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信息化》2008,(3):92-92
江苏省信息产业发展座谈会在南京召开。会议指出,近几年来,江苏省信息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超万亿元的历史性突破,达到1.2万亿元,产业规模是2002年的7倍,5年年均增速48.5%;电子信息产业占江苏省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20%,占全国信息产业的比重达21%。江苏省将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  相似文献   

2.
《杭州科技》2008,(2):65-65
“中国(杭州)新加坡ICT产业发展合作签约仪式”在黄龙饭店水晶宫隆重举行,杭州市副市长沈坚、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局长戴荣利少将出席了此次签约活动。此次签约活动是由杭州东部软件园和新加坡信息通讯协会(SITF)共同举办, 并得到了浙江省信息产业厅、杭州市外经贸局、  相似文献   

3.
《上海信息化》2009,(8):89-89
作为北京市首个产业振兴规划,《北京市调整和振兴电子信息产业实施方案》日前正式发布,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和布局均将发生较大转变。根据《方案》,预计到2011年年底,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将达到15%,其中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1%,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此次出台的实施方案中。重点领域将包括移动通信、数字电视、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高世代平板显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等。此外,第三代移动通信商用、交互式高清数字电视普及、平板显示产业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4.
《华东科技》2012,(3):45-47
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联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开展深入合作。作为上海经济发展中发展速度最快、技术创新最密集、效益较好的产业之一,上海信息服务业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今年2月发布的《上海市信息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15年,上海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力争达到6000亿元,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7%左右。今后,上海将实施信息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将信息服务业打造成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2005年,上海市信息产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9.1%,拉动全市工业增速18.3%中的5.3个百分点,在上海六个重点发展的工业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  相似文献   

6.
数字     
《上海信息化》2008,(7):85-87
152亿美元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联盟等联合发布的《2008年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07年中国外包市场规模达到152亿美元。其中离岸外包规模为22.8亿美元,占15%;在岸内需外包规模为129.2亿美元,占85%。按照外包业务类型看,信息技术外包(ITO)规模为90.4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按照“十五”计划发展纲要和上海城市信息化发展蓝图,将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实现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加快上海微电子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以通信产品、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微电子和智能化产品,努力在软件设计、芯片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确立国内领先地位。 据了解,上海市信息化建设“十五”规划总体目标是:信息基础设施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全国和亚太地区最重要的通信枢纽之一;信息产业继续保持25%以上的增速,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以上;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获得广泛应用,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信息产业己成为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而近20年来美国的光通信进展不仅最为迅速,而且规模宏大。据美国商务部提供的统计,在1996年至2005年10年间信息产业虽仅占美国GDP的9.5%,但它对美国实际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则达到36.5%,据称到2010年全美将有605劳动力资源被信息产业所雇用。而今天的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光电子技术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产业所包括的信息产品制造,软件,通信三大门类中,软件已成为越来越关键的产业。软件产业已成为各经济产业的基础和关键。然而,相对于信息和通信业来说,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滞后的状态,这种现象越来越成为制约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爱尔兰,以色列,新加坡的软件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笔者深入分析了三国软件产业迅速崛起的奥秘,详细介绍了三国软件业迅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希望能给我们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10.
《辽宁科技参考》2006,(3):37-38
辽宁省未来15年将重点发展八大领域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到2010年,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将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继续保持20%的增长速度,先进制造、新材料等某些重点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1.
电子信息产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002年,全球的电子信息产值达1.25万亿美元。近年来,我国的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2003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88万亿元,增长34%,信息产业增加值完成709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鉴于电子信息产业日益重要的作用,2001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把电子信息产业列为省重点发展的“一号工程”,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建设》2010,(1):59-59
2009年12月23日,ChinaSourcing2009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年会在广州召开,会上发布的《2009外包产业发展报告》指出,前三季度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收入达到1463.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4.5%,预计全年收入将接近2000亿。  相似文献   

13.
《上海信息化》2000,(1):4-4
徐市长在回顾1999年工作时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8.2%,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3.8%。”“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信息港基本框架‘1520’工程、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延安高架路中段、国际会议中心等一批重大工程高质量如期竣工。”  相似文献   

14.
武月娇  袁攀 《广东科技》2012,21(15):1-2
在科技创新中充分利用专利信息资源,可以缩短60%的研发时间,节约40%的研发资金。在产业振兴过程中,有效利用专利信息,既可以把握最新技术发展动向,掌握行业发展的正确技术路线,又可以预知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在垄断与反垄断之间掌握主动权。对2010年立项建设的广东省产业发展专利信息综合应用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及服务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江苏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省制造业第一大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6年信息产业产值突破6000亿元,到2010年将达到12000亿元。今后,江苏信息产业在发展规模基础上,着力点放在提高水平上,重点是提升“三个力”。  相似文献   

16.
台湾信息产业(电子资讯产业)的崛起始于20世纪70、8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信息产业已成为台湾社会的支柱产业.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信息产业格局中亦占有一席之地——由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信息部(EIU)和商业软件联盟(BSA)共同发布的2009年全球信息产业竞争力报告显示.台湾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全球第十五位。在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及新加坡,略高于韩国。然而。  相似文献   

17.
最近,笔者参加河北省信息技术培训考察团,赴美国马里兰大学进行了为期40天的信息技术知识培训,并对美国发展信息产业和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政府运作方式的情况进行了考察。现就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快河北省信息化建设问题谈一些惰况和认识, 一、美国发展信息产业及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政府运作方式的情况 自1990年以来,美国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到 2000年,美国经济保持了 10年的持续增长,其中信息产业的增长远远超过其他产业,专家认为,美国的这种“新经济”现象是重视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结…  相似文献   

18.
红枣是吴堡的主导产业,农民60%的农业收入来源于此。目前,全县红枣面积达到15万亩,由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新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红枣流通机制不健全、加工企业发展滞后、信息闭塞等因素,严重阻碍了红枣产业的发展。如何做大做强这一产业,成为摆在该县各级政府和农民面前的大事。下面谈我个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信息已成为经济建设的战略资源。各国都在竞相发展信息产业,以抢占政治、军事、经济和贸易的制高点和控制权。据统计,在一些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工业国,信息产业以每年30%-40%的增长率不断扩大。目前产业发展趋势表现为:1.向全球化发展所谓世界信息产业的全球化就是社会信息产业、物能产业、金融和技术等与世界各地融为一体,每一个地方信息产业构成要素都具有全球性配置的意义。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外向型经济增长的推动下,信息产业国际间合资合作、跨国联营、协作发展等取得了长足进步。各国信息机构与企业都在个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是一个704平方公里、人口448万的岛国,为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新加坡政府特别重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早推行“政府信息化”并效果显著的国家之一。目前,新加坡政府提供1600余项电子政务服务事项,97%以上的可执行服务网上办理。88%与政府办理过事项的人至少有一次采用电子方式完成,满意度高达81%。连续五年在埃森哲的《全球IT报告》中被评为全球三大最佳电子政府(美国、新加坡、加拿大)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