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年11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高能天文台”2号卫星又叫爱因斯坦天文台,它装备有分辨率为几个角秒的大反射X射线望远镜等观测仪器.由于仪器的灵敏度比以往的高,所以在对已发现X射线源的天区进行搜索中有许多新的发现.它证认了43个新的射电源,其中10个是在银河系外,大部分可能是类星体.若这些射电源的确是类星体或活动星系的话,那末就能够说明X射线背景辐射.若将来的观测能确定这一点的话,这将是爱因斯坦天文台所作出的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确定了30多个X射线源是X射线类星体,而在此之前,仅仅知道三个X射线类星体. 通过观测还认证了,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射电星系——半人马座A,它的中心红外源与一个X射线源重合.在这个源的东北方向发现一个X射线的喷射流,同早先发现的光学、射电喷射流在一条线上,长约  相似文献   

2.
自然信息     
γ射线源是一类新天体吗? 由于探测上的困难,γ射线天文学的进展受到了限制。非太阳γ射线天文的成就是在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才取得的。观测γ射线的“小型天文卫星-B”(SAS—B)和宇宙线观测卫星“宇宙号-B”(COS-B)已发现了一些γ射线源。  相似文献   

3.
由欧洲和美国宇航局于1995年12月发射的SOHO卫星(太阳和日球天文台)近日又发现了一颗新的彗星。据意大利安莎社14日报道,这是它在9年的观测过程中发现的第750颗彗星。SOHO卫星将这颗彗星的形状拍成照片,并被发表在SOHO网站上。由于拥有先进的日冕仪,SOHO卫星成为天文史上发现彗星数量最多的天文探测卫星。SOHO卫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宇航局(ESA)开展的一个太阳联合监测计划,因此,SOHO卫星又被称为“太阳和日球天文台”。SOHO卫星发现第750颗彗星  相似文献   

4.
简讯     
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班在南京举办今年3月15日至4月26日,在南京举办了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班,参加的有南京大学、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内蒙古大学、河北工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所近20位同志.研究班在团结合作的气氛中,对宇宙X射线源和γ射线源、脉冲星、类星体、引力透镜、粒子天体物理和致密星等方面十多个课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不少可喜的成果(艾小白)1980年全国高分子学术会议在苏州举行由中国化学会召开的“1980年全国高分子学术会议”于4月23日在苏州举行.会议就稀土与橡胶,纤  相似文献   

5.
戴文赛 《科学通报》1979,24(5):215-215
1978年6月22日,美国海军天文台的Christy发现冥王星在底片上的象是扁长的,追查以前所拍底片,也都存在这个现象,他由此推断出冥王星有颗卫星。7月初,智利的托洛洛天文台证实了这个结论。麦克唐纳天文台在5月所拍底片上也查出同样结果。此卫星暂定名是1978 P1,也称“查龙”(以下简称冥卫)。  相似文献   

6.
“中华”星发现70年 自从1928年我国天文学家张钰哲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发现了1125号“中华”号小行星之后,中国就和小行星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中国人在整整70年前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之后,目前我国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总数已有2000多颗。近年谈论小行星的文章很多,也掀起了一阵颇具规模的小行星热。5月份以来,由于“北京大学星”的命名引起了人们很大兴趣,接着又出现  相似文献   

7.
自然信息     
冥王星是个双行星自从1978年美国海军天文台的克里斯蒂(James Christy),用长时间露光的照相方法,发现了“冥王星有一个卫星”以来,由于该“卫星”与冥王星异常靠近,加之大气抖动的影响,使这两个星的图象一直难以分辨,几乎合二而一,形同梨状。以至某些天文学家,对于它的存在仍持疑案,难以断论。  相似文献   

8.
自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X射线学在透射、衍射、能谱和射线源等方面与其它新兴学科相互渗透和交叉,衍生出许多新的分支领域。一.高功率X射线源 1.实验室用强流恒源包括转靶,功率高达60KW;Henke软X射线源,它备有不动的水冷锥形阳极,管流可达300mA。 2.同步辐射源——利用强磁场偏转相对论性(最大能量为0.2~120GeV束流为150~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10月9日,“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中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向太阳奔去。“夸父一号”重约859千克,运行于720千米高的晨昏太阳同步轨道上。在这样的轨道上运行,卫星可以长时间连续地对太阳进行观测,能最大限度地为科学载荷提供良好的观测环境。“夸父一号”的科学目标是“一磁两暴”,即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它们是构成太阳活动的关键要素。那么,“一磁两暴”是怎么回事?太阳活动又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呢?  相似文献   

