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秦油2号的育成与应用把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但由于目前已经或即将应用于生产的三系杂交油菜其配组的不育系多属低温敏感型不育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江淮之间秋播制种条件下,春季受低温影响,不育系易出现微粉,制种杂交率不理想,影响种子质量。为此,我们自1997年春季在青海省乐都县园艺场(东经102°23′,北纬36°26′,海拔2000m左右)连续进行了三年三系杂交油菜皖油九号制种试验,三年平均制种产量为1897.5kg/hm~2,制种杂交率经我所秋播鉴定在95%~98%之  相似文献   

2.
杂交油菜制种与常规油菜生产基本时间一致、空间区别不大,属可循环经济产业,符合农业生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西乡县油菜种子生产产业化发展自然条件优越,如能有效利用技术优势和内外部环境优势。开展并促进杂交油菜制种,必将为西乡县域经济的发展增添活力,从而带动种子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化学杀雄制种是利用油菜杂种优势的途径之一,也是油菜育种的一项新技术。油菜的化学杀雄利用杂种优势,虽有一些初步研究,但要用于生产实践,还需作进一步的工作.近年来,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从解决孤雌杂交油菜示范推广中制种问题出发,对油菜的化学杀雄与制种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得到了一些结果,现报导于后.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影响“华杂2号”(1238A×85—恢10)优质杂交油菜制种的主要因子:氮、磷、硼、密度、行比,采用5×5正交二次旋转设计,试验共设32个小区,根据各小区产量在TRS—80型微机上以相应程序,求出本实验各因子与产量之间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运用频数分析法在计算机上模拟寻优,建立优质杂交油菜高产制种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汉中杂交油菜制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汉中杂交油菜制种优势:气温适宜,降雨量分布均匀,光照充足,有害生物危害较轻,“化学杀雄”技术成熟,自然隔离好,栽培技术到位,劳动力相对充足。因此,汉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杂交油菜制种优势。  相似文献   

6.
杂交油菜及其亲本对不同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以杂交油菜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检测其在低温胁迫影响下的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包括电导率、可溶性糖以及脯氨酸相对增量,揭示低温对杂交油菜的影响;通过检测重金属(Cd、Pb)胁迫和氧化(H2O2)胁迫下幼苗根长和鲜重的变化,揭示重金属胁迫和氧化胁迫对杂交油菜的影响。结果表明,123型杂交油菜表现出对低温胁迫、重金属胁迫和氧化胁迫的抗性,显示杂种优势,而719型杂交油菜基本上不具有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7.
对杂交油菜秦油2号与普通油菜中油821的生物学特性、籽粒成熟期营养物质的积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油菜秦油2号具有明显的营养生长和产量优势,与ck相比增产18.35% 。但芥酸与硫代葡萄糖甙的含量比ck高,必需脂肪酸及含油量比ck低,其品质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8.
马尔康县地处中国春油菜区的青藏高原亚区,是重要的油菜制种区,抓好油菜制种,是保证油菜产区的产量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之一。对马尔康县油菜制种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探索油菜制种技术要点,指导油菜制种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烟草杂种优势及杂交制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摘要综述了烟草杂种优势利用与杂交制种技术的进展,概括了烟草杂种优势的各种表现,着重介绍了我国烟草杂交制种所取得的成果,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烟草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油菜育种研究技术,从常规育种发展到生物技术和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从最初的三系法正在逐渐向两系法过渡,最终将实现一系法杂种优势利用。育种目标也从最初的产量育种到双低育种,再到今天的“高效型优质油菜”育种,包括在双低基础上,进一步改良油菜籽的品质,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实王见油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操作。说明我国油菜育种研究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对杂交油菜秦油2号与普通油菜中油821的生物学特性,籽粒成熟期营养物质的积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油菜秦油2号具有明显的营养生长和产量优势,与ck相比增产18.35%。但芥酸与硫代葡萄糖甙的含量比ck高,必需脂肪酸及含油量比ck低,其品质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2.
油菜无性系快速繁殖技术,可用于繁殖油菜自交不亲和系,供杂交制种利用.本文报道3529×奥罗杂种一代无性繁殖系的田间试验,探索利用其杂种优势增产的可能性.材料和方法供试材料,系文[3]3529×奥罗第18代腋生枝再生植株,于1986年10月4—6日移植到砂壤土的苗床里,用无色透明塑料薄膜覆盖,并避免阳光直射,5天后逐步揭去塑料薄膜和遮阳物,10月24日带土定植田间.1986年10月13日,直播与无性繁殖系同一杂种油菜作对照.每小区6.67M~2,密度6000株/亩,三次重复,四周设保护行.每小区施N、P、K各0.1kg,分五次施用,苗期施三次,占总肥量的50%,苔期施一次,占总肥量的25%,花期施一次,占总肥量的25%.  相似文献   

