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封闭式集合竞价交易策略模型及对沪市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订单分布假设出发,构建了一个庄家和散户这两类交易者在封闭式集合竞价中的交易意愿和订单策略模型.该模型表明,散户不愿意参加封闭式集合竞价交易,或者需要较高的风险补偿;由于散户的不愿意交易或有较高风险补偿要求,庄家难以在集合竞价时实现自己正常的获益策略,因此,趋向于采取集合竞价价格操纵策略.文章应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分笔订单和交易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分析的结果,并提出了改进我国沪深市场开盘集合竞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封闭式与开放式集合竞价机制下的价格发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方法在理性预期的框架下研究了只允许提交限价指令情形下的封闭式集合竞价与开放式集合竞价的价格发现过程.研究结论表明,若所有的投资者都是理性的,无论采用封闭式集合竞价还是开放式集合竞价,那么均衡价格均是风险资产真实价值的无偏估计量.如果参加两类集合竞价的投资者人数相同,由于开放式集合竞价会吸引噪声投资者,那么采用封闭式集合竞价比采用开放式集合竞价的效率高.虽然噪声投资者会带来负面影响,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交易能使采用开放式集合竞价方式确定的均衡价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一类特殊短期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推导了其对资产价格与交易量的影响,因其交易动机与高频交易做市商类似而将其定义为类做市商。基于上述理论框架构建了判别类做市商存在性的模型,并对中国证券市场中该类做市商的存在性及其交易对资产价格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类做市商近年来存在性的显著比例成递增趋势,且该趋势主要与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变化相关,类做市商能提供流动性、增大波动风险,而对资产价格发现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在股票市场的交易机制设计中,股票市场透明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有效的市场透明度能够促进价格发现效率,提高市场质量. 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7月1日开盘集合竞价由封闭式转为开放式的事件,选择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无偏回归分析方法, 研究股票市场透明度对价格发现效率的影响,并从信息角度解释. 得到结论:市场透明度提高后市场流动性降低;知情交易者在开放式集合竞价期间的参与度降低,开盘价并没有反映出知情交易者的信息,阻碍了价格发现,导致开盘价格发现效率降低;这意味着开盘集合竞价透明度的提高并不能有效提高市场质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序次Probit模型的离散股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股票日内价格行为需关注高频分笔交易的价格离散特征.本文使用沪市个股高频分笔交易数据,采用序次Probit模型对离散股票价格建模分析.结合我国股市限制卖空与订单驱动的制度背景,考察了交易时间间隔、交易量和订单信息对价格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序次Probit模型可捕捉价格离散特征.较长交易时间间隔可能预示坏消息,使股价下跌.相对于卖方交易量,买方交易量更具有信息含量.订单信息影响价格变动,买方较多时股价上涨,卖方较多时股价下跌.  相似文献   

6.
价格操纵通常不包括明显的非法行为(诸如散布金融谣言和控制股权的供需),而是通过看似合法的报单、撤单等交易行为来实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市场价格操纵监测模型系统:首先,基于三类典型的市场价格操纵实例,分析市场价格操纵行为模式的内在特性,利用小波变换和梯度分析作为特征抽取工具,抽取关键特征模式,量化操纵行为的特征模式,通过隐含状态转换机制完整描述市场操纵行为的各种情况组合,解决"异常检测"进行价格操纵监测时不能确定异常行为的具体类型及概率密度函数问题;其次,为提高模型对非平稳性金融数据的适应性,模型增加了一个自适应机制来进行校准,自动跟踪金融时间序列的统计特性的变化,提出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市场价格操纵行为监测模型;最后,模型利用纳斯达克和伦敦股票交易所的真实交易数据及模拟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精确性和稳定性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显示无论是使用真实数据还是随机模拟的数据集,本文提出的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监测模型性能均显著高于市场中常见的三类基准模型,为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提供了一个完备的验证渠道.  相似文献   

7.
鉴于证券市场中存在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行为并行发生的现实,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与投资者行为偏差理论,建立了操纵者与内幕交易者合谋条件下有打压过程的多阶段市场操纵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出市场操纵过程中各期的最优预期均衡价格和最大预期操纵收益,进而讨论了主要因素对最大预期操纵收益的影响,并运用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结果。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以有效抑制市场操纵行为和内幕交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证金公司以"准做市商"的角色入市,对缓解中国股票和股指期货市场自2015年6月15日起的快速暴跌发挥了重要作用。引入做市商报价机制,构建混合交易机制有助于降低成交价格与真实价值的偏差,保持股指期货市场平稳运行。通过一个股指期货市场交易实验,在做市商报价机制、连续竞价机制和混合交易机制三种实验情景下,检验不同交易机制对沪深300指数期货市场买卖报价价差、成交价格偏差和成交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混合交易机制下股指期货合约的买卖价差、标准差均最小,报价次数和成交量均最大,但是股指期货成交价格与真实价值之间的偏差,介于做市商报价机制和连续竞价机制之间。因此,建议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盘中交易过程在现有连续竞价机制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性做市商报价机制,构建混合交易机制,有助于缩小股指期货合约的买卖价差,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提高股指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发现效率。  相似文献   

9.
从国内发行核准制度和无市商的电子交易机制出发,借鉴知情交易操纵行为研究方法,探讨了承销增发新股中承销商与非知情策略交易之间信息识别与信息隐藏的博弈过程,考察了承销商在流通市场的操纵交易行为.得到了博弈均衡的充要条件,结果表明承销收入是博弈均衡的关键因素,增大承销收入系数,承销商倾向操纵交易,这将导致市场净指令的信息失效.控制承销收入可有效确保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连续交易市场分析框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了流动性冲击和信息风险条件下的市场出清过程和订单策略特征。研究发现,流动性冲击和信息风险影响着投资者的订单规模、订单拆分的均匀程度以及交易延迟等特征。知情交易者往往采取更加保守的交易策略来控制流动性冲击,采取更加激进的交易策略来应对信息风险。在最大化期望收益的目标约束下,知情交易者的最优交易策略是特定市场状态下的均衡策略。研究结论揭示了“市场状态-投资者行为-价格发现”的微观传导过程,拓展了对交易策略、信息传递与价格效率的理论研究,能够为投资者订单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为合理引导投资者行为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