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辞立其诚     
吴宏毅 《世界博览》2011,(15):83-83
演说的力量有多大?公共演说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古有西塞罗和德谟克里特,今有马丁·路德·金和奥巴马,古往今来,演说的大师不少,演说的威力也很可观。凯撒用他的演说鼓舞士兵,建立了罗马帝国;希特勒用他的演说煽动民众,毁灭了第三帝国。《论语》云:“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确有道理,语词的力量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
56岁的共产党总书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象美国总统候选人那样,奔忙在商店、工厂和集体农庄之间。跟他的任何前任迥然不同,在苏联,人们几乎可以整天在电视里看到他,听他演说。他并不是一个个人崇拜狂。政府办公室里没有他的照片,在他的家乡也看不到纪念碑,他津津乐道的不是对现状的沾沾自喜,而是大刀阔斧地迫切地改革。“那些不打算改革的人干脆走开”,他公开这样宣称。一些对此充耳不闻的老资格共产党官员已经被清洗。甚至连敢于暴露斯大林时期黑暗恐怖的尼基塔·赫鲁晓夫,也没有象他那样在批评苏联过去的一些事时毫不心慈手软。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月10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在芝加哥做告别演说,为他的八年任期划上了句号。奥巴马在演说中通过回顾自己执政八年的政绩、阐述他对美国未来的期许,来为自己的"历史遗产"做一个辩护。10天后,他的继任者唐纳德·特朗普就职,将为美国政治开启一个很有可能完全不同、也很难预料的篇章。我们由此可以感知在不同寻常的时间节点退出和登台的总统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未来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你面对他的时候,你会被吸引、被鼓舞。贺阳身上有一种力量,这是人格的力量、意志的力量、智慧的力量。我把这种力量叫做"场"。当你走近贺阳的"场",你就不得不进入他的世界。你在发现他的时候,也就发现了新的自己。我和贺阳结识,还是他在北京市体改委任副主任的时候。从政府官员的角度看,他也是有魅力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得好,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十分出色,而且很勤奋。繁忙的公务并不妨碍他多方面地学习和研究,报刊上常见他的文章发表。他也是我们刊物的热心作者,经常把自己的新作寄给我们。他的口碑是很好的。但是,他又不大像一般的官员。他的思维方式,他的气度,他的语言,以及他与各行各业、各种层次的人们在一起时的那种融洽状态,都使人感觉他更像是一个社会活动家,是那种敏于理念又急于把理念付诸实践的人。后来听说他要到国家体改委去当司长,用一般人的说法是要  相似文献   

5.
孙平 《科技信息》2011,(16):160-160
阿基琉斯是《伊利亚特》的主人公,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个英雄。他英勇善战、无敌无畏,他对个人荣誉的追求和捍卫彰显了古希腊民族精神;但他也有致命的弱点:阿基琉斯的脚踵,在勇敢无畏的大英雄身上留下一个致命的弱点,又体现了对古希腊民族精神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斯大林同志离开我们一周年了。但是斯大林的名字万古长存。斯大林的名字是一切善良的为和平与幸福而斗争的人们的旗帜,是一切正在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资本主义的奴役的被压迫人民的灯塔。用斯大林思想联合起来的各民族自由人民的兄弟般的团结一致,已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与社会主义阵营无穷力量的源泉。一年以前,当全体进步人类惊闻斯大林逝世这个沉痛消息的时候,和平的敌人曾经幸灾乐祸地指望由此而挫折我们的意志。然而敌人可耻地破产了.亿万正直人类休戚相共的悲痛心情所产生的不是脆弱,而是新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得全世界劳动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列宁斯大林所亲手缔造的伟大苏联的周围,更加高高地举着斯大林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旗帜前进,不断地走向新的胜利。一年来的事实令人信服地证明: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与社会主义阵营在战无不胜的斯大林旗帜下取得了多么重大的成就,并已成为一种多么巨大的力量.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一掌握群众,就立刻成为物质的力量。斯大林的爱好和平政策,把世界上所有的进步力量都团结起来。由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和胜利的发展,由于苏联一贯坚忍不拔地执行着斯大林的旨在保障各国人民之间持久和平和加强爱好和平各国友好合作的政策,苏联已成为全世界具有最强大吸引力的中心。  相似文献   

