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铜器艺术是至今可见到的中国奴隶制时期最突出的艺术创造。青铜器艺术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器物造型和纹饰方面。本文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入手,分析、论述商周青铜艺术表现出的不同特色及各自的成就,启示我们创造更加辉煌的现代艺术。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文化种类多种多样。早在夏朝时期就出现了青铜器,并在随后的商、西周乃至春秋战国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艺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文化艺术的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商周青铜器作为我国古代青铜器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时期的青铜器具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一直是青铜器研究界的研究重点,对其研究从来没有中断过。商周青铜器纹样发展经历了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这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着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商周战国时期青铜器中的装饰图案的特点和典型种类进行审美分析,它是先民们采取夸张、变化、象征、寓意等抽象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不仅体现了美妙的造型,同时还体现了优美的形式法则。青铜器上繁缛精美的装饰图案,透过美的形式,隐喻着商汤、周文王或顺时举势,或天地合德的兴邦治国的哲学理念;神秘、凝重甚至恐怖的图案表现当时人类乞求神灵,取悦神灵,借助神力以支配事物的愿望与理想。  相似文献   

4.
作为商周文化重要载体的青铜器,其幻想动物纹通常分为兽面纹、夔龙纹、神鸟纹三大类,它们流行的时间及特点各不相同。商周青铜器幻想动物纹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狰狞恐怖之美和朴素流畅之美。此外,商周青铜器幻想动物纹还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即商周先民对上帝、祖先神、自然神的崇拜;商周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艺术上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5.
利用青铜器研究中的典型个案,从青铜器的出土环境、青铜器的功用、青铜器的合金及其铭文等方面论证了《周礼》内容真实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璨,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传世和近年发现的大量青铜器表明,青铜器自身有着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自夏、商、周至秦、汉整个青铜器发展史,大约可以分为十三期,即夏为二里头文化期,商、西周、春秋各为早、中、晚三期,战国分作早期和中、晚二期。秦、汉为青铜器发展史的余晖。中国的青铜器其奇异的形制、精湛的铸工、华丽的纹样、恢弘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7.
青铜时代和其并行的中国奴隶社会一样经历了从初始到鼎盛,又从鼎盛走向衰落的历史。青铜艺术的装饰风格也经历了一个独特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作为礼制重要载体的青铜器 ,其上之人物与动物性纹饰和造型反映出入类思想观念及其转变意向。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和造型由神秘走向写实 ,由单调变为多样 ;人物与动物性纹饰和造型中的“人” ,由被动走向主动 ,由配角变为主角 ;这体现了由“天命不僭”到“天命靡常” ,再到“天道远 ,而人道迩”的人本主义思想观念一步一步形成和确立。从“敬虎”到“刺虎”正是这—过程的生动表现  相似文献   

9.
位于豫南的信阳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商周时期,这里分布着弦、黄、蒋、息、蓼、番等诸侯国,这些诸侯国虽然等级不高,面积不大,但是大多数农业发达,国都城池坚固,城市初具规模,这些诸侯国的出现和长期存在对淮河上游的早期开发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这些信阳境内的商周诸侯国古城遗址陆续被发掘,为人们了解商周时期信阳乃至整个淮河上游地区的社会全貌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10.
幻想造型青铜器在商周青铜礼器中独具特色,按其造型特点可总结为移植组合和变形夸张两大类别。其繁复的组合与夸张的变形展现出幻想造型青铜器充满神秘、狰狞的幻想美。它是商周时期人们对自然既敬畏又依赖心理的物质体现,反映了在面对现实矛盾中,人们对突破自身能力和自然限制的渴望。  相似文献   

11.
著名的"宁乡青铜器之谜"困扰了几代考古专家和历史学家,至今仍未彻底解开。据宁乡炭河里西周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以及专家关于宁乡青铜器与炭河里遗址属同一文化内涵的研究成果,从研究炭河里古文化入手,通过对有关青铜器发现资料、历史文献记载,以及地名所蕴含的历史信息等进行疏通和推论,认为炭河里遗址的生活族群是三苗,且炭河里遗址是古三苗国在商末西周时期的都邑所在地。三苗国商代地域包含了赣西北、鄂东南、湘水下游和资水下游,而西周时期仅留有湘水下游和资水下游。最后通过对三苗地域内商周文化遗存等相关资料的分析,为"宁乡青铜器之谜"寻找了一种合理的解释:古三苗国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考古和古文字资料分析认为:“三代”时期,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仍为亘古以来的森林、草场所覆盖。即使在最发达的中原地区,除了国都及其四郊外,农田也只是分布在一处处地势稍高且沿水流分布的居民点周围,仍处于林莽包围之中。夏商时黄河流域有成群的大象、犀牛及圣水牛、貘之类的热带动物出没,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从而弥补了农业生产的不足,给人们生活罩上了特有的色彩。  相似文献   

13.
针对商周青铜农具是否普遍使用问题的争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新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考察,提出分地域、时间段的来看待青铜农具使用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决西周王年 ,是采用多学科协同作战的方法 ,发挥历史学、考古学、C1 4 测年和天文学各自优势 ,经数十次专家会议协同讨论认可的结果。这个结果今后可能还会改进 ,但它已不是如以往研究西周王年那样是个人行为 ,因此它要周密得多。为了准确地判定灭商之年和晋侯苏墓的时间 ,已作出有针对性的考古发掘和第一次使用系统C1 4 测年 ,大大提高了精度。金文历谱在推算时严格地依据金文学家最新的铜器分期断代表。排定金文历谱和西周王年时 ,利用了新近发现的七个支点 ,具有较深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浅论青铜礼器与中国青铜时代的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福贞 《开封大学学报》2007,21(1):26-29,48
中国古代青铜文化不仅十分发达,而且其发展与当时社会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密切相关。中国古代青铜器使用的突出特点是作为礼器在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礼器是古代贵族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是贵族的专利。青铜礼器作为维护奴隶制宗法礼制社会的工具被当时的统治者神圣化了。这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青铜文化的显著特点,即与当时国家的政治生活息息相关。异常发达的青铜礼器折射出青铜时代的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古籍记载和出土实物材料,初步探讨了商周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从社会和等角度分析了商周服饰特点的形成原因,并研究了商周服饰的款式、纹式及材质特征。  相似文献   

17.
“雩”字甲骨文已见,但不用为虚词。两周金文中用为虚词,有介词、连词、语气词三种词性。用为介词时,可以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方面,与古文中常见的介词“于”相同,但出现频率和用法的复杂性皆不如“于”;用为连词时表示并列关系,与后世常见的“与”同;用为语气词时主要位于语句之首,具体有出现于时间词语前和主谓句之首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