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种为Turbo码设计的节省存储单元的交织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为Turbo码而设计的交织器.相对于那些需要存储整个交织深度的交织器来说,这种交织器由于采用奇偶对称映射方法,因此只需记忆一半的交织深度,从而可减少近50%的存储单元,并且这种映射的约束对Turbo码的性能无损,这在硬件实现时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张德辉  贾琦 《河南科技》2004,(15):30-31
交织器在Turbo码的设计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围绕其设计准则,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交织器.其中,S交织器是性能颇为良好的一种.但是,由于S交织器生成的码字的低码重分布很不理想,存在着大量重量很低的码字.使得码字在高信噪比时性能得不到提高,过早出现误码率的平层效应.如何提高最小码重,改善高端信噪比下的误码率,已有不少文献进行了讨论.本文从S交织器下的Turbo码的低码重分布出发,深入研究了各种输入序列对低码重分布的影响.然后对S交织器的设计进行了改进,使其最小码距和低码重分布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和比较显示,Turbo码在信噪比中高端的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多模基带芯片(兼容LTE和TD-SCDMA系统)Turbo译码器的硬件加速器设计背景下,介绍了TD-SCDMA系统中Turbo码的码内交织器结构以及算法设计,针对硬件实现提出了具体的算法优化设计方案,使算法的复杂度得到了进一步降低,并且提高了时间效率,对整个TD-SCDMA系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与其它线性码相比较,Turbo码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它的"瀑布区"(waterfall)和"错误平层"(errorfloor).如何降低"错误平层",或增加最小码重已有大量文献进行了研究,而有关误码率在"瀑布区"特性的深入研究并不多见.如何使误码率在较大信噪比范围内尽量低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际问题.本文首先通过计算机仿真给出了一个能生成稀疏低码重分布的随机交织器--稀疏交织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交织器在Turbo码的设计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围绕其设计准则,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交织器。其中,S交织器是性能颇为良好的一种。但是,由于S交织器生成的码字的低码重分布很不理想,存在着大量重量很低的码字。使得码字在高信噪比时性能得不到提高,过早出现误码率的平层效应。如何提高最小码重,改善高端信噪比下的误码率,已有不少文献进行  相似文献   

6.
与其它线性码相比较,Turbo码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它的“瀑布区”(waterfall)和“错误平层”(errorfloor)。如何降低“错误平层”,或增加最小码重已有大量文献进行了研究,而有关误码率在“瀑布区”特性的深入研究并不多见。如何使误码率在较大信噪比范围内尽量低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际问题。本文首先通过计算机仿真给出了一个能生成稀疏低码重分布的随机交织器——稀疏交织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Turbo卷积码、分组Turbo码以及低密度校验码由于它们接近Shannon极限的性能而成为最先进最受欢迎的纠错码.尽管,这三种纠错码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公开的仿真代码目前只有Turbo卷积码和LDPC码.本文简述了分组Turbo码的编码与译码过程,并提供了仿真中关键部分的标准C++代码,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用户空时块码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提出了基于Turbo 码的自适应加权并行多用户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自适应加权多用户检测进行多用户信号分离,并将所获得的软比特信息作为Turbo 码的先验信息进行译码,将译码所得的外信息作为下次迭代中自适应加权多用户检测中权值的先验信息. 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的空时块码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收敛较快,与自适应部分并行多用户系统、实验加权多用户系统、传统并行干扰抵消多用户系统进行比较,分别可获得1.8 dB, 2.5 dB 和3 dB 的增益.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Turbo码在Rician衰落信道上的性能,对Turbo码在Rician衰落信道上的理论误比特率上界进行了详细推导,并通过Rician分布中的Bessel修正函数渐进形式对此上界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0.