7.
今年的十二月二十一日,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逝世以后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主要领导人斯大林同志诞生的一百周年纪念。当这个日子来到的时候,我就想起毛泽东同志一九三九年在延安庆祝斯大林六十寿辰时,曾经写过一篇《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的文章,其中说:“庆祝斯大林,这不是一件应景的事情。庆祝斯大林,这就是说,拥护他,拥护他的事业,拥护社会主义的胜利,拥护他给人类指示的方向,拥护自己的亲切的朋友。”我又想起毛泽东同志一九四九年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的庆祝斯大林七十寿辰的大会上所致的祝词:“斯大林同志是世界人民的导师和朋友,也是中国人民的导师和朋友。他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并对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作了极其杰出和极其宽广的贡献。中国人民在反抗压迫者的艰苦斗争中,深切地感觉到斯大林同志的友谊的重要性。”经过三、四十年之久,在今天重温这些话,感到又是多么亲切!  相似文献   

8.
时政·资讯     
美国:遇暴雨,奥巴马无人撑伞 奥巴马7月14日在弗吉尼亚州府附近一个小镇上发表演讲时遭遇暴雨,但始终无人为他撑伞。奥巴马当天向镇上900多名市民发表了批评共和党竞选对手罗姆尼的演说。中途天气突变,很快变成瓢泼大雨。奥巴马全身湿透,竞选演讲却丝毫不受影响。民调显示,奥巴马与罗姆尼的支持率非常接近,11月的大选日益迫近。奥巴马丝毫不敢怠慢。一直以来,奥巴马都把对手描绘成不接触普通百姓的亿万富翁。在演讲中,  相似文献   

9.
余源 《小学科技》2011,(12):34-35
当破坏战神把能量球塞进自己身体的时候,他的双眼立刻进发出红色的光芒,身体也在逐渐膨胀,一对恶魔般的黑色翅膀慢慢地从背部伸展出来,显示出一种诡异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时政·资讯     
《世界博览》2012,(15):28-29
美国:遇暴雨,奥巴马无人撑伞 奥巴马7月14日在弗吉尼亚州府附近一个小镇上发表演讲时遭遇暴雨,但始终无人为他撑伞。奥巴马当天向镇上900多名市民发表了批评共和党竞选对手罗姆尼的演说。中途天气突变,很快变成瓢泼大雨。奥巴马全身湿透,竞选演讲却丝毫不受影响。民调显示,奥巴马与罗姆尼的支持率非常接近,11月的大选日益迫近。奥巴马丝毫不敢怠慢。一直以来,奥巴马都把对手描绘成不接触普通百姓的亿万富翁。在演讲中,  相似文献   

11.
孤独的旗手     
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真是一对天生的专演悲剧的喜剧演员。前些日子,当他们自吹的“世界最大的”第六舰队在地中海搁浅,另一个“世界最大的”第七舰队又在台湾海峡进退维谷的时候,他们忽然发现,跟着他们的破旗呐喊的只有自己的影子和一二个孤魂野鬼。这一惊,非同小可。一向出谋定计的华尔街讼棍杜勒斯赶快“敦促”艾森豪威尔发表电视演说,希望以美国总统先生的“个人威信”挽回国内国外失去了的人心。电视演说是发表了,但是杜勒斯的打算仍旧落空。他没想到,艾森豪威尔的招牌跟他自己的一样的破烂,一样的恶臭。尽管费尽心机为总统先生起草了整篇的演说,“盟国”的支持依然只是想象中的安慰。谁愿意跟杜勒斯从远东的“战  相似文献   

12.
征服者?     
乘飞机和轮船访问十个国家、发表五十多篇演说和航行大约两万哩,从加拉加斯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然后继续航行到巴西东北部的累西腓,四个星期内走完全程。这就是戴高乐将军在9月20日开始的打破纪录的旅行。从来不曾有过一个法国总统计划离开他的国家这样长的时间,从未有过一个外国统治者一次访问这样多的拉丁美洲国家。他的日程看来不像是一位老政治家的日程,倒像是一位现代的、和平的、未来征服者的日程。他的旅行是经过周密准备的。他到墨西哥的访问是一场预演,既表明了法国政策的野心,也表明了它的限制,戴高乐将军一直热心地强调,法国具有世界范围的利益。不错,他在进行海外冒险之前,曾竭力巩固他的欧洲基地。但是,当他以为,美国政策显然在妨碍他的欧洲计划的时候,他才决定在美国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对美国进行反击。去年,他开始在亚洲宣扬明智。今年的标志是他的拉丁美洲之行,是用意在表明门罗主义已经死亡。  相似文献   

