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室内试验台上 ,对潜土逆转旋耕刀片的侧切刃口曲线参数和正切面高度参数进行了因子组合试验 ,旨在考察二因子对耕作功耗的影响规律 ;运用二次回归的通用旋转设计进行了试验计划的安排和实施 ,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 ,建立了回归方程 ,并做了预报和验证试验 ,试验结果与预报相吻合 ;根据回归方程 ,分析了各因子对耕作功耗的影响规律 ,同时绘制出了耕作功耗在二因子影响下的等高线图 ,为参数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稻整株秸秆还田机功耗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1ZT-210型水稻整株秸秆还田机前进速度、刀辊转速、埋草弯刀的安装角对功耗的影响规律,通过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试验,并采用遥测技术对功率进行数据采集,得到各单因素与两两因素交互作用对功耗影响的变化曲线和回归方程,并得到当机器前进速度为1.3 km/h、刀辊转速为213 r/min、安装角为55°,功耗最小为10.56 kW.试验通过因素组合达到降低功耗的效果,结果为整机的改进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了用水量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利用AR模型对各影响因子进行外延预测,将预测的因子值分别代入3个回归模型,通过比较分析挑选出了预报精度最高的回归模型,并利用此回归模型对2003~2010年的北京市年生活用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北京市年生活用水量和前3 a的各项影响因子所组成的回归方程,能够很好地预报出预留年份的年生活用水量;2003~2010年北京市年生活用水量呈明显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试验,阐明了清选喂入量和前、后圆筒筛线速度对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清选机构的主要运动参数与物料通过率之间的回归方程.在试验范围内,以通过率为目标函数,以试验参数的变化范围为边界约束条件进行了优化计算,获得了较佳的配合方案.  相似文献   

5.
采用动态光弹性的方法,对在不同爆炸加载参数下含裂纹试件的动态响应进行了研究,对爆炸过程、应力波传播规律及其对裂纹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给出了应力波通过裂纹尖端时,其应力强度因子连续变化的规律;给出了改变爆炸加载参数及边界反射波对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叶材制浆性能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针叶材制浆性能的影响因素,选择了上有代表性的针叶材种,在各自最佳的硫酸盐法蒸煮条件下,制得相同硬度的浆料(卡伯价30±2),再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浆料的打浆试验、漂白试验与强度试验,将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化学组成和制浆得率、纤维形态和裂断长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所建的回归方程相关显著,预报精度高,作为预测模型是完全可行的,这对造纸原料的栽培与利用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小麦秸秆粉碎装置的粉碎性能试验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秸秆粉碎装置是秸秆还田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秸秆粉碎试验台,以壳体包角、刀辊转速、动定刀间隙为三个试验因素,以粉碎质量、粉碎功耗为试验指标,对小麦秸秆进行了粉碎试验,建立了粉碎质量和粉碎功耗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粉碎装置结构、运动参数对粉碎质量、粉碎功耗的影响规律,优化确定了粉碎装置的最佳结构和运动参数,为秸秆还田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大田土壤水分入渗试验与相关参数的测定,分析了耕作土壤入渗能力衰减过程,探讨了耕作土壤入渗能力衰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耕作土壤的入渗能力在农业生产周期内变化较大;耕作土壤由高含水量到低含水量的变化过程中,土壤干容重呈增大趋势,土壤入渗能力呈减小趋势;作物生育期内,耕作土壤入渗能力衰减主要是由于土壤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研究结果可为灌水技术参数的确定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面板坝的运行性态,采用回归分析与反分析方法,对“七五”期间试验坝堆石体施工中及竣工后的实测位移资料进行分析,建立了统计模型与混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堆石坝的实测位移数据可以按自变量因子进行分离;施工期堆石体的蠕变不有忽略,其占相当比例;堆石材料本构关系中的参数的试验值与实测反演值有一定差别;对蓄水后的实测资料进行分析,建立预报方程,可实现大坝运行的监控和反馈。  相似文献   

10.
