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发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23例患者作为感染组,另外选取同期未发生感染的29例患者作为非感染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比较不同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UC)。检测结果表明:感染组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检测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均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可见血清PCT、CRP及IL-6联合检测对于诊断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应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感染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发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23例患者作为感染组,另外选取同期未发生感染的29例患者作为非感染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并比较不同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感染组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PCT、CRP及IL-6水平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均优于单独检测,差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CRP及IL-6联合检测对于诊断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应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胃肠功能、血清降钙素原(PCT)、前白蛋白(PA)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开腹粘连松懈术)和研究组(腹腔镜下肠粘连松懈术),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情况(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围术期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及血清PCT、PA、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血清PCT、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且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在腹腔镜下行肠粘连松懈术,可缩短手术时间,且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各项指标及胃肠功能恢复良好,还可抑制炎症反应,具有较高...  相似文献   

4.
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的护理效果。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月武威肿瘤医院住院确诊为胃癌的患者56例,按照1:1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观察组患者给予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收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血、感染、吻合口瘘)、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感染指标等相关数据,从而进行比对分析。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出血、感染、吻合口瘘)发生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在腹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炎症反应,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护理方面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 CD14)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感染中的变化水平及用于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纳入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65例,其中发生术后感染30例,未感染35例,同时选择30例同年龄段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液标本,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s CD14与PCT及CRP的关系,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s CD14用于术后感染诊断的临床效能。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血清s CD14水平在术后各时间点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第一天外,非感染组其余时间点的s CD14水平均低于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在术后各时间点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第一天外,非感染组其余时间点的PCT和CRP水平均低于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 s CD14水平与PCT和CRP水平呈正比(r=0.697和0.781,P0.05)。s CD14用于诊断老年患者骨折术后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1,s CD14的特异度高于PCT及CRP,但敏感度低于PCT及CRP。s CD14联合PCT或CRP进行诊断的效果要高于上述指标单独使用。s CD14水平上升与老年骨折患者术后感染有关,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探讨急性阑尾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选取天水市甘谷县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0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疗效及围术期炎症反应。两组手术时间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和术后胃肠道恢复、首次下床及住院周期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且术后各时点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但腹腔镜手术的实施更具无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改善显著,可作为急性阑尾炎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前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预后效果的预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HCC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均接受TACE治疗,参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患者临床疗效,并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纳入患者术前血清VEGF、COX-2、CRP的变化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参数分析法探讨血清VEGF、COX-2、CRP对TACE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患者术后28 d血清VEGF、COX-2、CRP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TACE治疗有效率为43.00%,有效组术前血清VEGF、COX-2、CRP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0.05);ROC显示:术前血清VEGF、COX-2、CRP联合预测TACE治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高于单一预测的0.763、0.627、0.732(P<0.05).