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报告食管癌国内放疗的主要方法,包括不同分割的照射,术前,术中和术后放疗,外照射加腔内放疗,提出了各种放疗方法的适应症,总疗程,总剂量,分割剂量,分割次数和间隔时间,为食管癌的放射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比较非手术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同期化疗与常规调强放疗同期化疗的毒副反应和疗效。回顾性对比96例非手术食管癌患者,采用同样的方法勾画靶区,分别采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常规调强放疗,同步加量放疗者剂量为:PTV54 Gy/30F,PGTV60 Gy/30F,常规调强放疗者剂量为:PTV50 Gy/25F, PGTV60 Gy/30F。2组均同期给予DF方案化疗2周期。观察2组患者在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毒副反应的差异。结果:同步加量组和常规调强组在急性毒副反应、近期疗效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81.7%、73.6%和86.3%、8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食管癌放疗时采用同步加量照射与普通常规调强放疗疗效相同,毒副反应相近,但放疗时间缩短,采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治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恶性黑色素瘤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对局部晚期和转移性病灶的治疗一般不考虑手术,所以放射治疗成为局部治疗的主要选择手段.传统的观点认为黑色素瘤对放疗不敏感,.以往多采取大分割少分次照射方法治疗恶性黑色素瘤.但是单次大剂量放疗易造成晚期正常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4.
颅内胶质瘤术后放疗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总结43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的病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1988年3月至1992年12月,4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的病例。其中手术部分切除37例(86%),肉眼全切6例(14%),术后放疗采用^60Coγ线。放射剂量为30 ̄60Gy,常规分割。结果:43例总5年生存率25.6%。高分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20%、12%,低分级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2%  相似文献   

5.
正食管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高不下,到目前为止,食管癌仍然是困扰国人健康的难题之一.放疗是不能手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针对无法手术的食管癌患者,如何更加准确的勾画靶区实现精准放疗,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研究证实,局部癌组织没有得到控制或晚期复发可导致食管癌放疗失败,为食管癌放疗后远处转移,同时也会导致降低其疗效,因此,明确靶区是提高对食管  相似文献   

6.
为了辅助放射科医生制定合理的放疗计划,避免放疗损害人体正常的组织器官,减轻医生简单重复的工作负担,亟需一种自动/半自动算法对CT图像进行分割,描画病变组织边界轮廓。传统的分割算法主要考虑经验风险最小化(ERM)问题,较少关注算法问题的复杂度和运行效率等问题。针对已有算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ELM的医学图像的分割技术,结合滤波去噪、形态学提取和边缘检测等图像处理方法,设计了一种应用于CT图像的轮廓描绘方法。广西肿瘤医院提供的CT图像分割结果表明:相比于SVM、OTSU及区域生长法,本文所提方法能够显著的降低分割所需时间,提高分割效率,而将分割结果与医生手工描绘轮廓相比,能够满足医学上放疗图像引导治疗要求。  相似文献   