10.
自然信息     
在已发现的所有星系中,有一半以上经受着来自空间的气体“重雨”的侵袭。这些气体中的大部分形成了难以观测到的暗弱恒星,另一些气体则“填喂”位于一些星系中心的类星体,从而维持了它们的活动性。这是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的费比恩(A.Fabian)在分析了10年多前发射的爱因斯坦X射线天文台的观测数据并结合新的观测结果得出的结论。爱因斯坦天文台的数据显示,在星系团中充斥着温度高达1亿K的高温气体,而在一些星系周围围  相似文献   

11.
从X射线天文学问世至今不到二十年的光景,它已成为实测天文学的一门重要分支。能够把这个领域内发现的速度和过去半个世纪内射电天文学的巨大洪流相比拟。第一探测时期,是从1962到1970年利用火箭飞行以及从1970到1978年利用不太完善的卫星仪器作巡天探测的时期。即使用这些不大灵敏的仪器,仍就有很大一部分惊人丰硕的成果,这是由于发现非常亮的银河系内的和河外星系的X射线源,原  相似文献   

12.
《自然杂志》1999,21(2)
γ射线爆(gamma-ray bursters),简称γ爆,是一种短时标(通常1~2s)、突发性的高能γ射线爆发现象.首例γ爆是由美国国防部发射Vela卫星于1967年偶然发现的.1991年4月,康普顿γ射线天文台(Compton Gamma-Ray Observatory,简称  相似文献   

13.
今年10月4日,是世界上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地球卫星1号”(见底纹图)升空40周年纪念日。“人造地球卫星1号”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思维、工作和生活方式,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推动意义。 40年来,世界各国发射了4800多颗形形色色的卫星,它们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和政治效益。这些卫星大体可分为技术试验卫星、科学卫星(包括空间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和应用卫星(包括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和导航卫国),  相似文献   

14.
天文学在过去30年中有下列大发展:1958年发表星系团一览表;1959年开始拍摄到月球背面的照片;1962年找到第一个宇宙X射线源;1963年发现第一个类星体(3C273);1964年发现宇宙脉塞;1965年发现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10,(3):8-8
基于对美日合作的“朱雀号X-射线天文台”所获探测数据进行的研究,天文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发现在超新星残余“W49B”的内部深处,迄今已探察到的两个“化石火球”之一仍在发光。在这张集成图片上,红色和绿色代表由地面望远镜拍摄的W49B残余,蓝色则代表由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获取的X-射线数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 2 0 0 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两项研究成果 :捕获了宇宙中微子 ;发现了宇宙X射线源 .  相似文献   

17.
类星体是天体物理重大疑谜之一,质量是其重要的物理参量。本文试从“爱因斯坦天文台”发射后第一批X射线类星体资料提出对类星体质量的一种估计。首批资料共42个,其中6个给出上限X光度。分析X射线与光学波段能谱指数α_(ox)与红  相似文献   

18.
美国航空航天局日前称,太空轨道上的X光天文台XMM牛顿望远镜在银河系发现一颖正在爆炸的恒星。当欧洲太空中心XMM牛顿望远镜转移观测目标时,意外发现一个明亮的X光源。通过对这个X光源发出的光谱进行分析显示,这颗恒星应该是一颢新星。这颗新星是在2007年6月5日形成的,现在已被正式命名为“V598船尾星”,它是近10年来发现的亮度最高的恒星之一:  相似文献   

19.
“国际红外天文卫星”(IRAS)在长达11个月的紧张工作中,获得了通常用几年时间才能得到的大量信息。据悉,红外天文卫星目前已发现的红外辐射源的总数超过200,000个。卫星运行期间所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在红外波段发现了“IRAS-阿拉吉—奥尔科卡”彗星。然而,最出乎意料的发现却是,在北半天球的亮星——织女星(天琴座α)  相似文献   

20.
2000年2月28日晚,欧洲最大的环境监测卫星“恩维萨特号”(Envisat)将被发射升空——这颗肩负监测地球环境一系列重要“信号”的卫星,可能首次在太空完成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最为肆虐的温室气体的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