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RSC卷级码中的自结尾序列和最小码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自结尾输入序列进行了研究 ,证明了自结尾输入序列的若干性质 ,揭示了自结尾输入序列与RSC码的最小码重关系。指出较短的自结尾输入序列通常产生较轻的输出码重。尤其对一类重量为 2的自结尾序列给予了特别关注 ,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给出了RSC码最小码重的一个上限 ,并通过例子说明这个上限是很紧的 ,很多情况下就是最小码重。  相似文献   

2.
由于第三代移动通信中承载业务种类的增加 ,对信道编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Turbo码在Shannon极限附近有着优异的特性 ,是一种有效的通信信道编码方式 ,因此在宽带移动通信的IMT - 2 0 0 0体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简要叙述了Turbo码编译码的基本结构 ,重点介绍了在W -CDMA和CDMA 2 0 0 0中Turbo码的应用方案 ,以及Turbo码编码器单元、交织器单元的配置结构  相似文献   

3.
基于FPGA的Turbo码译码算法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Turbo码编译码中MAP类译码算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Max-Log-MAP译码算法的工程实现方法.为解决Turbo码译码嚣FPGA实现时的复杂性高、存储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优化译码器结构和译码算法实现方案,有效减少了存储容量,提高了处理速度,并在Altera的EP2S90芯片上实现了10MHz速率的Turbo码译码器,通过时序仿真验证了译码结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直扩信号伪码周期及序列的估计算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为了解决直扩信号伪码周期和序列估计的难题,提出了功率谱二次处理结合信号子空间分解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功率谱二次处理手段估计出直接序列扩频(DS-SS)信号的伪码周期,在此基础上采用信号子空间分解对DS-SS信号伪码序列进行盲估计。为了用信号子空间分解法对伪码序列实施精确估计,在其后加上了r1校正方法。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输入信噪比小于-14 dB时还能良好地工作。  相似文献   

