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作者三年来对湘西五倍子蚜虫冬寄主藓类的部分研究结果,共收录冬寄主藓类30种,其中18种为湖南冬寄主藓类新记录,并在野外实在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地生产中最为重要的5种冬寄主名称。此外,作者对部分藓种作了分类上的修订。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几年来所作的植藓养蚜实验及其效果的调查分析,确定并筛选出一批适合本地在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冬寄主藓种,以及适于不同冬寄主藓的不同的植藓养蚜方法,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植藓养蚜的生态法则,认为冬寄主藓的载蚜效果,不仅与藓种本身有关,而且受藓的生长情况,生境中诸多环境因子的控制,因此植藓养蚜时必须选择或创造适于藓的生长同时又能满足虫子寄生对生态条件要求的环境,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湘西五倍子蚜虫冬寄主藓类植物的筛选与人工培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几年所有的植藓养蚜实验及其效果的调查分析,确定并筛选出一批适合本地在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冬寄主藓种,以及适于不同寄主藓的不同的植藓养蚜方法,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植藓养蚜的生态法则,认为冬寄主藓的载蚜效果,不仅与藓种本身有关,而且受藓的生长情况,生境中诸多环境因子的控制,因此植藓养蚜时必须选择或创造适于癣的生长同时又能满足虫子寄生对生态条件要求的环境,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河南省藓类植物的研究进行了初步总结.依据现有文献资料及作者的研究结果,整理出河南省藓类植物名录,现已知河南省分布有藓类植物44科150属454种.注明了每种藓类植物的文献编号或标本号,旨在为河南省藓类植物的深入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规模扩繁中的最佳繁蚜冬寄主,比较了自然条件下7种不同冬寄主上烟蚜的种群数量变化,烟蚜茧蜂对各寄主上烟蚜的防控效果及僵蚜羽化率.结果表明:烟蚜在7种寄主上种群数量的自然增长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烤烟K326、芥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萝卜、红菜薹、白菜;芥菜上烟蚜茧蜂的寄生率为70.56%,显著高于其他寄主;7种冬寄主上僵蚜羽化率均高于70%,其中芥菜最高,为97.33%,萝卜最低,为72.8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烟蚜茧蜂均能寄生7种冬寄主植物上所饲养的烟蚜且僵蚜羽化率相对较高,但总体而言芥菜上烟蚜的种群数量增长较快,烟蚜茧蜂的寄生率和僵蚜羽化率均最高,可利用芥菜来替代烟草作为冬季繁蚜寄主,也可在春烟种植前对芥菜田释放烟蚜茧蜂使其在田间建立自然种群.  相似文献   

6.
河南部分苔藓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河南省部分苔藓植物155种,隶属于36科84属.其中苔类植物12种,藓类植物143种.凭证标本存于河南师范大学标本馆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使用石蜡切片法,对采自不同生境下的30种藓类植物茎的横切面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30种藓类植物茎的形状、细胞形状、表皮层数及厚度、皮部是否分化及细胞层数、中轴有无形状以及所占比例等特征因种类不同而差异明显;(2)不同水分环境下藓类植物茎的解剖结构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旱生环境下的藓类植物,茎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强烈增厚或增厚明显,有的具内外皮部分化并且外皮部细胞胞壁增厚;荫湿环境下的藓类植物,其茎表皮细胞多圆形或椭圆形、胞壁稍增厚,表皮及外皮部细胞层数比旱生环境下的藓类植物少;水生环境下的藓类植物,细胞胞壁薄,表皮细胞排列不紧密,茎皮部无内外皮部分化.表明藓类植物茎的表皮及外皮部细胞层数、细胞壁厚度与生境的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8.
贵州藓类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源新 《贵州科学》2001,19(1):37-41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藓类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已知有藓类植物714种和种以下的分类单位.作者根据1997-1998年间在贵州各地采集的约1 200号标本的整理和鉴定,报道其中8个贵州新记录种类;其中,同叶藓属的lsopterygium micropiumosum(C.Muell.)Broth.和青藓属的Brachythecium capillaceum(Web.&Mohr.)Broth为中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山东崂山产4种藓类植物的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特征.4种藓类分别是:小石藓Weisia controversa Hedw.,拟草藓Pseudoleskeopsis zippelli(Dozy et Molk.)Broth.,淡叶长喙藓Rhynchostegium pallidifoli-um(Mitt.)Jaeg.和东亚小金发藓Pogonatum inflexum(Lindb.)Par..参照Nishida对藓类植物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类型的划分,4种藓类植物孢子萌发的类均属于孢子壁外萌发,东亚小金发藓的原丝体发育类型为葫芦藓型(Funaria-type),其它3种为真藓型(Bryum-type).  相似文献   

