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遗产》一九八○年第一期,发表了姚雪垠先生的《论〈园园曲〉》一文。其中有些问题,我有不同看法,写了一篇《姚雪垠先生〈论《园园曲》〉献疑》,发表于《文史知识》一九八一年第一期。感到言有未尽,再作此文请教于姚雪垠先生。  相似文献   

2.
杭州汪吾金先生的文章《〈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浓郁的兴化情结”难以成立——与任祖镛先生商榷》认为拙文《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兴化情结》“所提出的七个依据都靠不住”.事实上,拙文的七条“证据”全靠得住,《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兴化情结确实存在.  相似文献   

3.
李瑞英 《科技信息》2007,(20):257-257
本文旨在探讨文艺鉴赏依旧是一种创新活动。通过对李商隐《锦瑟》一诗的品味,解决什么是文艺鉴赏,然后,对鉴赏中的感性和理性进行详细的阐释,得出它们具有复杂性,并对这一复杂性进行说明,最终得出:文艺鉴赏中的理性和感性的复杂性导致文艺鉴赏活动具有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读了《曲靖师专学报》一九八五年第一期发表的周颐厚、黎敏茜二同志的《〈荡寇志〉认识价值之浅见》和郭兴良同志的《应该怎样看文学的认识价值——再谈〈落寇志〉兼答周颐厚、黎敏茜二同志》以后,颇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不揣浅陋,姑写出来以参加这场有益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答李默先生对《排瑶历史文化》的商议练铭志,马建钊,李筱文我们撰写的《排瑶历史文化》一书出版后,李默先生发表了《〈排瑶历史文化〉史实商议》提出了商榷意见。古人云:闻过则喜。然拜读李文之余,我们发现所谓“史实商议”者,11部分中仅个别地方(还不是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史论丛》八○年第一辑,首篇有荣同志的《试谈西周纪年》,方法全用王国维“月相四分法”,而拙著《两周考年》首列四个论点:〈一〉否定“三统历”〈二〉否定“三正论”〈三〉否定“月相四分法”〈四〉确定失闰失朔率并说明这四个论点如果有一个动摇,全文推翻。王国维先生不了解齐梁星历家何承天、祖冲之的话“四分历久则后天,三百年辄差一日,”也不知道刘歆“孟统”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刊发了一组文章:叶舒宪《〈阿凡达〉与卡梅隆的“人类学想像”》、刘慧《〈阿凡达〉:博取东西,再造神话》、王婧《“繁华落尽见真纯”——电影〈阿凡达〉中伊娃原型的神话学解读》,他们透过光艳的视觉冲击和神奇的想像,对电影《阿凡达》进行了深入的人类学解读,体现出极强的学术敏锐。  相似文献   

8.
第一奇书《金瓶梅》语言索解匪易,向称难读。台湾《金》学家魏子云先生《金瓶梅词话注释》,为学人研读《金》书,扫清了语言障碍。日人植田均先生《〈金瓶梅词话〉词语汇释》,已将其全部收录;内地中州古籍出版社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曾两度予以重印。足见其需求、影响之大。是书于方言俚语诠释,多有创见,笔者披读,获益良多。然亦间有未惬人意之处,兹摭取十七条,略陈鄙见,以就教于作者及博雅大方。本文出条及条下标页码注释,据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金瓶梅词话注释》(增订  相似文献   

9.
根据相关事实可以知道,叶德浴先生的《郭沫若对鲁迅态度剧变之谜》、《关于郭沫若的〈蒐苗的检阅〉》两篇文章呈现出不明情况、扭曲事实、想当然、断章取义、未能知人论世、牵强附会、故意曲解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中,叶舒宪《人类学与文学的互惠——小议列维一斯特劳斯在中国的传播》体现了他对人类学与文学关系的有趣而深刻的思考。张玉《关于“四重证据法”之学术考察——从国学到文学人类学》是对叶舒宪先生“四重证据法”的再评述。张丽红《打开一个新的世界的钥匙——评叶舒宪先生的〈文学人类学教程〉》是一篇书评,其将叶舒宪先生《文学人类学教程》比做一把打开新的世界的钥匙,认为它使人们看到了文学研究的未来景观。  相似文献   