7.
瘢痕疙瘩术后早期小剂量电子线照射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瘢痕疙瘩术后电子线放射治疗的疗效.自1994年至2004年,56名(65个瘢痕疙瘩)瘢痕疙瘩患者接受术后电子线照射治疗.平均随访期为3.6±1.4年,中位年龄32.4±3.6岁.术后24小时内即接受电子线放射治疗,照射野必须从三维方向包含手术前瘢痕范围并外放2 cm,电子线能量根据瘢痕深度确定,每次剂量1Gy,总剂量(6~10)Gy.间隔2~3月,根据需要放疗可再做一个疗程. 65个瘢痕疙瘩均不影响手术切口愈合.治愈32个瘢痕疙瘩,有效23个,总有效率为84.62%(55/65),总复发率为23.64%(13/55),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早期小剂量电子线放疗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放射治疗必须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保证皮肤表面剂量;二是照射野和电子线能量选择必须根据术前瘢痕的范围,这是两个与放疗复发有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直肠癌术后放疗中静态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10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放疗患者分别进行双弧VMAT和7野IMRT的计划设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靶区剂量分布以及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IMRT和VMAT治疗计划的治疗剂量均能满足临床要求.IMRT和VMAT计划的适形指数(CI)及均匀指数(H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MRT和VMAT计划的正常组织如小肠、膀胱、骨盆和股骨头的剂量均相似.IMRT和VMAT计划的平均机器跳数分别为581.80和960.37(P=0.001),相应的治疗时间分别为558 s和170 s(P=0.003).结论直肠癌VMAT和IMRT计划均可满足患者临床要求,采用VMAT计划的患者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及肿瘤侵犯范围对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06例鼻腔NH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位生存46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55%,5年无病生存率为50%,局部控制率92.5%.肿瘤侵犯范围对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远处侵犯率有显著影响;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对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5年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远处侵犯率有明显差异(P<0.05);化疗周期和放疗剂量的不同可引起上述指标差异(P<0.05).结论 肿瘤局部侵犯范围、化疗周期和放疗剂量是影响鼻腔NHL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远处转移率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鼻腔NHL治疗模式应以放疗为主,辅以化疗的综合治疗.不必常规行颈部预防照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PF(DDP,5-FU)方案同期放化疗与诱导放化疗治疗中晚期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72例局部中晚期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6例为PF方案同期化疗+放疗组,另一组36例为PF方案诱导化疗1~2个疗程后加放疗组.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PR+CR)分别为61.1%和83.3%(p<0.05);CR率分别为27.7%和38.8%(p>0.05);放疗毒副作用,同期放化疗组和诱导化疗组的Ⅲ+Ⅳ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41.6%和19.4%(p<0.05);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44.4%和16.6%(p<0.05).结论PF方案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胸段食管癌与诱导放化疗相比局部控制率低且毒副作用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PF(DDP,5-FU)方案同期放化疗与诱导放化疗治疗中晚期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72例局部中晚期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6例为PF方案同期化疗+放疗组,另一组36例为PF方案诱导化疗1~2个疗程后加放疗组.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PR+CR)分别为61.1%和83.3%(p<0.05);CR率分别为27.7%和38.8%(p>0.05);放疗毒副作用,同期放化疗组和诱导化疗组的Ⅲ+Ⅳ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41.6%和19.4%(p<0.05);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44.4%和16.6%(p<0.05).结论PF方案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胸段食管癌与诱导放化疗相比局部控制率低且毒副作用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及肿瘤侵犯范围对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06例鼻腔NH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位生存46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55%,5年无病生存率为50%,局部控制率92.5%。肿瘤侵犯范围对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远处侵犯率有显著影响;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对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5年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远处侵犯率有明显差异(P〈0.05);化疗周期和放疗剂量的不同可引起上述指标差异(P〈0.05)。结论肿瘤局部侵犯范围、化疗周期和放疗剂量是影响鼻腔NHL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远处转移率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鼻腔NHL治疗模式应以放疗为主,辅以化疗的综合治疗。不必常规行颈部预防照射。  相似文献   

13.
蒋国梁 《中国工程科学》2009,11(10):129-136
报告三维适形(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3DCRT)和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建立了3DCRT和IMRT放疗HCC的技术,进行3个临床试验,获得了令人鼓舞的3年总生存率:28 %~33 %。治疗并发症主要是放射性肝病(RILD),此并发症的死亡率为76 %,预防RILD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对正常肝脏的放射剂量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我国的HCC病人大都伴有肝硬化,伴发的肝硬化损害了肝脏对放射损伤的修复和肝脏再生的能力,他们的放射耐受剂量是(全肝平均剂量):Child-Pugh A病人23 Gy,Child-Pugh B病人6 Gy,这个耐受量显著低于目前国际上通用的30 Gy。研究建立了用于预测我国HCC病人放疗中发生RILD发生概率的Lyman数学模式,其参数明显不同于国外的模式,并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HCC放疗技术成功地进行了临床实践,证实了放疗可以作为不能手术肝癌的一种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比较具体临床算例下Galvin、Siochi、Luan 3种典型精确放疗多叶光栅射野分割算法输出结果,研究不同算法对多叶光栅叶片序列优化效果。通过采用3种叶片序列算法比较总子野个数和总机器跳数结果来改进临床多叶光栅叶片序列输出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临床需求获得放射治疗时间较短或光子利用率较高的子野分割效果,是一种有效的叶片序列优化策略,在治疗计划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复发的因素,根据复发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以期降低其复发率.以21例食管癌根治术病理切缘阴性而在术后3~33个月内发现吻合口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不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放疗后的复发率,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与肿瘤的恶性程度高、期别晚及手术范围不足等因素相关.术后纵隔区放射治疗未见改善吻合口复发的发生率.复发后适宜地采取手术或放射治疗,可以使少部分病人获益.  相似文献   

