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结合目前通信技术应用发展以及通信软件开发所积累的经验,依河南省煤层气鹤壁项目部水平井井场监控为基础,借助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实现了基于GPRS的矿井远程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将煤矿井下的数据与监控中心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从而实现矿井现场数据的实时传输以及监控中心对现场的调度功能。  相似文献   

2.
煤矿安全生产实时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我国现在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提出了煤矿安全生产实时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通过监控中心和矿井现场CAN监控网络实现了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实时监控。在监控中心部分,由组态软件配合数据库技术实现对整个监控网络的监测、控制、管理和维护;上位机CAN节点则负责监控中心与现场CAN网络监控节点之间的协议数据转换;分站监控节点主要承担矿井现场的数据采集和断电逻辑控制。  相似文献   

3.
光伏电站监控系统存在传输效率低、系统实时性差、人机交互能力弱等缺点.采用Profibus-DP现场总线技术实现现场数据通讯,以组态王Kingview 6.53软件为平台完成监控中心界面开发的光伏电站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既保证了现场高速数据传输和监控数据动态显示,又使人机交互界面更加直观,界面操作性增强;实现了数据实时传输、分析处理及报警追溯等功能,具有人机界面良好、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系统利用GSM短消息模块在现场与监控中心之间传递数据,实现对现场有害气体的实时远程监控,达到对爆炸等事故提前预警的目的.系统中采用主动队列管理算法BLUE,解决多点数据同时到达GSM短消息模块时数据排队问题,保证各观测点的数据实时、有效地发送到监控中心,并及时接收、执行监控中心的指令.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石油开采远程监测系统:在油井现场组建的ZigBee网络采集抽油机工况;采集数据通过3G网络传输到远端的监控中心,并依此实现对抽油机工况远程实时监控和异常状况预报。该系统通过专家系统模型对抽油机示功图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判断抽油机的工况。  相似文献   

6.
根据3G网络传输速度快、准确性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运用3G远程传输的心电监护模型.此系统基于C/S架构,监控终端将心电数据实时发送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对病人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分析的结果给病人以及时的反馈.本文采用单导联心电采集器,预装有WINCE系统的ARM9嵌入式主板,串口蓝牙,3G模块等完成了从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到再现以及病人的信息管理的设计与实现,解决了大量心电数据的实时性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7.
钻井数据实时远程传输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钻井数据实时地传输到油田基地 ,实现基地对现场多分散目标的实时监控是现代化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介绍了国内外钻井数据实时远程传输的现状以及在不同条件下采用通讯卫星、微波、电话线路及计算机网络实现钻井数据实时远程传输的方法。在对综合录井系统进行实时数据截取的基础上 ,利用客户 /服务器模型开发了钻井数据实时远程传输和监控软件。  相似文献   

8.
油井地理位置分布分散,所处环境恶劣,而目前大多数油田仍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监控,这就导致浪费大量人力,现场采集的数据返回不及时以及花费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GPRS的抽油机监控系统,分为远程数据采集、无线传输、上位机监控中心三个部分,完成了对单片机开发板GPRS传输模块以及监控页面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具有体积小、功率低、运行稳定的特点,可以很好的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测、故障报警、功图绘制、远程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钻井数据实时远程传输系统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钻井数据实时地传输到油田基础,实现基地对现场多分散实时监控是现代化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介绍了国内外钻井数据地远程传输现状以及在不同条件下采用通讯卫星、微波、电话线路及计算机网络实现钻井数据实时远程传输的方法。在对综合录井系统进行实时数据截取的基础上,利用客户/服务器模型开发了钻井数据实时远程传输和监控软件。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无线联网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IFI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入城市监控中心的方案,基于ARM设计了火灾信息传输网点,提高了信息处理和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多线程及管道编程,实现火灾探测信息的处理传输及上层监控中心和下层路由器间的信息交互。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顺利对火灾信息进行处理和转发,实现了数据的实时、高速、可靠传输,满足基于互联网的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Eclat算法连接和剪枝操作耗时的缺点,按照项集之间的可连接性,将数据集划分为等价类并分段存储,采用末项剪枝策略,在常量时间内完成连接和剪枝操作.针对Eclat算法求长集合的交集操作需要大量计算的缺点,采用多维数组分段存储项集的事务集,将长集合的求交集操作转换为分段求短集合的交集,并提出期望支持度的概念,在求交集的过程中预测支持度,从而减少求交集的比较次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时间性能方面优于Eclat算法,尤其适用于挖掘长模式稀疏数据集.  相似文献   

