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可恶的扒手这是一组在我们社会中并不陌生的景头:初春,市中医院门口。一位神怀焦虑的农村妇女携带着有病的儿子跳下公共汽车,急匆匆地直奔医院。当母子俩来到挂号窗口时,那农村妇女正准备掏钱挂号,可是当她翻遍所有口袋,就是找不到临出门时所携带的400元钱。妇女惊呆了,顿时便嚎啕哭了起来,她一边哭,一边对围观的人说:"钱被偷了倒也罢了,可这误了我儿子看病啊!"围观者除了掬以同情外,实在是爱莫能助。一位老伯因儿子筹备婚事急需用钱,便带着存折来到景德路某储蓄所,取出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5000钱,然后小心翼翼地装入悬挂在腰间的皮夹内。可  相似文献   

2.
 一般说来,除去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我们与医生打交道的机会不多。职业医生能成为普通大众真正的朋友吗?《交个医生做朋友》带我们走进医生的世界,从字里行间探触一位医生的职业素养和内在的真实情感,有助于大众更为理性地处理身边与医疗相关的事务。  相似文献   

3.
一位妈妈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到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儿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夜,接近九点钟,医生凡艾斯克接到一个外地打来的电话,对方说:我是海顿医生,在格兰富尔的一所医院里,这里有一名病危的儿童,他头颅中有一颗子弹,刚刚被送进医院,情况十分危急,很可能救不活了,我们必须立即给他做手术,但是你知道,我不是一名外科医生。“我离格兰富尔有60英里!”凡艾斯克立刻说道:“你是否请一下曼沙尔医生,他就住在格兰富尔。”“他离开这个镇子了。”海顿医生答道:“我所以请你,是因为这个孩子是来自你的城市,他来这里游玩,在玩枪时不小心把自己给打伤了。”“你说这个孩子是从阿尔巴奈特去的,他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5.
正一、"神婆"表演奶奶腰痛。姑姑说认识一个"神婆",把"神婆"请到家里来作法,驱驱邪,就能治好奶奶的病。"请‘神婆’是迷信行为,还浪费钱。奶奶生病,得去医院呀!"我表示反对。姑姑却坚持请"神婆",还说:"小孩子懂什么!不管迷信不迷信,她能治病就行。而且,  相似文献   

6.
无需完美     
一位朋友的妹妹高考时因为生病,没有发挥好,成绩不理想,结果没能被她向往的北大录取,而是录取到上海的另一所重点大学。为此,她十分痛苦,朋友让我去劝劝她。在她即将赴上海之前,我去她家看她。一见面,我就问她:"你们学校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能占多少?"她回答说:"大慨不到15%。"我说:"你现在就在这15%里,光你们学校就有85%的学生在羡慕你呢!"她想了想说:"这算什么,我们家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我这个重点大学在我们家只能排到末位。"可你将来还有别的机会超过他们呀!"  相似文献   

7.
<正>如果我能把自己的理想真正百分百转化成实际生活,彻底不再依赖金钱,那又将如何?如果我把自己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或许能唤起其他一部分人的勇气?啊,这种事怎么可能呢!我沮丧地给自己泼了盆冷水,在我们这样一个连上厕所都不能免费的社会,怎么可能去实施这种想法呢?这想法一旦产生,就挥之不去了,令我如芒在背,坐立不安。当我的一位朋友外出度假,请我帮她浇花时,我立刻陷入了沉思,也许我可以退掉我的住房,当其他人出去旅游度假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爱的魅力     
沈益亮 《奇闻怪事》2006,(10):31-31
有这样一则寓言:“智慧”、“成功”和“爱”这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她们到家里做客,天使对那位母亲说:“我们三位只能去一位,你回家商量一下,看选中我们中间的哪一位?”母亲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哪一位是‘爱’?请进屋吧。”“爱”起身向屋里走去,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了进去,母亲很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我们历来都是跟着爱的,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我们‘智慧’和‘成功’。”有爱就有了一切。在童话中如此,在教育中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有空吗?     
一位母亲刚读完一本教导人如何养育子女的书……想到自己身为母亲,实在有些疏忽的地方。基于这种自责,她到楼上找她的儿子,走到房门外面,她所听见的是震耳欲聋的鼓声。她心里有话要对儿子说。可是在敲了门之后,她又畏缩起来。“有空吗?”她问。儿子出来开门,“妈妈,你知道我随时有时间给你。”儿子说。“孩子,你知道,我……真的很喜欢你打鼓的样子。”他说:“真的?好,多谢,妈!”说完了话,她开始下楼。走到一半,她才明白自己没有说完想说的话,于是回头上楼,再次敲门,“还是我!你还有些时间吗?”她说。他说:“妈,我早说过了,我总有时间给你的…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日子,与一位搞科研的朋友聊天。一所国外大学邀请他出国做研究,可当他与妻子商量时,妻子不容置疑地说:“当前孩子太小,家里没有爸爸不行!”这位朋友感到妻子不支持自己的事业,心里很苦恼。  相似文献   

