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国家“新基建”战略和“上云用数赋智”政策不断深化,云计算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核心环节,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推动企业利用云计算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上海应加速推进云计算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产业生态完善和企业集聚,提升“云+产业”赋能效果,加速云安全人才培养、构建可信云安全体系,从而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数据     
《信息化建设》2011,(7):64-64
台业界输闽19个云计算项目 6月19日,福建省副省长张志南在开幕的“闽台云计算项目与人才交流合作研讨对接会”上表示,福建将加快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尤其是云计算产业,力争3年内在电子政务、社会管理、企业服务等领域推广若干个高效能、高安全、低成本的云计算应用和示范平台,至“十二五”末基本建成具有全国特色和影响力的云计算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3.
《创新科技》2014,(18):4-4
日前,据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长陈伟透露,工信部针对云计算的“十三五”规划已经启动。据悉,2014年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是: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完整的产业链;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兼并重组、集中资源;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打造云计算产业链。  相似文献   

4.
《上海信息化》2011,(3):92-92
为积极搭建云计算技术和服务平台,对接长三角地区和全国云计算产业服务需求,扩大上海云计算解决方案的示范辐射范围,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华为技术公司签署云计算战略合作协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出席,并与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共同为“上海云计算应用示范中心”揭牌。签约仪式在华为上海研究所举行,副市长艾宝俊和华为公司企业业务总裁徐文伟代表合作双方签约。  相似文献   

5.
新年新春之际,一则“微软欲吞雅虎”的并购传闻,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一个是软件帝国的霸主,一个网络搜索的先驱,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在搜索、网络广告和服务等的市场独领风骚的后生“谷歌”! 其实,阻击谷歌的号角很早在微软、雅虎的市场战略中奏响,然而最终均不了了之。此次微软试图收购雅虎的目的是否是取长补短、旨在御敌?互联网产业整合已是大势所趋,但两个弱势联盟的整合能变成一个强势优胜者吗?而雅虎又会如何抵御这场“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强行收购?半路杀出的“白衣骑士”默多克新闻集团在其中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人们都不得而知。 但毫无疑问的是,此次“足以颠覆产业格局”的世纪大并购的进展演进,将成为2008年互联网产业最抢眼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云计算是IT产业的第三次变革,它代表IT产业由硬件转向软件、软件转向服务、分散服务转向集中服务的发展趋势。云计算也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式,它将在未来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日新月畀的IT时代,了解云计算的发展趋势,探索云计算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发达国家纷纷将云计算作为未来战略产业之一,研究制定并出台发展战略规划,加快部署云计算基础设施,推动云计算广泛应用,抢占产业制高点。我省是电子信息产业强省,计算机制造规模全国第一,产业链配套完善,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和软硬件企业集聚发展,发展云计算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基础。目前,我省云计算产业发展迅猛,产业链初步形成,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在介绍全球云计算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日记者获悉,上海已明确将通过突破虚拟化核心技术、研发云计算管理平台、建设云计算基础设施、鼓励云计算行业应用、构建云计算安全环境等五个产业发展方向,推进云计算核心技术创新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典型应用示范工程、产业环境配套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工程、信息安全保障工程等六项重点工程,经过三年努力实现上海在云计算产业领域"十百千"发展目标,即培育十家年经营收入超亿元的云计算技术与服务企业,建设十个面向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电子政务、中小企业服务等领域的云计算示范平台,推动百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向云计算服务转型,带动信息服务业新增经营收入千亿元,努力将上海建成全国云计算技术与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9.
倪光南 《科技潮》2009,(7):30-33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战略地位 最近,国家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其中包括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该规划指出:“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那么,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又是什么地位呢?一般认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其制高点;  相似文献   