16.
甘氨双唑钠(CMNa)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评价甘氨双唑钠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各期食管癌病人65例,均符合入组条件并有病理证实,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病人常规放疗同时使用CMNa 800mg/m^2用100 ml生理盐水稀释静点,每周3次,连续用至放疗结束.对照组用安慰剂加生理盐水.结果:治疗组的CR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人治疗达到PR和CR时的中位照射剂量均低于对照组.但由于病例数少,未观察到统计学差异.结论:CMNa对食管癌有良好的放射治疗增敏作用,远期效果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的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不适合手术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联合化疗全身用药加局部照射可提高其疗效。方法:对12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加放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各为60例。两组照射方法相同DT50-70GY/5-7周。化疗使用FD方案,化疗在放疗前后各行一次。结果:1、2、3年生存率,化疗加放疗组为70.0%,53.3%,31.7%。单纯放疗组为46.7%,36.7%,20.0%。两组1、2、3年生存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位生存期,化疗加放疗组明显高于单放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放射性粒子Ⅰ125植入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方法:通过CT、放射、彩超引导下,或术中将粒子Ⅰ125植瘤体内,瘤床周围经Ⅰ125放射,对肿瘤直接照射,达到杀死瘤细胞,防止扩散,再发。结果:①转移性脑瘤治疗的无复发,②复发性脑膜瘤术后在瘤床植入一年无再发,③恶性脑瘤3mo瘤体开始缩小。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颅内恶性肿瘤,对其物理、生物学特性,特别是临床剂量学与疗效,并发症的关系研究,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治疗的三大手段: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统计,肿瘤患者约70%需要通过放射达到根治或姑息治疗,或配合手术前、术后和术中进行放疗。放疗分体外放疗和近距离放疗(包括内放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有严格的适应和禁忌症,可用于局部恶性肿瘤的治疗,粒子植入能在肿瘤内部产生高剂量,可以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肺癌放疗计划危及器官勾画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孔U-net神经网络的肺癌放疗计划危及器官肺及心脏的并行分割方法.首先,构建了肺窗、心脏窗以及纵膈窗下的三通道伪彩色图像数据集,将图像数据集分成训练集、验证集以及测试集;然后,搭建了带孔U-net神经网络,利用训练集和验证集对其进行训练和参数调优;最后,利用测试集对训练后的带孔U-net神经网络进行图像分割性能评价,并与U-net神经网络及3种传统图像分割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带孔U-net神经网络分割性能最优,可有效地完成肺及心脏的自动并行分割,提高勾画效率,分割结果与人工勾画结果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调强放疗与3D-CRT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35例胃癌术后患者,其中,20例采用调强技术行放疗,15例采用3D-CRT,放疗同期口服卡倍他滨,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评价毒副反应及近期疗效.结果调强放疗剂量分布优于3D-CRT技术,近期总体有效率达到65.00%,疾病控制率达到85.00%,较3D-CRT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骨髓抑制方面差异不大,但在胃肠道毒性方面调强放疗组则明显优于3D-CRT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具有明显的靶区剂量分布优势,由此可以明显减少周边脏器的照射计量,降低对正常脏器的影响.本研究证实胃癌术后调强放疗与同期化疗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