采用空时分组编码与Turbo码级联技术,提高了经过衰落信道的无线通信系统可靠性.利用双天线发送分集和单天线接收系统,其中将1/2Turbo码作为外码、简单的空时分组码作为内码,叠代解码方案基于MAP算法.解码的复杂程度取决于外码格栅复杂程度.仿真结果表明,利用空时分组编码的发送分集,可在几乎不增加额外处理量的情况下显著提高系统的接收性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二次同余映射交织器设计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算术二次同余映射的原理,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交织器的映射关系加以"保奇偶序"限制和移位运算,得到改进的交织映射算法.通过仿真验证了新的交织映射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交织的原理,提出了一种VHDL来实现DOCSIS标准中的卷积交织器的方案,并且在ModelSim SE6.1d环境下进行功能仿真,该方法具有实现简单和占用资源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IDMA中的线性同余交织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同余生成器(LCG)来构造IDMA系统中随机交织器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选择LCG的参数使其周期达到最人.为了设计方便,取LCG的模为2的整数幂.利用文中的方法产生母交织器,再对其进行循环移位,即得到每个用户的交织器.其中超出交织范围的随机数将被丢弃.数学推导证明,在上述条件下LCG的模必须严格大于交织器的深度.利用基向量相关峰值方法和误比特率性能证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全数字的模数转换器内建自测试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针对片上模数转换器进行内建自测试的方法.利用斜坡信号作为测试激励,测试电路可以通过对转换器的低位进行测试来获取增益误差、失调误差以及微分非线性和积分非线性误差.该方法测试结构简单,并具有较高的测试速度.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动态的基于恢复信息共享机制的自嵌入算法,可用于实现图像篡改检测和内容恢复. 图像中每个分块产生的水印包括恢复信息和认证信息,其中恢复信息由原图的若干最高有效位生成,认证信息由生成的恢复信息结合最高有效位数据得到. 水印嵌入分为重叠模式和非重叠模式,选取的最高有效位数据层数和生成恢复信息的比特数是动态变化的. 该算法可根据篡改面积选取最优嵌入方式,有效保证了含水印图像的质量和图像篡改恢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该算法可取得更好的篡改恢复性能.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图像测试,提出了一种可分离加密域可逆数据隐藏算法,能获得质量较高的直接解密图像.加密方在图像流加密之前进行图像测试并生成位置图,嵌入方根据位置图将秘密信息嵌在选中像素的高位,接收方在相邻像素相关性基础上通过一种自适应差值算法实现可逆性.若全部嵌在选中像素的第8位,得到的直接解密图像质量较差;若全部嵌在选中像素的第7位,则无法实现无失真恢复.针对这两个缺点,该文在保证无失真恢复同时获得了质量较高的直接解密图像.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有效,且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运算放大器的开关电容采样保持电路结构.采用速度补偿解决了高速高分辨采样保持电路对放大器要求增益高和速度快之间的矛盾.具体设计了采样保持电路,特别设计了其中的快速时间连续电压比较器.用Chart 0.35μm CMOS工艺,进行HSPICE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采样保持电路的分辨率为10位,采样速率高于70 MHz/s.  相似文献   

18.
隐写分析构造共生矩阵特征时因截断而导致部分信息丢失,于是提出基于DCT系数最低有效位面的特征扩展方法,增加对截断处嵌入信息的描述. 对DCT系数平面取模生成最低有效位平面,通过统计相邻位置的取值,生成二阶、三阶共生矩阵. 为进一步增强特征的性能,引入Zigzag扫描,获得重新排列的DCT系数平面,在此基础上提取相应特征. 通过上述方法,在原有LIU特征的基础上构造508维特征. 结果表明,在对抗DCT系数最低有效位嵌入的隐写中,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对隐写图像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19.
应用二值图像信息隐藏技术实现彩色图像中的安全隐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提出一种以彩色图像为载体的安全隐写方法,应用二值图像信息嵌入技术,将隐蔽信息隐藏在颜色分量的较高层位面中,可实现优良的隐蔽性和较大的嵌入量.所使用的二值图像数据隐藏方案包括一组完备的规则,能够准确判断边缘像素是否可承载嵌入数据,保证嵌入数据的无差错盲提取,并可引入密钥以增强安全性.实验表明,在彩色图像中数据嵌入量达到每像素1.5 bits时视觉不可察觉,峰值信噪比保持在40 dB以上,直方图无异常,并能抵御多种有效的隐写分析算法,兼顾了隐蔽信息容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