结论 TACE能显著降低HCC患者血清VEGF、COX-2和CRP水平,TACE治疗效果与术前血清VEGF、COX-2、CRP水平密切相关,术前联合VEGF、COX-2、CRP可提高对TACE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预测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及器官衰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AP患者住院当天(NLR-0)和入院后24 h(NLR-1)、48 h(NLR-2)、72 h(NLR-3) NLR值;根据AP患者严重程度分为MAP组(96例)及SAP组(45例),根据是否发生器官衰竭分为器官衰竭(-)组(117例)及器官衰竭(+)组(24例),采用ROC曲线比较NLR预测能力.结果 MAP组NLR-0,NLR-1,NLR-2,NLR-3的NLR中位数均低于SAP组(P0. 05);器官衰竭(-)组NLR-0,NLR-1,NLR-2,NLR-3的NLR中位数均低于器官衰竭(+)组(P0. 05); NLR在NLR-1时预测AP患者严重程度(AUC:0. 714,最佳截断值5. 18)及器官衰竭发生率(AUC:0. 739,最佳截断值4. 81)的准确度最高.结论 NLR入院24 h预测AP严重程度及器官衰竭发生的准确性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中的可行性.方法:将21例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患者和99例急诊I期手术患者主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梗阻性结肠癌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组(SL)手术时间(209.05±38.30)min少于急诊I期手术组(ES)(247.42±17.75)min,(t=-4.491,P=0.000).SL组术中出血量(138.10±98.81)mL少于ES组(246.21±69.07)mL,(t=-4.773,P=0.000).SL组术后住院时间(12.86±5.63)d少于ES组(17.74±9.59)d,(t=-3.124,P=0.003).术前电解质缓解率SL组(100%)高于ES组(60.7%),(χ~2=7.498,P=0.006).SL组切口感染1例,ES组30例,(χ~2=5.899,P=0.015).SL组吻合口瘘0例,ES组9例,(χ~2=2.064,P=0.151).SL组术后排气时间与ES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1.729,P=0.086).SL组淋巴结检出数与ES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1.251,P=0.213).在随访中,SL组有3例复发、转移,ES组有29例复发、转移.结论:梗阻性结直肠癌行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电解质紊乱情况,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可降低切口感染率的风险.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肿瘤切除及肠管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其动态变化监测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手术后早期诊断价值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6例重症颅脑损伤并行开颅手术后患者,于不同时间点分别留取各个患者的血标本,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感染分为感染组59例和未感染组67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内体温峰值、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以及PCT等指标,分析PCT早期监测感染发生情况,并指导预后评估.结果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每个时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5例重症感染患者中有2例死亡,且PCT水平持续增高,而3例存活患者PCT水平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呈下降趋势.血清PCT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院内感染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CT在感染早期即可出现异常改变,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参与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肝功能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年龄与相关因素交互作用对预后的影响。通过回顾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20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肝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入院时人口学特征、并发症、住院期间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顾分析研究影响肝衰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效能,采用R语言分析年龄与独立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预后影响。结果表明:共纳入371例患者,治疗2周预后良好组257(69.27%),预后不良组114(30.73%),单因素筛选可能的影响因素有并发症数量、肝性脑病、胆汁酸最低值、胆汁酸变化率、直接胆红素最低和最高值、直接胆红素变化率、肌酐、尿素氮(P<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并发症数量[1.287(95%CI:1.049-1.58), P=0.016]、胆汁酸最低值[1.007(95%CI:1-1.013), P=0.007]及直接胆红素最小值[1.008(95%CI:1.001-1.014), P=0.015]、肌酐[1.008(95%CI:1.001-1.016), P=0.028]、CRP[1.012(95%CI:1-1.025), P=0.047]以及肝性脑病[4.509(95%CI:2.469-8233), P<0.001]为肝衰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并发症数量临界值2.5个,AUC 0.713(95%CI:0.656~0.771)、胆汁酸最低值临界值57.8 μmol·L-1,AUC 0.607(95%CI:0.546~0.668)、直接胆红素最低值临界值71.05 μmol·L-1,AUC 0.705 (95%CI:0.648~0.762)、肌酐临界值77.5 μmol·L-1,AUC 0.585(95%CI:0.522~0.649)、CRP临界值22.99 mg·L-1,AUC 0.550 (95%CI:0.484~0.615),联合预测因子ROC曲线下面积AUC 0.809,敏感性:66.7%,特异性:83.7%,年龄与胆汁酸最低值、直接胆红素最低值及肝性脑病对预后影响存在协同作用。可见基于肝衰竭患者并发症数量、胆汁酸最低值、直接胆红素最低值,肌酐及肝性脑病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分类能力,具备高龄和高胆汁酸、高直接胆红素最低值、高肌酐及肝性脑病阳性因素的患者不良预后风险的概率可能更高。  相似文献   

12.
探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评价其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具体包括30例经NOSES手术治疗患者(A组)与30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B组),评价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指标以及治疗效果指标。(1)A组手术时间大于B组,A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24hVAS评分小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术后感染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小于B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吻合口漏、腹腔感染等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与B组患者在术后1年生存率方面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直肠癌患者经NOSES手术后短期疗效尚可,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术后疼痛小、肠功能恢复快,但是手术操作时间会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出88例腹腔镜术后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循证组,每组44例,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及循证护理,对比其效果.结果:循证组的腹腔镜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常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4.5%)低于常规组(13.6%),护理满意度(97.7%)高于常规组(84.1%),腹腔镜术后的舒适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4.