10.
李勇民  杨征 《贵州科学》1997,15(2):105-111
根据野外调查观察和实验测定结果,论述了五倍子蚜虫-盐肤木树-藓类植物生物群落的特性。五倍子虫瘿是该群落的产物,是倍蚜虫与盐肤木树木、藓类植物共生的产物。群落中五倍子蚜虫转主寄生的主要原因是由蚜虫食物的营养质量决定的,秋天当盐肤木叶子含氮量低于1.2%时,倍蚜便发生迁飞,春天当鲜类植物含氮量低于1.1%时,倍蚜便回到迁到盐肤木树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中国田头菇属Aguocybe一新记录种--无环田头菇A.farinacea Hongo。标本采自湖南吉首和张家界国家林林公园。对该种特征进行了简要描述并绘制了形态结构图。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位于中国鄂西的神农架地区苔藓植物初步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苔藓植物216 种,隶属于 114 属51 科. 藓类有181 种,93 属,33 科,苔类 35 种,21 属,18 科;其中125种是湖北新分布,9 种为中国特有种  相似文献   

13.
海水鱼类寄生本尼登虫的ITS1 序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不同的海水鱼上采获一批本尼登虫(单殖纲、分室科、本尼登亚科),其中部分标本经形态学研究后仍不能定种.本文采用PCR扩增及DNA序列测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棘鳞鳗本尼登虫、玫氏新本尼登虫、新本尼登虫未定种1和新本尼登虫未定种2的rDNA基因的TIS1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本尼登虫未定种1和新本尼登虫未定种2与玫氏新本尼登虫的TIS1序列非常相似,差异率为0.7%(小于1%),应为同一个种.而本尼登虫与新本尼登虫间的差异在33%以上.本研穷弥补了本尼得类单殖吸虫形态分类的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14.
于2019年10月,对辽宁省大连市长山群岛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共采集藓类植物标本259份.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长山群岛共有藓类植物96种,14科,38属,藓类植物种类组成分布的科、属比较集中,在科属组成分析中,优势科为丛藓科(Pottiaceae)、灰藓科(Hypnaceae)、曲尾藓科(Dicrana...  相似文献   

15.
湖南稻田蜘蛛群落结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系统调查研究并经室内分类鉴定 ,湖南稻田蜘蛛群落的物种组成有 15科 44属 83种 ,其中有优势科 6个 ,优势属 8个 ,优势种 6个 ,在不同地区之间优势种稍有差别。森林覆盖率的高低是影响该地区稻田蜘蛛群落物种丰富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依据文献资料,在寄主科下列出了世界的小座壳属种类42种。中国仅有1种。所有种类在寄主科下按字母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二 叠纪箭 石化石的 报道 极少 ,这 是湖 南 首次 发 现的 箭石 化 石,化 石 保存 在上 二 叠统大隆组 的硅质 岩中根 据这些化 石的外部 形态,它 们可归 属于 Palaeobele m nopsis 属,是箭 鞘亚纲中的原始 类型这 些化石 的发现对 研究中生 代箭鞘 类的起源 具有重 要意义 图3 , 参4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了在湖南吉首德夯发现的蕨类植物分布的新资料.新资料包括湖南新记录9种,湘西地区新记录3个种,属湘西及湖南分布第二个分布点6个种,共18种,它们分别隶属于11科,16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