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啸山庄》中的主人公——希刺克厉夫一直是文学评论家关注的焦点。不少评论家在评价他时,不是"恶魔"就是"暴君",忽略了希刺克厉夫所处的现实身份。本文从分析希刺克厉夫的身份演变入手,进一步找出他成为恶魔或暴君的原因,指出希刺克厉夫由一个被压迫者而上升成为一名压迫者是他所处的不幸的社会生存环境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至高无上的李尔王是一个封建专制的暴君 ,在资本主义时代失去原有封建特权的李尔王是一个精神错乱者 ,他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 ,他的悲剧是封建时代崩溃的一曲挽歌 ,却又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理意义。  相似文献   

3.
多杰扎西现在只有5岁,但是个头和体重都超过了同龄人。最近,他老是爱挑起事端,多杰扎西他们这院的小朋友见了他都躲着走。每天多杰扎西妈去幼儿园接他,一群小朋友都围上来告状,说多杰扎西又打了谁,又弄坏了谁的东西。多杰扎西妈妈开始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但是好像效果甚微,“小暴君”依然进行着他的“野蛮行为”。很显然,从多杰扎西的表现中可以分析出:多杰扎西具有攻击行为。一般,孩子的攻击行为常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玩具和食物等。而且,具有攻击行为的孩子以男孩居多。那么宝宝的“野蛮行为”一样吗?这些“小暴君”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4.
19世纪和20世纪很多革命者都对罗伯斯庇尔推崇备至,现在很多西方人则对他嗤之以鼻,毫不犹豫地把他归入暴君之列。  相似文献   

5.
美剧的一大特点便是紧跟时事,之前收视火爆的《暴君》就是一部紧跟中东时局的政治剧。这部剧集的核心故事以动荡的中东局势为背景,主人公巴萨姆·阿菲耶德出生在该国的独裁者家庭,16岁时逃离故土,在美国成为一名儿科医生,二十多年后,他带着妻子儿女回国参加侄子的婚礼,恰逢父亲去世。藉此,剧集围绕着这个家庭及国家的宫斗、抗争等剧情一一展开。《暴君》播出之后,很多观众  相似文献   

6.
独裁者当权时,一手遮天,言出法随,颐指气使,八面威风。一旦垮台,则众叛亲离,或如过街老鼠,或如丧家之犬。君不见:客死异国的伊朗前国王巴列维,寄居美国的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流亡法国的海地前总统杜瓦利埃,身陷囹圄的中非前皇帝博卡萨……,都受到了历史的无情惩处。曾被称为非洲三大怪物之一的伊迪·阿明,也是一个与暴君博卡萨齐名的独裁者。他最近又演出了一幕非常荒唐可笑的丑剧。1月3日,这位在沙特阿拉  相似文献   

7.
“判决我吧!沒有关系。历史将宣判我无罪。”菲德尔·卡斯特罗在暴君的法庭上所作的长篇自我辯护詞,是用这样几句英雄的語言結尾的。短短十几个字,表达出一个革命者高貴的气质。他面对强大的敌人一无所惧,他迎着未来的受难絕无所悔;他对自己的斗爭感到最大  相似文献   

8.
伊索(公元前六世纪) 相传为希腊的一个相貌丑陋而极有才能的寓言作家。他本是一个奴隶,因善于言辞而被释放;后来受托到得尔福去分发金钱,由于产生争论便中止不发,结果激怒了那里的人,被他们打死。后人搜集了流传于希腊的几百个寓言故事依托在他的名下,到了公元一世纪,巴布里乌斯用韵文改写了一百二十余则,编纂成集,这就是广受欢迎的《伊索寓言》。在这些寓言中有一些可能来源于亚洲和非洲。《伊索寓言》大体是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的表现。有许多寓言故事反映了当时的阶级对立关系,把压迫者比作狮子、豺狼、毒蛇、鳄鱼和狐狸,对它们的为非作歹、残暴贪婪予以谴责。例如《狼和小羊》寓意就是“暴君是不缺少借口的”。还有许多寓言故事总结了古代人民的斗争经验  相似文献   

9.
揭开历史的新的一页匈牙利人民解放了,终于解放了,…………以前,铁链锁住了他们的手腕,现在他们紧握着用这铁铸成的刀剑。这是伟大的匈牙利诗人山陀尔·裴多菲在一八四八年对于震撼整个欧洲的匈牙利革命的欢呼。但是当时的革命不久就被哈布斯堡王朝的暴君用血腥手段镇压下去了。匈牙利人民获得真正的、永速的解放,还是在十年  相似文献   

10.
在前期作品中,拜伦以民族自由和独立为尺度,以圣人华盛顿为参照系,用世界的暴君、高卢之秃鹰等鄙视性语言描绘拿破仑形象。在中后期作品中,拜伦从整体出发,以后拿破仑时代为参照系,将拿破仑看成一个伟大而不是最坏的人,从而描绘出一个让人爱与恨、崇拜与鄙视、期待和失望、惋惜和诅咒并存的拿破仑形象。通过拿破仑形象的塑造,拜伦传达了他的英雄观和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1.
一个民族只消有着坚强的自信心和团结的精神,即使遭受了惨恶的历史的运命,甚而至于亡了国,也总会有复兴的一天。波兰就是最好的例子。波兰经俄普奥三国最后瓜分之后,捱受了非常深刻的亡国的痛苦百余年。但是在这期间,波兰人对于民族自由的热望,始终在心底燃烧着。外族的迫害只有加强他们反抗的情绪。他们对于暴君的革命发  相似文献   

