贞观政治的一种指导思想。尤其在实际的施政措施中,他强调"令出必信",推动了贞观年间以信立法的政治文明建设;在君臣关系上,他强调"君臣互信",上下相信、和谐共治,促成了贞观政治清明的形成;他还强调"用人以信",任用诚信之士也是贞观之治产生的一种重要保证。魏征的诚信思想对于贞观之治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历史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魏征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他在为政实践中所形成的诚信思想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和极其丰富的内容,是一份宝贵的政治文化遗产,对于贞观之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他的"诚信是国之大纲"的政治思想,演化成为贞观政治的一种指导思想。尤其在实际的施政措施中,他强调"令出必信",推动了贞观年间以信立法的政治文明建设;在君臣关系上,他强调"君臣互信",上下相信、和谐共治,促成了贞观政治清明的形成;他还强调"用人以信",任用诚信之士也是贞观之治产生的一种重要保证。魏征的诚信思想对于贞观之治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历史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朝鲜朝中期政治家、文学家柳梦寅一生心系社稷,尊重人民、同情人民。他在散文中提出"结民心以固邦本"。他认为"国赢民赖",呼吁"哀我斯民",并恳切地主张"安民务本",即统治者要制定惠民政策,为官要勤政爱民,对害民者要给予严厉惩处。这些都表现了柳梦寅浓厚的民本思想。而他的民本思想也是当时朝鲜社会深厚的儒家思想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是由多方决定的,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并且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民本思想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哺育了一大批关心民众疾苦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只要我们仔细的批判、继承和发扬,民本思想在社会主义中国将真正焕发出新的光辉。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流长,有着深厚的哲学含义,其中中国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是主要的两支重要理论来源;而当代"以人为本"是在在中国作为一种执政理念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价值。本文梳理了人本主义和民本思想以及与以人为本的关系,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是习近平民生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习近平的民生思想与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构成其丰富的内容。习近平的民生思想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有着许多契合之处:辩证思维传统与唯物辩证法的契合;民本思想与群众路线的契合;知行统一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契合;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的契合。  相似文献   

17.
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形成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孟子“仁政”思想体系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教育三个方面,贯穿着“民本”的主张,孟子将传统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封建制度所能容许的最高限度。  相似文献   

18.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净化高校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当前,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主要应立足于建设廉政精神文化、廉政制度文化和廉政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19.
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儒家民本思想在“民”的概念、利益、地位以及执政党与民关系上辨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儒家民本思想的异同,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辩证地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传统儒家民本思想封建实质,是真正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张新舟 《科技资讯》2008,(15):238-238
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廉政思想的传播和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加快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路从五个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