11.
儿子生病了,烧退之后,一直咳嗽。白天倒还好,可是早上起床、晚上睡下这段时间,有时咳得连气都喘不过来。我们看了着急万分,跑遍了绍兴所有的医院,连省儿童保健医院也去了好几次,细菌性咳嗽、病毒性咳嗽、过敏性咳嗽、哮喘……医生的话让我们无所适从。吃药、挂盐水……家里小房间的书柜都成了儿子的专用药柜,可是儿子的咳嗽还是不能停下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海的女儿     
《大自然》1989,(4)
我在访问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的时候,曾住在美国朋友佩尼的家里.她家摆饰得像个贝壳博物馆,她拥有四条小艇,谈起她的航海故事,更是娓娓动听.可惜时间太短和翻译上的困难,了解很不详细.回国后,我想以"海的女儿"为题,写一篇描述她爱海的生活,请她给我补充一点情况.没想到她写来这封长信,充满着一个普通美国人对海洋的情感、认识和要求保护的愿望.特请唐波同志把这封信全文译给《大自然》的读者.  相似文献   

13.
鼻子的故事     
我说过,比利时的留学生很有福气,就是可以在这里钻一把医疗保险的空子,把自己的牙齿之类的不疼不痒但花销很贵的病彻底地治一治。我的朋友镶了几颗假牙之后,终于明白了国外牙医为什么收入丰厚了,因为人家镶的假牙和真牙没什么区别。刚镶完牙的那几天,我的朋友逢人总是张开他的嘴,让别人欣赏他嘴里的假牙,有时候还卖一卖关子,先让别人猜一猜哪一颗牙是假的。尝到了甜头就还想尝第二次,后来,我的朋友总结了一下自己的情况,觉得自己的鼻子总是不太通气,就又到医院去了,事实证明他的感觉很准:医生说他的鼻孔先天性有点狭窄。不过医生说这不是大…  相似文献   

14.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李暖暖走之前拿着一张中国地图对她爸爸说,我不会走出这张地图的,但你也别打算在这张地图上找到我。李暖暖是在跟她爸爸赌气,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大学毕业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有着显赫身份的爸爸给她一份好工作。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相似文献   

15.
<正>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土豪朋友在微信平台上给"科学狂想"栏目留言:"我很喜欢这个胡思乱想的栏目,现在有一个问题要求助:我想在家里养一条大白鲨,这能行吗?养鱼的事我完全不懂,但我可以保证:钱不是问题!"这条留言如同一根木棍搅了蚂蚁窝,编辑部立马炸锅了。不管怎样,大家还是决定帮土豪朋友分析分析。为此,我们特地邀请了海洋生物学家、材料工程师、水族馆馆长来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上午第二节,上完课的我,刚进办公室想休息一下,就有一位领导跑到我的面前气喘吁吁地说:“有一个学生,老师仅仅批评了两句,就跟老师干上了。领导找她问情况,直哭不说。现在要不上了,班里第一名啊,你看咋办?”我告诉他,别急,请你把她喊过来,就说我有事要告诉她。不久,她就被“请”了过来。进来时,还委屈得抽泣不已。  相似文献   

17.
吴泽涛 《奇闻怪事》2005,(10):36-36
一天,我听初中一年级的数学课,这位数学教师请三位学生上黑板演示计算。结果,其中有两位学生都演算对了,而且算理也说得好。老师便在全班同学面前好好地表扬了这两位同学。就在这时,我无意中发现,那位做错的学生将头深深地低了下去。从侧面,我看见她的脸上显出一幅惘然的神色,此时,我的心提了起来,我不知道上课的老师有没有注意这位做错题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人在外地做事,托他的一位同乡带一本《青少年科学探索》回家。同乡问:"这本书带给谁呢?"这个人认为自己的儿子长得伶俐聪明,是全村最可爱的孩子,就得意地说:"带给我们村里最可爱的孩子。"同乡点点头,拿着书走了。过了几个月,这人回到家里,知道他的儿子并没有收到同乡带回来的书,便跑去问那个同乡:  相似文献   

19.
“妈妈,我头晕得很,哎……” 一句话还没说完,豆芽已经难受得不行了,哎吐,头晕,身子软得都站不起来了!妈妈哪敢耽搁,快速将她送往医院。经过诊断,医生说,豆芽是中毒了。可是排查原因,她又没有乱吃什么东西,更不可能是别人给她下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20.
精神糖果     
有人相信棍棒教育,因此,他那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屁股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我问他:孩子学习上去了吗?他回答:零蛋、不及格、50分……品行好吗?朋友皱起了眉头:在学校像山上的猴子,在家里像傻子。由此,我想到了一篇文章《赏识你的孩子》。说的是南京某厂技术员周宏,用赏识的办法,把双耳几乎全聋的女儿教育成了高材生。他说,他第一次看到小女儿做应用题,10道题她只做对了一道,可是他没有发火。他在对的地方打了一个大大的红钩,错的地方不打红叉,并发自肺腑地对她说:你真了不起,第一次做应用题就对了一道,爸爸像你这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