采用DEFORM--3D软件对无台阶端头轧件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并结合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无台阶端头轧件料头体积损耗的影响规律,得到了轧件料头体积的回归方程.研究表明,轧件的料头体积与轧制长度成正比,与展宽角成反比,在模具设计允许的条件下,宜选用较小的展宽角.通过轧制实验,验证了回归方程的可信度和影响规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分析网络参数对Modular预报30MnSi金属塑性变形抗力结果的影响,找出最佳网络参数,提高预报准确性。同时指出,在采用模糊神经网络进行预报时,分析网络参数对预报精度影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卧式螺旋管汽液两相压力降脉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宽广的参数范围内试验研究了卧式螺旋管内汽液两相压力降脉动,获得了均匀加热条件下压力降脉动的周期,振幅特性及脉动发生的界限,并首次研究了沿流动方向不均匀加热条件对卧式螺旋管内压力降脉动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压力降型脉动发生的界限预报关系式,为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性的进一步研究和螺旋管式热交换器及锅炉反应器的设计,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Origin等数据处理软件中,当实验数据较少时,自由参数的不同初始化设置会导致较大的结果差异,这为物理结果的确定带来较大不确定性.通过最小二乘法分析了345MeV/u ~(78) Kr+~9Be反应中产生的丰质子同位素的截面和结合能,并得到线性回归方程.通过回归方程,利用结合能预报部分丰质子核素的截面,以及通过实验截面对近质子滴线核素的结合能进行反预报测量.这对于近质子滴线的丰质子核素实验测量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主分量逐步回归在气温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冬季气温场为预报场,前一年的北太平洋海温场和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为因子场,分别对它们作标准化处理,然后进行主分量分析,得到主分量矩阵。通过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求得预报场的主分量与因子场的主分量之间的关系,对预报场的标准化主分量进行反算,得到原始场的拟合和预报。结果显示,广东省冬季气温场前4个主分量(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达到97.5%)的预报方程都通过显著性检验,其方程复相关系数基本在0.9以上。对广东省48个代表站2001-2003年冬季气温进行预测检验,大部分预测结果的残余标准差比同期的样本标准差低,同时回归方程的预报误差略低于实际业务预报误差,因而回归方程对实际天气预报业务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正交试验的迷宫流道灌水器参数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取三角形迷宫流道灌水器的关键参数为因素,利用光固化快速成形技术制作出各参数组合的灌水器与外管一体化结构原型,并进行了灌水器水力性能的试验研究.流量和流态指数的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均显示出流道转角对流态指数的影响最显著,而流道单元数对灌水器流量的影响最大,这一结果有助于解决流道经优化后带来的流量增大问题.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拟合出灌水器流量系数和流态指数与参数的关系式,进而得到了流量与压力的回归方程.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能较好地预测迷宫流道灌水器流量与压力的关系,从而实现了灌水器参数化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6.
定子参数变化对前置定子导管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NG (Re-Normalisation Group)k-ε两方程模型对前置定子导管桨湍流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其水动力性能.通过与试验结果和势流理论结果的对比,验证了黏流理论预报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不同定子安装角、不同定子翼型切面厚度以及不同定子叶片数目的前置定子导管桨敞水性能进行黏流理论预报,并分析了这些几何参数对前置定子导管桨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
§1 逐步回归中的几个简单性质在统计预报中目前最常用的因子筛选法是逐步回归法。这种方法是在若干个预报因子X_i(i=1,2,…,n)中,根据每个因子x_i对预报量y的方差贡献大小,把经过F检验是显著的那些因子逐个引入回归方程。当引入了某些因子之后,其中有个别因子可能变得不显著了,这时还需要将它从回归方程中剔除。引入或剔除是在正规系数矩阵或相关系数矩阵中通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典型相关分析的理论来研究多重回归(即多个自变量对多个因变量的回归的问题。首先对预报量集团和预报因子集团进行降维,化成一对(或少数几对)综合变量以后,进一步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挑选那些影响预报量的综合变量的主要因子,建立回归方程(称为典型回归方程)以实现对预报量的预测或最优控制等问题.应用典型回归于趋势面分析中,建立一种多重趋势面(称典型趋势面),它发展了通常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多项式曲面来拟合单变量观测数据的趋势面分析,使我们能够从某一测区的一组相关变量的观测值揭露其综合效应的变化趋势,而且这个趋势具有地质量与地理坐标之间的最大相关性质。因之,可以预测一组地质变量在测区的不同位置上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高性能混凝土应力腐蚀影响因素显著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凝土的应力腐蚀破坏是影响其耐久性能的主要原因。利用自行设计的应力腐蚀加载试验装置,通过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在3分点加荷及腐蚀溶液耦合作用下抗折强度衰减规律,提出了应力腐蚀因子和介质腐蚀因子两项评价指标,根据方差结果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应力腐蚀试验结果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水胶比、粉煤灰掺量、腐蚀溶液对高性能混凝土应力腐蚀因子和介质腐蚀因子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水胶比对其影响特别显著,而应力水平仅对应力腐蚀因子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因此,对配合比设计参数中的水胶比、外掺材料进行优化设计可有效地提高公路建设用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20.
WRF3.0参数化敏感性及集合预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WRF模式中的参数化方案对暴雨数值模拟的影响及物理过程集合预报在WRF降水集合预报中的适用性,利用中尺度WRF3.0数值模式,将模式中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进行组合,构造了20个集合预报成员,对2003年7月8、9日发生在江淮地区的一次降水过程进行了集合预报试验。得到:集合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随降水量级增大而增大,最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通过定量比较发现,对于0.1 mm量级降水和25 mm以上量级降水,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降水的影响要大于行星边界层方案对降水的影响;而对于10 mm量级降水,行星边界层方案对降水的影响要大于积云参数化方案对降水的影响。对20个预报成员进行了集合平均及降水概率预报试验,结果表明,集合平均的结果要比各个成员的稳定、可靠;概率预报能够提供一些有利于降水预报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