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RNA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领域,科学家于2006年发现一个新类型的小RNA,命名为Piwi-干扰RNA,它们大量存在于老鼠和人的睾丸中,这类小RNA能关闭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发现了新的小RNA类型小RNA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领域,科学家于2006年发现一个新类型的小RNA,命名为Piwi-干扰RNA,它们大量存在于老鼠和人的睾丸中,这类小RNA能关闭基因的表达。(张树庸供稿)第一号染色体基因测序图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划上句号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当代生命科学  相似文献   

3.
1989年奥特曼(Altman)和凯斯(Cech)因为发现了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RNA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一发现使人们对酶领域的研究范围又有了实质性的扩展。现在科学家们将这类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命名为Ribozyme  相似文献   

4.
“歌唱鼠”     
刘胤 《青年科学》2011,(2):15-15
日本大阪大学科学家经过基因工程培育出了可像鸟儿一样鸣叫的老鼠。 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受这只会鸣叫的老鼠的影响,其周围原本正常的老鼠发生的“吱吱声”变少了。这意味着,交流方式可以影响整个群体,就像方言一样。  相似文献   

5.
新事     
《科技潮》2002,(7)
计算机系统训练老鼠辑毒巴尔的摩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詹姆斯·奥托设计出一种能够训练老鼠查出走私毒品或炸药的计算机系统。研究人员正在使用这种计算机对老鼠进行训练。当老鼠闻到仿制的可卡因的气味时,老鼠便用两条腿站立起来。在老鼠后背上的传感器发现老鼠站起来之后,老鼠头上的机器便给老鼠喂食具有可卡因气味的食物。这个技术条件是老鼠把  相似文献   

6.
舒凯 《少儿科技》2013,(5):35-35
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你马上就笑了。尽管很多人不相信,甚至不愿承认这一点,但老鼠的确有同情心。不久前,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老鼠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么自私、讨厌;相反,它们很有同情心——会非常勇敢地尽力解救同伴。科学家将30只老鼠平均分成两组,其中15只被放到笼子里,可以自由活动;另外15  相似文献   

7.
美国科学家在7月2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找到了DNA的第7种、第8种碱基,并在人体胚胎干细胞和实验老鼠器官染色体组的DNA中发现了这两个碱基的踪迹。科学家们指出,最新发现对干细胞和癌症研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创新科技》2005,(9):55
世界公认老鼠爱大米,但是公老鼠爱给母老鼠“唱情歌”,就有点儿让人难以置信了。事实上,科学家十几年前就发现,当公老鼠闻到附近母老鼠的气味时,会发出一种频率极高、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美国华盛顿医学大学神经和解剖学系的副教授提赫里等在最新一期的《公共图书馆科学生物学报》上发表报告表明,这些声音是相当有规律的。  相似文献   

9.
悠悠 《前沿科学》2014,(4):84-85
<正>美国科学家将人类大脑胶质细胞植入老鼠大脑,可替代老鼠大脑相同类型的细胞,使老鼠变得更聪明,尤其在记忆和认知方面。腾讯科学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注射人类大脑细胞的老鼠将逐渐长出"一半人类大脑",使它们比同类更加聪明,在记忆和认知方面表现突出。研究人员称,对小老鼠注射一种未成熟的人类大脑细胞——胶质细胞,将导致它们的大脑变得特殊,像人类大脑一样聪明。人类大脑胶质细胞可支持大脑细胞发育,形成大脑细胞结构,供  相似文献   

10.
几个月前,美国和意大利两位科学家宣布,他们将联手尝试克隆人,以帮助不育夫妇获得后代。这两位科学家称,他们已经掌握了与克隆人有关的技术,且已有10对不育夫妇表示自愿参加他们的计划。这两名科学家是美国男性科学研究所和肯塔基生殖医学及试管受精中心专家扎沃斯以及意大利生育问题专家安提诺里。安提诺里曾因帮助绝经妇女恢复生育以及用老鼠睾丸帮助不育男子培植精细胞而在意大利遭受谴责。尽管这两位科学家表示自己的计划将是“严肃”的克隆人计划,但与此前宣布要尝试克隆人的一些科学家一样,他们的举动在国际上引起了争议。  相似文献   