12.
瞬时谱分析技术在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方法的优劣取决于时频分析的好坏。常规的线性时频分析方法均是基于傅里叶方法发展起来的,因此受测不准原理限制,使之不能同时具有较高的时间和频率分辨率,且针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处理效果较差。将基于改进的CEEMD算法的HHT方法应用于致密砂岩气地震资料的瞬时谱分析中,分别从一维地震道,二维地震剖面以及三维地震数据体三个方面进行了实际地震资料含气性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维地震道时频谱上能够区分含气区;在二维地震剖面的瞬时谱剖面上能发现明显的低频阴影现象;在三维瞬时谱数据体切片中能大致划分含气区域的范围。含气检测结果与测井综合解释结果相吻合,因此方法可以在致密砂岩气地震资料的解释性处理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强对流天气发生前的先兆信息,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径向风场与谱宽数据对大气的湍能耗散率进行了反演。通过对2009年6月3日南京一次强雷暴过程和2009年6月14日南京一次飑线过程的研究发现,天气过程发生前湍能耗散率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来判断湍流运动的剧烈程度。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往往会有晴空回波的出现;并且湍流运动较正常情况下剧烈。反演得到的边界层湍能耗散率可以用来识别较强的湍流运动。通过两次典型的强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还发现,湍流在降水过程发生前2~3 h,会有趋势变化的拐点出现;并且是一个持续的加强阶段。当趋势特征出现后,且湍能耗散率最大量级达到3 000 cm2·s-3以上时,可认为即将有强对流的天气过程出现。根据湍能耗散率的变化可以获得强对流天气出现的先兆信息,这对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软测量建模时所使用的数据集中若含有过失误差,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所建模型的精确度.因此,在建模之前,针对建模所使用的数据集,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的集成3MAD-MMMD过失误差的侦破方法.在采集无缝钢管穿孔过程中不同变量不同时刻的数据后,将其排列成数据矩阵.首先运用3MAD算法剔除其中的单变量大误差得到新的数据矩阵,之后采用欧氏距离公式求得新矩阵中同一变量的数据到其最近点的距离,最后以所有变量最近距离的中位值dmed为检测标准,对新的数据矩阵进行过失误差侦破处理.实验和仿真图表明,3MAD-MMMD侦破方法有效地剔除了采集数据中的过失误差.  相似文献   

15.
徐海文  付振宇  傅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4):14126-14132
针对离港航班延误预测问题,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结合时效航班信息数据和时效气象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时效信息和深度学习的离港航班延误预测模型。利用真实数据开展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了所构建的延误预测模型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航班延误预测精度,并且具有较大的航班延误预测时效;同时随着延误时间阈值的增加,预测精度不断提高,损失值不断降低;尤其以60分钟为阈值时,模型的预测精度可以达到91.26%,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存在的问题, 结合家用电器的负荷曲线特点, 提出一种基于进制拟合算法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 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方法对负荷采集设备精度要求高和无法有效处理同种电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负荷分解问题. 实验表明, 该方法可准确判断出电器的开启时间、 已运行时间和电器的工作模式, 并很好地处理了同种电器投入使用的情况. 同时, 采用低速率采样, 所需数据可直接由通用智能电表获得, 减小了成本投入, 提高了用户参与智能用电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目标检测算法的硬件加速器, 采用循环分块和循环展开的方式来优化卷积池化循环, 可以以任意并行度进行卷积和池化计算。使用一种基于AXI总线的数据重排序方式, 在不带来额外硬件资源开销的情况下, 对特征图进行重排序, 可以降低数据传输时间。将该硬件加速器部署至Xilinx ZCU 102开发板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SSD算法前向推理性能为534.72 GOPS, 推理时间为113.81 ms。  相似文献   

18.
"视觉形象"这种新软件其功能是帮助重建20世纪五十年代至21世纪初男女正装图片中地实际尺寸和其所属年代风格的对应.该软件的开发是在研究了大量地时尚杂志地原始图片及服装企业所使用地板型基础上建立地数据库.该程序可以作为独立地计算机软件或服装CAD系统其中一个应用模块.  相似文献   

19.
提出虚拟地震台阵双差测深法。通过多道互相关, 测量密集观测台阵中相邻台站间SsPmp波与Ss波到时差的差值, 然后求解最小二乘意义下每个台站SsPmp波与Ss波的到时差。该方法利用台阵优势, 可以有效地降低到时差测量误差, 有利于准确地估计地壳厚度。将该方法应用在模拟数据和“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计划”台阵数据上, 测量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网络数据包安全指标关联规则挖掘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网络通信中,安全指标间关联规则的挖掘速度缓慢问题进行研究。网络通信数据的高容量、多样性和复杂性,使网络安全指标间关联规则挖掘的信息处理难度较高、时间效率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并行FP-树频集算法的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网络通信的安全指标挖掘中。首先对网络通信数据进行Netflow流量数据采集,对其进行预处理以信息熵的形式存储。然后将频集压缩到频繁模式树上,再引入并行算法在多个处理器上为频繁模式树的节点创建条件模式库和条件模式树,在不同的并行处理器上进行同时处理,最后生成反映网络安全信息的关联规则。该方法提高了网络信息安全指标间关联规则挖掘的效率,在同样的支持度阈值和置信度阈值的条件下,可减少处理时间4~7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