5.
徐位凯  王琳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8):1833-1835,1862
LDPC码是一类靠近Shannon限的高效信道编码,在AWGN信道下具有非常优越的性能。在讨论了LDPC码的基本原理之后,构建了基于LDPC码的WCDMA下行链路,改进了LDPC码的译码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速传输速率下(384kbit/s),不规则LDPC码具有优于Turbo码的性能,这对于LDPC码应用到复杂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SS)信号盲解扩问题,现有的方法大多基于矩阵分解理论,抽取主特征向量进行解调进而恢复伪码波形。非合作接收条件下,由于伪码波形未知且信噪比极低,载波频率、相位信息往往难以精确估计。考虑非合作接收条件,伪码未同步且含有随机载波频偏,现有方法常对两倍长度的复基带分段相关矩阵进行分解,带来了极大的计算资源消耗,并且存在性能退化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中频的短码DSSS信号数字盲解扩算法,分析了载波残余对伪码波形同步的影响,并通过中频实矩阵分解重构了伪码波形,最后针对含任意载波残余的DSSS二进制相移键控(DSSS-binary phase shifted keying, DSSS-BPSK)信号,设计了完整的从波形到比特的低复杂度盲解调解扩流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拥有更好的误码率性能以及良好的载波参数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SS)信号盲解扩问题,现有的方法大多基于矩阵分解理论,抽取主特征向量进行解调进而恢复伪码波形。非合作接收条件下,由于伪码波形未知且信噪比极低,载波频率、相位信息往往难以精确估计。考虑非合作接收条件,伪码未同步且含有随机载波频偏,现有方法常对两倍长度的复基带分段相关矩阵进行分解,带来了极大的计算资源消耗,并且存在性能退化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中频的短码DSSS信号数字盲解扩算法,分析了载波残余对伪码波形同步的影响,并通过中频实矩阵分解重构了伪码波形,最后针对含任意载波残余的DSSS二进制相移键控(DSSS-binary phase shifted keying, DSSS-BPSK)信号,设计了完整的从波形到比特的低复杂度盲解调解扩流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拥有更好的误码率性能以及良好的载波参数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混沌交织器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urbo码以其优异的纠错性能已成为当前正在开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关键技术标准 ,其中交织器的设计对Turbo码系统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从实际应用出发 ,在数字混沌序列定点生成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混沌交织器设计原理 ,提出了混沌交织器的实现算法和两种硬件实现方案。该技术实现方案对将混沌交织技术应用于未来数字通信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Turbo码SOVA算法的研究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Turbo码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特别是CDMA2000系统中的应用情况;重点研究了一种改进的SOVA软输出译码算法,以及这种SOVA算法应用于Turbo译码的纠错性能;最后还将给出用SOVA算法进行Turbo译码的MATLAB仿真结果以及结论。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低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条件下, Walsh码软扩频信号盲解扩以及多址信号盲分离难以实现的问题,提出一种Walsh码软扩频信号降噪算法。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算法将Walsh码软扩频信号分解为有限个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分界点位置可通过Walsh码软扩频信号和噪声的IMF自相关函数收敛速度的差异进行判断。然后,采用小波软阈值滤波算法处理分界点之前的IMF。最后,利用处理后的低阶IMF和分界点后的IMF重构Walsh码软扩频信号,减少由于降噪造成的信号损失。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低SNR范围内,降噪算法以较低误码率(bit error rate, BER)实现解调,信号损失较少。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归零Turbo码的识别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归零Turbo码的特殊结构,利用遍历矩阵列数的方式,寻找相关列均值最大值的位置,识别归零Turbo码长和起始点;其次,构建归零Turbo码的交织器识别模型,利用分层比对的方法得到交织置换关系, 完成对交织器参数的识别。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0.02的误码率条件下识别率仍能达到80%以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软判决在纠错编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纠错编码中解调后对输出信息不判决而直接送给译码器进行译码的方法称为软判决方法,这样得到的信息就是软信息.从信息论的角度分析了软判决和硬判决时的信道容量,通过数学推导得到两种判决方式下信道容量的表达式,简要介绍了卷积码和Turbo码的编译码方法,并将软判决的观点应用于卷积码和Turbo码中.仿真结果表明,在解调器的输出端使用软判决的方法对这两种纠错编码方式来说都可以得到2dB左右的编码增益.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低密度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码的打孔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校验矩阵优化扩展的码率兼容LDPC码设计方法。从码率兼容码的度分布约束关系出发,提出母码的度分布优化算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打孔变量点的译码恢复规则,构造适合打孔的LDPC码校验矩阵。采用贪婪搜索算法逐级最大化不同类型的打孔变量点数目,提高码率兼容系列子码的误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编码高效的码率兼容LDPC码相比,所提方法生成的码率兼容子码误码性能有较大改善,特别是当码率大于0.8时,编码增益提高约0.7~0.8 dB。  相似文献   

14.
4维3元近链线性码的重量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F(q)上[n,k;q]线性码C的重量谱为序列($d_1,d_2,\cdots,d_k$),这里$d_r$是C的r维子码的最小支持重量。文章利用射影几何方法确定了满足近链条件的4维3元码的所有重量谱。  相似文献   

15.
在通信系统中,跳频信号不仅会出现时延,还会存在频移。研究具有时频二维低/无碰撞区的跳频序列的构造。证明了Reed-Solomon(RS)码的时频二维周期汉明自相关函数的上界;提出了两种构造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基于RS码来构造时频二维周期低碰撞区跳频序列集。第二种方法利用矩阵来构造时频二维非周期无碰撞区跳频序列集。丰富了时频二维低/无碰撞区跳频序列的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将SLT(system Luby transform)码,尤其是高码率短码长的SLT码与低密度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码等信道纠错码级联,可以通过增加少量的译码开销来有效地提高译码增益。然而,基于传统的设计方法得到的编码包度数分布难以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得到性能良好的码字。结合级联译码的场景,在传统的优化方法基础上,增加了对编码包度数分布的优化,同时改进了具体的构造方法,从而给出了一种高码率短码长的SLT码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显示,新方法设计的码字能够取得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喷泉码的编译码性能与其度分布息息相关,基于联合度分布的喷泉码编译码性能明显优于基于单一度分布的喷泉码编译码性能,但目前的联合度分布大多是简单的将两个度分布进行结合。输出可译集的取值波动可以表征喷泉码编译码的性能,本文基于输出可译集的特性设计了优化算法,用以求解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 PD)和鲁棒孤子度分布(robust soliton distribution, RSD)结合的最优比例,得到新的度分布。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RSD,采用优化后的度分布的喷泉码性能有着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