13.
斯大林不单纯是一个人,而是一篇历史,代表着苏联一个时代。对于斯大林的是非功过的争论再度热烈起来。苏共领导人对斯大林有了新的评价,但尚未有正式结论。  相似文献   

14.
德国爱国力量在一九五四年十月七日庆祝德意志民主共和团成立五周年.一九四九年十月七日不仅对德国人民说来是一个具有伟大民族意义的事件,而且也正如斯大林在他的贺电中所说的,'是欧洲历史的转折点'.随着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成立,在德国的一部分土地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个真正爱好和平的、民主的德意志国家.  相似文献   

15.
蒋经国在晚年回忆1945年去莫斯科时,斯大林对他说:“你们中国人只要团结统一起来,很快会强过其他国家。这是东方民族的优越,也是民族文化的优越。”虽然蒋经国痛恨斯大林,但他认为斯大林对东方民族的深刻了解是令人钦佩的。蒋经国直到临终,仍念念不忘国家统一大业。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他所选定的接班人竟然高唱削弱甚至肢解中国的“七块论”、“两国论”。  相似文献   

16.
简洁 《科技信息》2010,(23):I0234-I0235,I0190
麦克白夫人是一个有争议的文学角色。她被一部分人看成一个有强烈意志,野心勃勃的女人。机敏的她对丈夫的力量和弱点了如指掌,并且无情的开发他们。然而,王冠的获得并没有带给她预期的快乐,最后,紧张之下为之崩溃。其它人认为,她是因为对丈夫的爱才变成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她意识到他内在的善行,当然,没有她,他将会无法赢得王冠。为了他,黑暗的力量只是一种手段。天生的女人特质在邓肯的不自然的紧张紧张和丈夫疏远之下崩溃。她是简单和现实的。然而,麦克白是复杂和富有想像力的。她做了能够做到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3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有别于在此前形成的新经济政策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政治上的高度集权,经济上的高度集中,文化上的高度划一。这一模式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一模式存在极其严重的弊端,使苏联国民经济一直处于危机的边缘,尤其是后来把他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蒙受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8.
鲁迅小说集《呐喊》与《彷徨》,不但在思想内容上充满了一以贯之的强烈的反封建性,而且表现了一种深沉的探索精神。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虽然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北洋军阀横行,都曾使他十分失望,但“不过我却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这想头,就给了我提笔的力量。”正因为哪怕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不失望,仍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以鲁迅的这些小说在思想内容上又都致力于中国革命道路和革命力量的探索。在这些方面,正显示着鲁迅小说的巨大思想力量和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设计超一流的地铁没见识过莫斯科的地铁比没去过莫斯科更糟糕。因为莫斯科的地铁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地铁,也拥有世界上最深入地底的地铁站,同时更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宏伟的地铁。上世纪30年代的莫斯科,人口300万,市政设施破旧,这时斯大林提出要以两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赶上或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要通过这种高速度向全世界显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于是首都的改造被迅速提到日程上来。有一天,斯大林把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苏联交通人民委员卡冈诺维奇和时任莫斯科市  相似文献   

20.
华亭 《世界博览》2012,(9):78-79
正美国"富二代"的中国禅心汉学家、翻译家、旅行家、作家、行者,都是他,又都不是他。他很佩服徐霞客,也想通过旅行的方式了解中国不一样的文化脚踏一双黑色布鞋,肩背一只黄色僧包,自1989年第一次来中国旅行,这身装扮就是比尔·波特的"标准配置"。一把大胡子留了十几年,几乎成了他的标志。可他却说,那是因为刮胡子很痛,也麻烦,懒得刮,却也没有特意留。他是一个很难贴上标签的、将禅修融入日常生活的人。他说:"我不是一个好的修行人,但我还是一个修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