10.
陈雪莲 《广东科技》2012,21(18):77-78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云计算运用”之年。而2012年将会是云计算产业大展宏图的一年。我国目前已经确定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五个城市作为国内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的试点示范城市。预计2015年全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可能达到7500亿至10000亿元人民币,有望占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15%以上的产值规模。云计算作为一种创新的新型产业和技术为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注入了蓬勃的动力,为传统的互联网数据行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机会。云计算甚至有望成为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中最具创造性的一大事件,它将为企业带来硬件和人力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并利用先进的管理软件或工具有效提升办公信息化。2012年的云计算已经成为全球未来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随着各国积极参与研究,云计算将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带来新的变革。中国部署国家战略,正在推动云从概念走向应用。与以往出现的的高新技术不同,云计算不仅给大型的企业和单位带来了实惠,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更是一种莫大的机遇。过去,中小型公司人力资源不足,预算吃紧,那种动辄数百万元的设备和设备带来的生产力提升离他们相距甚远,而现在,云计算为它们提供了大企业级的技术,前期成本低,升级方便。云计算甚至可以抹平企业规模所导致的优劣差距,而且极有可能让小企业占据优势。简言之,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强最具创新能力的技术已不再为大型企业所独享。实际上,每个人都已经开始不同程度地享受到这一技术了。以下是基于云计算的商业前景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当整个社会开足马力向智能化迈进,当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拥抱“互联网+”,中国CIO的职业角色开始悄然转变:从传统技术型上升为领导管理型,从企业支撑者上升为战略规划者…… 新时期的企业CIO被定义为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布局者、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推动者、企业信息化资源的挖掘者,面对新产业格局、新经济形态、新信息化要求,行业联盟和制度设计者如何帮助CIO快速迭代、跟上时代变化的转型要求?又将如何构筑“互联网+”时代的人才战略高地?  相似文献   

12.
《上海信息化》2011,(9):88-88
上海云计算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在沪召开。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商业计算模式,将带动整个信息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从2010年起,上海开始实施“云海计划”,力争到2012年,培育10家销售额超亿元的云计算技术与服务企业,建成10个面向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等领域的云计算应用示范平台;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全球产业转移的产物,中国软件外包产业甫一问世,就注定面临了如此众多的矛盾:一方面,其稳健而快速的发展让人侧目;另一方面,却又背着所谓“低端”的“包袱”。如何更准确地理解“软件外包”?事实上,对任何问题的认识.都有一个不断“去蔽”的过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云计算是当前研究的热门技术,它是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本文在介绍移动云计算的概念基础上.从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角度分别对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国联通“沃云”、中国移动“大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近日,“2006上海软件外包国际峰会”的隆重召开,将业界的目光集中到我国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新动向之上。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上海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高达10多亿美元,其中软件出口7.06亿美元!而新出台的十一五软件产业发展规划,向人们展示了更宏伟的蓝图。面对新的发展阶段,外包究竟能为中国的软件业带来什么?外包产业的方向应该如何调整?人才缺口将如何补充? 面对这一系列疑问,本刊邀请来自上海市外经贸委、中国软件协会、上海软件对外贸易出口联盟、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大海隆软件公司的五位领导专家,畅谈当前软件外包产业热点话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软件和通信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具有低消耗、低污染、高成长、高渗透和高增值的特点,软件和通讯产业是一个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软件和通信产业,对于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  相似文献   

17.
继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云计算被称为第四次IT产业革命。它不仅顺应了当前全球范围内整合计算资源和服务能力的趋势,满足了海量数据高速处理的需求,而且成为引领信息技术变革的主力军,是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神经中枢”。为此,众多国家不惜砸下重金,将发展云计算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围绕其进行大规模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8.
《上海信息化》2011,(5):89-89
2011年4月11日举行的“2011云海论坛”上,一系列上海自主创新的云计算解决方案集中发布,多个区政府和企业集团与云计算服务企业签约,共同建设云计算示范项目,这些项目还有望纳入本市专项支持体系。与会专家认为,云计算发展为我国IT产业领域实现“中国创造”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建设》2009,(10):43-45
随着云计算概念的热炒,一夜之间无数厂商跟风般推出自己的所谓云计算概念。当然,目前云计算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还面临着很多严峻的挑战。其中,对数据安全的考虑而产生的信任问题几乎是云计算面临的最大问题。渐渐地发现,安全领域也多了一个新的名词“安全云计算”。安全云计算到底是什么?云计算能为信息安全提供哪些保障?  相似文献   

20.
王坚 《上海信息化》2016,(12):44-48
目前,中国工业正从传统制造业快速进入智能化发展时期.我国“十三五”规划将“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预示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成为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因此,如何打造工业互联网战略和技术布局值得关注. 各有所长:战略模式对比 随着互联网思维及其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逐步推广和全方位渗透,世界先进国家相继提出了抢占全球工业竞争制高点的振兴计划和战略布局.其中,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美国则制定了工业互联网计划.三者的基本理念相近,都是借助互联网发展的良好态势,促进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和新一轮产业优化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