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劳动力成为商品才能实现市场对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使劳动力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劳动力成为商品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劳动力价值的需要.本文在对上述观点作了论证的同时,还论述了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不否定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是什么?是商品还是非商品?传统的观点认为是非商品。这种观点断然否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具有商品性,并视之为社会主义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近年来又公开提出的一种新见解,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仍是完全意义上的商品。这种见解的主要依据是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凡社会化商品经济则劳动力必然是商品。笔者以为这两种意见都有偏颇之嫌。传统的观点形而上学地看待社会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是否存在?按劳分配中“劳”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按劳分配?本文拟对以上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并不排斥按劳分配有人认为,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为前提的。现实生活中既然还存在商品经济,那么,按劳分配就不存在。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既违背了马克思的原意,也不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并不对立,而是同时并存。它们的并存是由同一社会主义客观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劳动关系是雇佣关系.劳动力是商品,这毋需讨论;个体经济中的劳动者是自我劳动和自我雇佣,他们的劳动力虽未被出卖,但属于可被雇的.这样,对劳动力商品问题的讨论就主要集中到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关系.笔者认为,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同样是商品,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还相对低下,仍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证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客观必然性,阐明了劳动力成为商品并没有否定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和按劳分配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同时,分析了与劳动力商品有关的资本和剩余价值两个范畴。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是以市场作为社会资源的基础性手段,其建立与完善,首先必须依赖于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体建立。尤其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由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这三大基本市场有系、有效运行基础之上的,而劳动力市场又在其中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打破力市场分割,建立统一、竞争、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直接关系着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是生产要素市场保持有效运行的一个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的研阐述了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90年代经济经济界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的性质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讨论中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劳动力商品是共有经济范畴还是特有经济范畴;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是否存在;劳动力成为商品与劳动的主人翁地位是否矛盾;劳动力成为商品与按劳分配能否兼容;劳动力商品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指引下,整个国民经济在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在这种大好的经济形势下,各地都出现了一些勤劳致富的冒尖户。本文就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必然性和会不会发生两极分化,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是由按劳分配规律的特点所决定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要求的,有其客观必然性。一、按劳分配的特点决定了劳动者之间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在社会主义阶段,由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商品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选功 《洛阳师专学报》1998,17(1):43-46,54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市场经济的共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马克思指出的劳动力商品的两个必备条件,依然存在。只有承认劳动力是商品,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生产的一项产品的价值,都内含有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当然具有商品性质。从我国的劳动分配原则来看,货币工资制度的按劳付酬,指的也是劳动力的价值,主要在劳动之前确定。有人认为劳动力商品的理论,会动摇工人主人翁的政治地位,这是没有分清我国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整体公有,而不是主人翁个人的实际拥有。劳动者只有以劳动力商品的形式与企业发生联系,才体现出主人的权利与义务。劳动者充分认识劳动力商品的意义,能够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无论从理论或实践来看,劳动力商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是一个科学的命题,客观的事实存在着。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为此作者指出,劳动者应将劳动力看作自己的个人财富,劳动力商品化也是一种有力的激励机制,对劳动者本身能够形成一定的压力与动力。文章同时区别了劳动力与劳动者两个概念的异同,并指出,劳动力商品化不会影响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11.
赵紫阳同志指出:土地是生产资料,也应是商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在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并可以转让的情况下,我国的土地已经具有了商品性,土地所有权的经济意义明显上升,因而,社会主义的地租和地价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范畴。在这种情况下,对社会主义地租和地价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理论和历史的分析是不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正>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只有这样,他才可以自由地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第二,劳动力所有者除了自己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为了生存,只有出卖劳动力。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有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从而产生了商品经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除了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和农奴外,还存在着一少部分有人身自由的贫民或农民,有些丧失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自由贫民或农民,为了生存下去,养家糊口,只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发展商品经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上有过一个从否定到部分肯定再到肯定的认识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列宁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仍然需要保留商品生产。斯大林部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可能性,但又把它局限在个人消费品的范围。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发展商品经济的问题有着相互矛盾的态度。邓小平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创新性认识。  相似文献   

14.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劳动力的性质问题,不能忽视非公有制经济,要从整体上、联系上进行分析。为此,有必要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进行再认识,劳动力普遍商品化虽与资本主义发展有密切联系,但并非资本主义的专利品,而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中都存在着劳动力商品化的基本条件,劳动力都具有商品属性,而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商品与一般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劳动力商品相比较又显示出一些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厂长管理权威与职工主人翁地位是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两个基本点。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增强企业生机和活力的内在的根本条件,是办好企业必须遵循的原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填平了横亘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之间的鸿沟,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劳动者以共同占有者、共同管理者、共同生产者的身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根本上决定了职工是企业的“共同主人”。只有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使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才有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发展商品经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上有过一个从否定到部分肯定再到肯定的认识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列宁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仍然需要保留商品生产。斯大林部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可能性,但又把它局限在个人消费品的范围。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发展商品经济的问题有着相互矛盾的态度。邓小平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创新性认识。  相似文献   

17.
建立资本金制度是我国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资本视为资本主特有的范畴,认为它是用来剥削劳动者、榨取剩余价值的价值,但实际上资本是高度发达商品经济的产物,是企业从事商品生产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我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资本体现的社会经济关系与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它始终寓于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的运动之中,并不断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是客观存在的。建立资本金制度,扩大了企业的自  相似文献   

18.
(一)有计划商品经济与企业供销马克思说:“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极不相同的生产方式都具有的现象,尽管它们在范围和作用方面各不相同。”党的十二大已经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计划,是指国家的宏观的控制与计划(主要生产资料所有权在全民即国家,使宏观的环境和总量等的控制能够得以实现),这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无政府状态而言的,而不是象有的同志认为的我们要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一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属性问题,是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经济活动中关系到人们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长期以来,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复杂原因,这个问题至今还未完全达到共识,探讨劳动力商品问题,对于统一认识,加深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劳动力商品问题的论述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分析中,指出了我国劳动力商品  相似文献   

20.
1992年江泽民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诞生了。这一理论的诞生是来之不易的 ,是经历了前后一个多世纪 ,是几代人智慧的结晶。1 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产品型计划经济1 9世纪中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 ,对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作出了预见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未来社会的生产资料是由社会去直接占有 ,由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2 )未来社会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