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太阳能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固定式太阳能接收不能够实时有效地接受到最多的太阳能。太阳能追踪系统就能够弥补这一缺点。由于不同方式和不同控制器的控制追踪效果不同,所以选择一款最合适的太阳能追踪系统十分重要。首先介绍了三类不同的追踪方式,然后比较了一些常见的基于不同控制器的太阳能追踪系统,最后通过分析logo控制器、PLC和单片机的优缺点分别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2.
针对吸附式制冷装置及太阳能集热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连续制冷吸附式制冷装置的太阳能集热系统。该集热系统可根据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采取不同的运行模式。建立了采用该集热系统的连续制冷吸附式制冷装置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连续制冷吸附式制冷装置一天中不同时段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热力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该太阳能集热系统可有效地提高吸附剂解吸温度及单位集热面积的制冷功率,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各国都在寻求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太阳能这一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使太阳能光伏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本篇文章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介绍了太阳能高效路灯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飞行时间长、飞行高度高,结合通信载荷可在临近空间形成空中通信服务系统,在应急通信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国内外太阳能无人机平台的发展现状及其在通信方面的应用情况,通过分析基于太阳能无人机的通信系统的特点、应用方向,提出了基于太阳能无人机通信系统的3种典型应用场景,探讨了其关键技术及效益。研究表明,利用太阳能无人机平台可构建临近空间通信系统,实现持久广域的通信覆盖,使用灵活,可在应急通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翅片上涂有太阳能选择吸收涂料的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夏季运行时冷凝温度升高,导致系统COP和制冷性能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采用正压均流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以及制冷对照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气流组织形式、太阳辐射强度大小对不同压缩机频率下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气流组织形式和改变遮阳条件,系统COP提升14.1%,仅比对照机组低3.0%,表明该设备可直接用于居住建筑;此外,不同系统形式均在压缩机频率为50~60 Hz时具有最高的系统COP,为系统匹配不同负荷特性建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各种太阳能系统的特点,结合不同的住宅种类和用户特性,确定太阳能与住宅最合理的配合,以发挥最大的热效率,充分利用太阳这种绿色能源,真正实现节能。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应用广泛,其中太阳能汽车目前虽然还有许多性能不完善,但是今后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之一。该太阳能小车将建立由太阳能发电、蓄能及负载系统。通过实验测量,了解太阳能电池板的基本性能,掌握不同电性能太阳能电池之间的组合方法和规律;掌握了太阳能小车充、放电的效率、时间和其运动特性,为今后进一步改进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杨群芳 《科技信息》2008,(36):348-349
采用太阳能作为辅助热源不仅是提高热泵系统性能的有效方式,也是建筑物节能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太阳能热泵的工作原理和几种不同形式及其在提高系统COP值和节能方面的突出优点,研究了不同的太阳辐射强度及室外气温条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集热面积和压缩机额定功率大小对太阳能分数的影响最大,其次太阳能集热器的几何和光学性能对系统的性能也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该文结合具体项目以高层建筑如何选择太阳能热水器系统进行介绍,通过对两种可使用于高层建筑的太阳能系统进行设计计算为方案选用提供依据,对拟选方案进行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与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和集热器的选用,并随后进行了节能环保分析.最终解决了项目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太阳能热利用中的传热分析、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太阳房和太阳能干燥等方面的研究和发展状况,对一些新思想、新方法以及新设计和新装置也同时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描述了一种采用透明蜂窝的固定表面集热-储存整体式新型太阳能热水系统,并对不同流率连续放水、定温放水及定时放水等多种条件下的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这种新型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性能可与单轴跟踪的集热-储存整体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性能相当,而前者的操作要比后者简单得多,可被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内可逆三热源热泵的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和太阳能集热器的线性热损模型,研究太阳能热泵系统的优化性能,导出太阳能集热器的最佳工作温度、系统的最大总性能系数和最大泵热率,并指出现有文献中有关这类研究的错误,所得结果可为实际太阳能热泵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一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将太阳能首先转化为热能,再利用热能发电的技术,是对太阳能的高品位利用。文中总结了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太阳能热发电的运行模式和热发电系统中的控制难点问题,进而提出了多模型控制策略,并与传统的单内模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多模型控制策略对时变不确定对象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建造太阳能沼气池联合系统,在当地最冷月份进行跟踪测试,研究高寒地区采用太阳能加热沼气池制沼气的可行性。生产的沼气联合太阳能甩于冬季供暖,这对高寒地区发展大中型沼气池联合太阳能供暖技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海拔高,气温低,人烟稀少,常规能源稀缺,饮水,用气等生活必须较为困难.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高原牧区的新型太阳能系统,该系统将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和太阳能集热技术综合利用,在发出电的同时,还能为牧民提供热水,饮用水.同时,光热、光电系统的集成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效率,让光伏板在处于温度频繁突变的不利工作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跟踪精度高、性能稳定的太阳能自跟踪发电系统,采用该系统研制了一台多功能信息采集小车。该小车有自动避障和遥控两种运行方式,并可对多种环境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在运行过程中,发电系统可根据太阳光照强度调整太阳能电池板角度,使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实验证明该发电系统供电正常,小车运行稳定,数据采集准确。  相似文献   

17.
充分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能够为建筑提供清洁能源,并且可解决严寒和寒冷地区传统供暖方式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以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作为热源的供暖系统,并对其进行性能分析。该系统运行采用太阳能单热源运行模式(模式一)和太阳能-生物质能双热源运行模式(模式二),用以应对不同的工况,并在南疆图木舒克市搭建试验平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模式一太阳能集热器和板式热交换器平均热效率分别为63.35%和81.38%,系统的能源效率为72.48%,(火用)效率为28.35%,模式二太阳能集热器和板式热交换器平均热效率分别为61.35.%和65.36%,生物质锅炉能源效率为78.69%,系统能源效率为68.67%,系统(火用)效率为26.39%。与传统的供暖系统相比,模式一的节能率高达96.19%,模式二的节能率达到59.09%;模式一的PMV为-0.5,模式二的PMV为-0.7,两种模式的热舒适性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电源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为缺电环境提供电力。SDCl208型太阳能电源控制器采用微电脑芯片和无触点控制技术,可控制太阳能充电和放电过程并具备各种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9.
魏崴 《华东科技》2010,(1):68-68
<正>中国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利用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已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以及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我国比较成熟的太阳能产品有两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热水系统。中国光伏发电产业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经过30多年的  相似文献   

20.
太阳能电源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为缺电环境提供电力。SDCl208型太阳能电源控制器采用微电脑芯片和无触点控制技术,可控制太阳能充电和放电过程并具备各种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