11.
徐朔方先生在《晚明曲家年谱·浙江卷》的《孟称舜行实系年》一文中,将祁彪佳的《孟子塞五种曲序》一文定为伪作。①笔者曾撰写了《〈书舶庸谭〉中的戏曲史料二题》一文,对徐先生所持的几点理由提出了商榷。②但是,当时的一个最大遗憾(或曰缺陷),是无论徐先生还是笔...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在接受凌宇访问时说,理解他的作品最主要的是五个题记:《〈边城〉题记》、《〈长河〉题记》、《〈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湘西〉题记》。通过这五篇文章,我们可以窥视到作家的其人其思:他并不是一个对社会置身事外的作家,他把自己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对人性的独特感受通过别样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别样的方式使他远离当时的主流文坛,但沈从文的现代性意义也通过他在五个《题记》中的反思与批判以及忧患和悲剧意识获得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鉴定文物的实用之书——评李学勤主编的《中国文物鉴赏丛书》●梁腾锋/著我是一名业余文物爱好者,最近有机会拜读了由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和文物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李学勤先生主编的《中国文物鉴赏丛书》。这是我国文物鉴定和...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比较诸多《论语》英译本的基础上,从三个侧面探讨吴国珍先生英译的《〈论语〉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着重讨论其译文的三大特色,即体例独特、译义确切、通俗易懂。并由此得出结论:尽管可能存在一些可资商榷的地方,吴译《论语》仍不失为一部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5.
荷马史诗《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以下简称《奥》)的主题是什么,迄今学术界仍无一致的意见。笔者不揣谫陋,仅就管见所及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专家和读者。 一 关于《奥》的主题,一种较通行的看法是歌颂人战胜自然的斗争。如杨宪益先生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一文中讲到荷马史诗的思想意义时说:“《奥德赛》歌颂航海的冒险行为,歌颂人对自然的斗争,……” (见《世界文学》1959年第12期149页)石璞先生认为“它主要是写希腊英雄对自然作斗争的生活。” (见四川人民出版社版《欧美文学史》上册39页)牛庸懋先生写道:“《奥德赛》则主要是歌颂航海的冒险行为,是歌颂人对自然的斗争的史诗。” (见贵州人民出版社版《外国文学五十五讲》上册29页)三位先生都没有使用“主题”一词,所以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上引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新增教材游记《威尼斯》,是朱自清先生漫游欧陆后写的。这期间,正值“九·一八”事变后不久,中华民族处于“自己国家的危急关头”。对于这籍游记,秦兆基同志在《〈威尼斯〉的结构和用墨》一文中认为:“这时期是朱门清一生中最安适恬静的时期。《威尼斯》也漾满了安适恬静的心情”;①姜汉林同志在《淡〈威尼斯〉的语言教学》一文中则谈到:《威尼斯》的“语言很有特色”,但“……没有深邃的主  相似文献   

17.
对艾芜《山峡中》的最初评价是1936年周立波的《读〈南行记〉》内提及《山峡中》;20世纪50到70年代研究开始活跃,并且进入了文学史叙述;20世纪80至90年代研究视野不断被拓宽;进入21世纪,对《山峡中》的研究进入了全方位、广视角、多纬度的研究时期,并且多有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繁荣学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积累科研文化成果,我院学报编辑室编印的“学报丛书”,今年决定出版《古代杭州研究》、《太平天国史事拾零》、《〈四部备要〉〈万有文库〉〈丛书集成〉高低法目录通检》等三种。  相似文献   

19.
从《龙潮》的出版说起─—评介张垣的创作生涯赖丹收阅北京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陈钧主编的《通俗文艺通讯》(1996·1),该刊在“方家近况”专栏中推荐说:“福建张垣的自选文集《龙潮》20余万言,已于近日由闽西文学院和龙岩市侨联印行。该书分“散文之页”、“读...  相似文献   

20.
俞平伯的词史观主要集中反映在《〈唐宋词选〉前言》一文中,他认为词发端于民间,是诗进化的结果;词有两条发展道路,分别是以《花间》为代表的“获深”和以苏、辛为代表的“广深”,后者更接近词的本色,为词之正宗。他接受并扩充了黄侃、胡适及王国维的词史观,同时在俞樾、俞陛云的影响下幔取了传统词学理论的精华。他的三本词体鉴赏专著是其词史观的重要实证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