12.
人称代词的性别歧视表现在:在泛指时往往使用具有男性特征的“他”来指称。对不明性别或无必要指出其性别的一群人,用具有男性特征的“他们”去称代。对性别明确的一群人,也用具有男性特征的“他们”去称代。“他”是老字号,“她”是分店。人称代词的性别差异表现在:用“你”代替“我”。用“她”或“他”代替“我”。用“人家”代替“我”或“他”。在艺术语言中常用“她”而不用“他”。  相似文献   

13.
陈季冰 《世界博览》2013,(19):20-21
身高接近1米90、长着一双深邃蓝眼睛的巴沙尔·阿萨德一点也不像人们心目中的暴君。但正是这位看起来安静谦和,甚至有些羞怯笨拙的年轻的叙利亚总统,被指控为所有阿拉伯独裁者中最肆无忌惮地镇压民众民主诉求的魔鬼。有关他对自己同胞使用化学武器的消息是近来国际舆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做为企业的一名员工,他会下意识的为企业的良好形象感到骄傲和自豪。许多知名的大公司的职员都会有一种优越感,他们的优越条件就来自企业超出其它企业的生产条件和环境条件以及相关待遇。那么,这种自豪感和优越感就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情绪,他们会以较好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会随着企业的良好氛围而不自觉的改变自己许多陋习,他们会以自己的工作不利或出现各类事故而觉得愧对于企业,因为是他为企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相反,一个企业如果形象很差,文明生产做的不好,随处可见脏而乱的杂物,那么,工作在这里的员工也就会随着企业不好的形象而纵容自  相似文献   

15.
正《庆余年》中五竹就是未来的人工智能,当他嘴角挂上那一抹甜蜜的微笑时,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会形成怎样的新物种?这除了是很多科幻作家的浪漫问寻,更是科学家们一直想要寻找的答案。那么,即将到来的"新物种"是谁?显然,无论他们是谁,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人,我们不能称之为"他"或"她"。而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历史上,以暴君昭著于世的隋炀帝,却成功地组织了大运河的开凿。这一奇特历史现象的背景是什么?支撑隋炀帝的潜动力在哪里?是暴君的末路还是英雄的悲剧?本文试作探析,以就教于前辈。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越低,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越大。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江河由西向东,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水道舟楫是主要载体。这种地理  相似文献   

17.
第一步,你必须清楚,要弄到孙正义的钱,必须先要孙正义相信他能通过你或你的方案弄到更多的钱。 其实,不管互联网怎么变,不管前面的风险有多大,孙正义及其软银的投资人一直都是贪婪的狩猎者。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寻找那些最好的新兴公司和最有创意的思想。他们会首选那些基于互联网的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并重点投资那些刚处于起步阶段或只实行过一次融资的公司。 并且你还要知道,孙正义虽然慷慨,虽然他的钱袋很大(他的投资,少至50万美元,多至1000万美元或更多),但是,他的胃口会更大,他们总是想成为最大的投资方,通常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隋炀帝述评     
历来史学界对隋标帝杨广的评价,仅从他奢侈、享乐、荒淫、残暴等方面看眼.认为他是一个一无是处、十恶不赦的暴君。笔者认为隋场帝确是罪大恶极,但也有一些历史功绩,对他的功过是非,应作客观、全面的评价,以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隋场帝杨广(568—619),为隋文帝的次子。“上美姿仪,少敏慧”,因长得英俊、聪明敏捷,在诸子中特别受文帝和独孤皇后的钟爱。又‘傅学,善属文,沉深严重”1,颇有才学而沉思少言。曾自负地对待臣说:“天下皆谓朕承籍绪余而有四海,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2,认为自己的才学超士大夫了。十…  相似文献   

19.
2月7日凌晨,海地“终身总统”让—克洛德·杜瓦利埃在强大的人民反暴政斗争压力下,携妻挟女,带着20多名随从人员仓皇出逃。海地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这次海地人民反暴政的斗争是该国182年独立史上前所未有的,外电评论说这是海地的第二次独立。杜瓦利埃家族对海地的独裁统治已有28年之久。1957年,在美国的支持下,让—克·杜瓦利埃的父亲,号称“老大夫”的弗朗索瓦·杜瓦利埃在一次军事政变后上台,从此开始了杜氏家族的黑暗统治。老杜瓦利埃于1964年自封为“终身总统”。他是一个狡诈阴险、杀人不眨眼的暴君。为了镇压人民,他于1958年建立了总统私人卫队(也称政治警察或秘密警察),  相似文献   

20.
弥尔顿心中的上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17世纪伟大的的诗人弥尔顿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但他同时又是上帝的一个忠实信徒,《圣经》是他生活的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生命的支柱,创作的源泉;但他又是一个学为己用的人,经他创作加工过的《圣经》故事和人物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用来为他所终身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服务,在他的作品中,“上帝”时而是一个最高道德的创导者,时而是一个令人憎恶的暴君,时而是一个心胸狭窄,贪婪的主,时而又是一个严厉的父亲……。诗人的神学思想和革命思想的矛盾使他在不同的作品中把“上帝”这个被基督教徒顶礼膜拜的神圣的偶像塑造成了各种不同的矛盾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