潘云燕  赵有利 《甘肃科技》2014,(14):122-123
检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浆PCT及CRP含量的变化,以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浆PCT及CRP水平改变在发病中的作用和关系。选择7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其中重症支气管肺炎30例,轻型支气管肺炎组45例;健康对照组30例,均为同期儿保门诊体检健康者。检测并比较三组患儿血浆PCT及CRP水平的变化。治疗前重症组、轻症组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浆PCT、全血CRP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重症组患儿PCT、CR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治疗后,重症组、轻症组患儿血浆PCT、全血CRP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检测血浆PCT及CRP含量的变化可作为小儿支气管肺炎严重程度和机体炎症强弱的预警指标,且对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TME保肛手术的手术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3年3月-2006年6月的36例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TME的保肛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有1例发生局部肿瘤复发,占2.7%.19例(52.7%)出现直肠前切除综合征.结论:TME保肛术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并保留了肛门功能,应成为低位直肠癌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WBC、CRP、PCT检测在诊断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8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细菌性感染患儿41例,病毒性感染患儿39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的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3组患儿的WBC、CRP和PCT,观察3组结果的差异。绘制3种炎性指标的ROC曲线评价其对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细菌性感染组患儿的WBC、CRP、PCT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感染组患儿的CRP、PC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炎性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2.2%、92.7%、96.3%,其中,PCT的AUC明显高于WBC和CRP。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细菌性感染组的WBC、CRP、PCT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上述3种炎性指标可用于鉴别和辅助诊断细菌性感染。其中,PCT的诊断效能优于WBC和CRP。  相似文献   

17.
探究腹腔镜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5月庄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94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以腹腔镜疝修补术质量,对照组以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血清IL-6与CRP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与对照组相比较轻(P0.05),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较多(P0.05);术后24h,2组血清IL-6与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显著低于对照组19.51%(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机体损伤小,利于术后恢复,但住院费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恶性肿瘤发热患者中的鉴别意义.将200例肿瘤合并发热患者经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PCT、CRP阳性率情况分为肿瘤感染组及肿瘤发热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肿瘤感染组与肿瘤发热组比较:白细胞计数升高(χ2=44.5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χ2=45.298),CRP升高(χ2=55.354),PCT升高(χ2=1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而表明PCT和CRP检测有助于鉴别肿瘤患者的发热原因,为抗感染及肿瘤的治疗提供指导及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白血病化疗的应用价值开展研究。病例资料为50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介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时间区域中,其中25例化疗后感染患者,属于感染组,25例没有感染患者,属于未感染组,以实施实验室数据资料的对照分析。未感染组的PCT、CRP分别是(0.35±0.13)ng/ml与(3.61±2.92)mg/L,感染组化疗治疗时(0.53±1.72)ng/ml与(6.32±1.21)mg/L,差异性较为鲜明,在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P0.05)。感染组化疗后感染时的PCT、CRP分别是(8.53±3.62)ng/ml与(86.7±38.9)mg/L,与未感染组的差异性显著,对统计学来说有意义(P0.05)。PCT的AUC、SX以及敏感度均与CRP间存在最大化的差异性,于统计学来说存在意义(P0.05)。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判断患者的感染病情,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白血病患者的死亡率,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连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数据,探讨同一组术者行手辅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对同一组术者连续开展的154例手辅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分析,对于每一例患者的手术时间,采用累积和分析法(CUSUM)、风险调整累积和分析法(RA-CUSUM)绘制手辅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比较学习曲线不同阶段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检出数目、中转开腹率、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CUSUM法得出曲线最大转折点在32例处,以此为分界将学习曲线划分为学习提高、熟练掌握两个阶段,两个阶段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理资料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者熟练掌握阶段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检出数目、中转开腹率、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学习提高阶段(均P0.05).结论:通过CUSUM分析法对手辅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进行精准剖析,表明术者驾驭该技术须累积的手术例数为3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