13.
祝勇 《汉中科技》2009,(2):20-20
杂交油菜制种,为确保种子纯度应从安全隔离、制种田选择、选用纯度高的亲本种子、抓住关键时期等环节,搞好去杂去劣,严防混杂,以提高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14.
用一种简便的方法,提取并纯化杂交油菜蜀杂1号F_1(8208×S45A)及其亲本的核酸,并比较它们的核酸含量及DNA的(G+C)%.结果表明,F_1(8208×S45A)的杂种优势与DNA和RNA的含量的增加有关,也与DNA的碱基组成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选用7个不同国家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按Griffing方法Ⅱ配制7×7双列杂交的各种可能组合(不包括反交),估算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1)9个性状的杂种优势除株高与有效分枝高度处,其余性状的优势均可被利用;(2)9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极显水平;(3)943是多种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都较高的亲本,其次是韦斯鲁纳和甘油5号;(4)除少数性状外,大部分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在50  相似文献   

16.
正杂种优势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中的生物学现象,育种家利用杂种优势培育了大量性状优良的杂交作物。但由于杂交作物的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杂种优势无法保持,需要育种家每年重新制种,成本高昂。有没有可能让杂交作物得到与自己一样的克隆后代,以此实现优势的固定?来自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王克剑研究员通过无融合生殖技术成功获得了杂交稻的克隆种子,实现了杂交稻无融合生殖从0到1的突破,并因此获得了2020年度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生命科学奖。  相似文献   

17.
李开琼 《遵义科技》2004,32(3):25-25,27
“渝黄一号”杂交油菜属甘蓝型黄籽油菜,种子种皮薄,产油率高,油清澈透明,饼粕蛋白质含量高,商品性好,具有交好的市场前景,利于推广优化油菜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为此,为了探索该品种在我镇种植获取高产,2002年秋实施了“渝黄一号”油菜不同移载密度对产量影响的实验,以确定其在我镇的适宜移栽密度。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几种途径CMS、GMS、自交不亲和、化学杀雄等,分别介绍了几种类型的特点及应用。展望了CMS、GMS和化学杀雄是今后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 198 9~ 2 0 0 0年 ,用甘蓝型油菜胞质不育系D6A、保持系D6B分别与 2 2 4- 2杂交并回交 ;用T89— 6与优质品种 (系 )复合杂交 ,分别育成了甘蓝型双低油菜胞质不育系492A ,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恢 5 ,选配出强优势杂交油菜新组合“杂 95 0 5” .经过 5年市、省区试及长江中游片多点大面积生产示范鉴定和农业部油料及制品检测中心品质分析 ,表现为优质高产 ,增产潜力大 ,适应性广 ,抗 (耐 )病、抗倒伏等特点 .2 0 0 1年 2月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湘杂油3号” ,列为优质杂交油菜推广良种 (组合 ) .  相似文献   

20.
用明恢63/泰引一号/IR26杂交选育的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501,具有恢复度高,配合力强,抗病性好,制种产量高,杂种优势强等特点,与野败型,冈型,D型印泥水田谷型不等系配组,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和优良的综合性状,其中Ⅱ优501,二汕优501,D优501和冈优501已先后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南方稻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