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千百年来,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大西国"的传说,像幽灵一样,在地中海、大西洋西岸乃至全世界飘荡着.它牵动多少人一次又一次地去大洋深处寻觅它的踪迹;它吸引了多少人写出成千上万本书来论证它的兴衰.它是当今世界留在海底最大的谜.  相似文献   

2.
<正>一片树叶落在池塘里,就会像小船一样在水面上飘来荡去。但是,当你把一块小石头扔进池塘,它却会沉到水底。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听到的答案往往是:"这太简单了!因为石头比树叶重多了。"但是这个答案很容易反驳。因为一根小铁针扔进水里都要沉到水底,而同样用钢铁制成的万吨巨轮,却能乘风破浪,横渡大洋……于是,  相似文献   

3.
<正>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之下,有着和陆地一样的地形地貌单元。海底地形地貌可以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等3类,而每类又可以分为次一级的地形单元。深海盆地是大洋盆地内的次级地形单元,是由海岭等高地形分割而  相似文献   

4.
千百年来,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大西国”的传说,像幽灵一样,在地中海、大西洋西岸乃至全世界飘荡着。它牵动多少人一次又一次地去大洋深处寻觅它的踪迹;它吸引了多少人写出成千上万本书来论证它的兴衰。它是当今世界留在海底最大的谜。  相似文献   

5.
正"大西洋为了夺取世界第一大洋的桂冠,一口气扩张了1 000千米还不肯罢休,很有点野心勃勃的样子;太平洋则颇有君子作风,它为了给大西洋和印度洋让出地盘,已经收缩了1 000多千米,还准备继续退让;地中海干涸消逝了;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形成如青藏高原一般的庞大山域;非洲大陆一分为二,乌干达、扎伊尔和赞比亚等内陆国家有了自己的领海;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成了孤岛,洛杉矶总有一天要沉入海底……"这是童话,还是耸人听闻的海外奇谈?  相似文献   

6.
<正>神秘的水下河有自己的河道、急流、冲击平原,甚至瀑布。它们是海底电缆的克星,但也给人们带来意外的惊喜。目前,已经有数条巨型水下河被发现于大洋海底,这些神秘巨流足以使大陆河相形见绌。不一样的隐形河所谓"水下河"指的是存在于海洋深处的河流。也称深海水道。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下方有一条神秘河流。在那里,有河岸,有急流,有1千多米宽的宽敞平地,甚至有瀑布。就其水流量而言,如果将它置于陆地上蜿蜒流动,每秒流动的水量仅次于亚马孙河、恒河、刚果河、长江和奥里诺科河,称得上世界第六大河  相似文献   

7.
无奈的苟活     
<正>为什么某些品种的狗和狼在形体上如此相似?为什么人们都在传说它俩归属同一个祖先?为什么哈士奇这么2,而狼却很凶狠呢?狗和狼究竟有什么关系?它们适应环境,夹缝求生的本领究竟谁的更高呢——假如有人想养一只狼做宠物,一定会招来大家的嗤笑或惊叹。"养虎"都可"成患",狼可比虎更凶残啊!但美国的瑞克一家却不同意这个说法。家住威斯康辛州欧克莱尔附近的瑞克一家和宠物"威利"——一只郊狼已经相伴度过了三年的美好时光。威利像宠物狗一样完全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它在瑞克的女儿海莉的床上打瞌睡,与海莉和瑞克玩耍。一家人对它也有很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正>人与动物的嗅觉器官功能巨大。那么植物呢?植物也有鼻子吗?答案是有。植物不但有鼻子,而且不止一个,它们会用作呼吸,也会"闻"气味。自然界的香味叫人开脾健胃,恶臭味则令人掩鼻。为什么要"掩鼻"呢?因为鼻子是"闻"气味的惟一器官,掩住了鼻子,就等于关闭了嗅觉器官。"五官"之一的鼻子,具有独特的功能。人类不但利用它识别气味,还利用它呼吸,保障进入肺部空气的质量。而动物的鼻子也跟人类的鼻子一样,有闻味、呼吸、发声共鸣的功能。更为有趣的是,不同动物的鼻子  相似文献   

9.
吕吉尔 《世界科学》2014,(6):36-38,41
<正>早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就设想过大洋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能源。然而,直到21世纪的今天,工程师们才有底气说蕴藏在海洋里的热量可为世人提供电力。以下介绍的是"海底两万里格"是如何变成现实世界的"海底两万兆瓦"。如果说,有哪种能源配得上"蒸汽朋克"称谓的话,那就非海水温差发电(OTEC)莫属了。这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幻小说吗?没错。早在1870年,儒勒·  相似文献   

10.
正"有些地方可能比较潮湿阴暗,太阳光往往照不到,但是在这些地方我们会发现,有一些生机盎然的绿色在悄悄地蔓延生长,走近一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机呢?它可能就是一粒非常小的、像小米一样的花,但是它也像牡丹一样开放。"这首诗,焦彦华曾在北大平民学校的古典诗词课上听老师讲过,它十分契合平民学校的精神,也像是为自己  相似文献   