11.
类病毒是一类小的单链环状RNA分子,侵染植物引起严重病害。类病毒虽然不编码任何蛋白质,但这类亚病毒病原可通过基因组RNA中的功能域利用寄主蛋白在植物中进行自我复制和传播。本文概述了类病毒的结构与分类、复制机理和策略、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类病毒运动与类病毒结合蛋白,以及植物RNA沉默机制对类病毒RNA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础研究     
年底《科学》杂志将发现小分子 RNA(micro-RNA)的作用机制评为2002年的年度突破。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首次揭示了一个新机理:小分子 RNA 能够逐渐将某些信使 RNA 切成两半,并干扰信使 RNA 的正常表达。3月,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利用SNO(中微子观测站)结果。证实太阳发射的中微子在到达地球的过程中确实发  相似文献   

13.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最新研究称老鼠也会因为错过更好的食物而感到后悔。这是首次在除人类之外的哺乳动物中发现后悔的行为。明尼苏达大学的神经系统科学家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条件,老鼠必须选择等待一段时间得到食物,或者离开前往另一份食物。  相似文献   

14.
2006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两个美国科学家,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现象即一种沉默基因和调控遗传信息流的重要机制。RNAi(RNA干扰)技术已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研发出治疗疾病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5.
国际新闻     
蛋白质可延长啮齿类动物记忆力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和巴西南大河州天主教主教大学的科学家,在对老鼠投喂了超剂量的蛋白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后发现,老鼠记忆在大脑中的持续过程从7倍提高到10倍,也就是说,蛋白质可以决定记忆在大脑中持续时间的长短。巴西南大河州天主教主教大学马丁·卡玛罗达认为,蛋白质BDNF对大脑特定区域中的记忆支撑是关键性的。在试验中发现,这种蛋白质对事前经过药品处理、在特定区域消除所有蛋白质产生的老鼠的失忆过程有一种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天南地北     
无害动物新加坡有家大饭店,老鼠横行于餐厅、客房,对此职员们纹尽脑汁,采取了多种捕杀措施,仍奈何不得。为了不让老鼠影响生意,安定人心,缓和顾客对鼠类的反感情绪,“精明”的经理在每间房里张贴了这样的告示:“尊敬的女士、先生,当你们发现老鼠时,大可不必惊慌,这些老鼠是我店特地引进的无害动物,它们于您无妨,只觅食室内的毒蜘蛛一类害虫。”小溪  相似文献   

17.
反义RNA     
1981年美国NIH的Tomizawa在细茵中发现了一种新的RNA分子,即反义RNA。反义RNA是指其核苷酸序列可以与其靶RNA(主要是mRNA)互补杂交产生双链RNA,影响靶RNA的正常加工修饰、翻译等过程,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的一类RNA分子。后来的研究均证明在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这种RNA。1984年,Izant和Weitraub将这种RNA定义为反义RNA。随后,1986年Williams发现,在真核生物细胞中也存在自然的反义RNA。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正>研究人员近日利用一种量化单分子测序技术,探测到人类细胞中一类新型小分子RNA(核糖核酸),在基因转录方面代表着一个全新的种类,并证实了长久以来的一种假设,哺乳动物细胞能通过直接复制RNA分子来合成RNA。这一研究由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瑞士日内瓦大学医学院和两家生物科技公司共同进行。这是首次证明人类细胞能像复制DNA一样复制RNA。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计算与系统生物学教授、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经过多项研究发现,一些长度较短的核糖核酸,即所谓“小核糖核酸”能够对细胞和基因的很多行为进行控制,比如打开和关闭多种基因,删除一些不需要的DNA片段等。科学家们称这种现象为RNA干扰。这个名词是从英文RNA interference翻译过来的。这一重大发现表明,小核糖核酸分子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世界》2015,(4):13
<正>非编码RNA(核糖核酸),被称为生命体中"暗物质"。之前我们看到的RNA都是线状的,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革教授实验室发现一类新型环状非编码RNA,并揭示了此类非编码RNA的功能和功能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