11.
大洋的奥秘     
世界各大洋中太平洋最大,面积达18 000万km2,几乎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但是,你知道吗?它虽然有一个吉祥好听的名字,可事实上太平洋却并不那么太平.  相似文献   

12.
正海洋里也有山脉吗?是的,海底山脉指的就是海底的大洋中脊和海岭。大洋中脊是贯穿世界大洋的海底山系;而海岭又叫海脊,是海底山脉的一部分。海底的山脉与峻岭——大洋中脊与海岭海山通常是指大洋深海中位于海面以下、高度大于1000米的隆起地形,而广义上的海山也包括海底中相对高度小于1000米的海底丘陵。大多数海山是由板块运动及其引发的火山活动形成的,而板块运动常使海山以  相似文献   

13.
<正>六月,初夏的季节,炎热的气息包围着城市的每个角落,是否有一片清幽的所在掩于墨绿如染的新荷之下?是否有一处心灵的花园送淡淡馨香人你我鼻息?本期《科学之友》将会带您走进不一样的六月。智慧城市智能生活智慧城市,其实就是"互联网+智慧"在城市进程中的具体演绎,是集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为一体的都市新概念,如今它已在多个城市逐步落地实行,  相似文献   

14.
正NASA发射了凌星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科学家为此回顾了它的前身:向我们揭示复杂性无法想象的宇宙奥秘的"行星猎手"开普勒望远镜。在一个个晴朗无云的夜晚,成千上万微小的光点布满了黑暗的天空。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仰望着繁星点点的神秘天空,想知道那里到底有些什么,或者说有些什么人。广袤的太空中会有像我们地球一样环绕太阳运行的世界吗?宇宙中会有其他许多像我们一样的生命世界吗?我们在宇宙中是独一无二的孤独的生命存在吗?TESS发射计划在稍作推迟后于2018年4月成功发射,这个新的"行星猎人"发射后,美国宇航局(NASA)将以新  相似文献   

15.
正"夜空中最亮的星",你看到了吗?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频繁过境,引得各地天文爱好者争相观测、拍摄,一睹"天和"的亮丽身影。由于空间站会反射太阳光,所以在夜空中它就会变得比较亮,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它就像一颗星星一样,快速地在夜空中移动。而在天和核心舱内,3名中国航天员吃穿住行有序规律,核心舱里越来越有家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近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将随"大洋一号"出征太平洋,进行大洋多金属结核的勘查工作。1995年10月,中国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依靠特种水下机器人,在水深6000米以下的太平洋海底,拍摄了100多张高质量的照片及20小时的录像。由此,中国人看到了由自己拍摄的海底宝藏,"多金属结核",像一层鹅卵石密集地铺在海底。早在1873年2月18日,土豆般大小的多金属结核首先在大西洋被英国海洋考察船发现,但当时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20世纪初,又有一艘叫"信天翁"号的考察船,在东太平洋海域的海底发现了这种金属结核,经分析测定,它的成分以锰和铁为主,还含有铜、钴、镍、钛等几十种稀有元  相似文献   

17.
千百年来,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潜藏着对浩瀚海洋的畏惧.尽管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有无数的船只航行在大洋之上,但直到今天仍然有两个海域令航海者们谈之色变,其中一个是尽人皆知的"魔鬼百慕大",而另一个的名气虽没有前一个大,但它的"杀伤力"却绝不逊于前者.  相似文献   

18.
<正>当很多过去只存在于科幻电影里的情节,如今一幕幕走进我们的真实世界,我们除了赞叹科技带来的神奇,也难免心生人脑被机器替代的恐慌。面对扑面而来的第二个机器时代,人类将拥有更多改变世界的机会,但也更应深入思考,我们究竟想要什么?人类真正的价值是什么?它是一个梦想还是一个梦魇?事实会证明更聪明的机器是有益的吗?抑或它们将成为弗兰肯斯坦(指"人形怪物"或"脱离控制的创造物"等)一样的怪物?  相似文献   

19.
<正>提起暴龙,人们总是能想起这个种群中最著名的代表——"霸王龙",将它与"暴君"、"霸主"、"统治者"等一系列威风凛凛的词汇联系在一起。难道暴龙就没有弱点吗?事物总是存在两面性的,暴龙也一样,它们不仅有强大、霸气的一面,也有相对脆弱之处,只是这一面往往容易让公众忽视。那么我们就来揭示一下暴龙鲜为人知而又真实的"另一面"吧。  相似文献   

20.
<正>《当我最后一次望见群星》通过奶奶与孙女之间的一场对话,讲述了一则发人深省的故事。莫非真的要等到丧失后才会懂得珍惜?相信读者在读完之后定会有今晚好好看下夜空的打算。"我有条其他人都不晓得的消息,"我告诉奶奶,"我答应过会头一个告诉奶奶你。""好嘞,小海伦。你一直是奶奶的乖孙女。"奶奶说道。父母称呼奶奶为"大海伦",因为在我小时候,奶奶比我高很多。现在的我长得与奶奶过去一样高,可是奶奶如今却蔫巴了,虚弱得站不长久。"记得月球再过去的地方那台新造的太空望远镜吗?它庞大强劲,能看见其他恒星旁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