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有位做母亲的老是抱怨:说自己的女儿不能体贴父母、理解父母。父母每天白天工作很紧,晚上回家后还得操持家务,对女儿照顾得无微不至。可女儿呢,好像是得了“感情淡漠症”,对父母的这份爱心并不“领情”,不管父母多么忙和累,她都跟无事人似地看她的电视或玩她的游戏机,甚至连句关心问候的话都没有。因此,这位母亲时常一生气就爱骂女儿:“你不知道我有多累。”也许这位母亲觉得自己“委屈”,女儿太不理解。不过在我看来,造成女儿如此“薄情”的,正是这位母亲自己。不可否认,这位母亲确实对女儿是一片爱心,也确实是辛辛苦苦、功不可没,但问题是…  相似文献   

2.
正千百年来,人类在探索海洋的道路上从未停歇,但这似乎一直都是男人的战场。然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有一位女研究员,她不但登上了科考船在广袤的大海上直面波塞冬的怒吼,还遨游"海底两万里",为中国乃至全人类探索海洋作出自己的贡献。她就是该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韩喜球。"我出生在台州,从小就在海边长大,天然对大海有一种情结吧。"1986  相似文献   

3.
朱淑真,南宋杰出的女诗人、词人,有《断肠集》存世。她聪慧异常,却为社会所不容;她追求爱情和婚姻的幸福,却在失望中抑郁而死;她与父母感情深厚,父母却在她死后将她的诗词作品烧掉。从朱淑真的诗词作品来探究其父母烧掉女儿诗词作品的原因有三,一是女儿的才华、追求、反抗为社会所不容;二是想毁灭酿造了女儿不幸的"罪证";三是女儿的形象不健康。  相似文献   

4.
“在我近30年的人生工作旅程中,无论是在海洋科研岗位还是在海洋管理岗位,一直与海洋有着不解之缘。我经常为大海的美丽柔情所陶醉,也经常为大海的狂涛怒卷所震惊。我崇拜大海的宽广胸襟,我敬佩大海爱憎分明的高尚情怀。30年的耳濡目染也培养了我海一样的性格。如果说20余载从事海洋科研工作使我熟知了大海的自然属性,那么,在我走上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局长这个重要的海洋行政管理岗位后,我对海洋的社会属性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为海洋管理广博敏繁杂的内涵所深深吸引,为之奋斗并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5.
窗外     
小饭 《世界博览》2010,(2):87-88
2007年那个炎热的夏天我和她办理了离婚手续。财产和女儿都归对方,我赤条条地从那间我父母亲手辛苦装修的房子里滚了出去。  相似文献   

6.
精神·疾伤     
《科技潮》2013,(3)
2013年2月5日,离2013年的春节只差几天了,向平(化名)依然没有接到女儿是否回来过年的准确消息.和别的父母不一样,她担心的不是孩子回不回来这件事情,而是女儿的精神状态.在此之前的两个多月,女儿不断打电话回家,坚持认为家附近有人对自己不利,而且这种不利已经持续了十几年. "我现在担心的是她的精神状态,我怕她复发."向平对记者说,十几年前,当她的女儿还是一个高中生的时候,就曾经因为精神抑郁去看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医生. 抑郁症,时至今日,在中国已经变成一个广为人知的精神疾病名词了,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也因为其发生的广泛性和影响程度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7.
孩子撒谎了     
下午,我回家时,见女儿和小朋友李明潭、路明在楼底下玩“吹泡泡”的游戏。我上楼时,女儿也跟着上来,说要拿包酸奶。当她拿了一包酸奶后,若有所思地说:“还有好几包呢!”我怕她多喝,于是断喝一声:“只喝一包!”女儿惺惺地跑出门外,门“嘭”地一声关上了。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1日,开放了21年之久的中国科学技术馆旧馆正式闭馆.为感谢广大公众的支持和厚爱,该馆6月23-30日免费开放8天."我带孩子再来一次,就是想向旧馆告别.中国科技馆给了我和我的女儿两代人科技知识教育,我要女儿记住它."6月28日,闭馆前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北京科技大学年轻讲师王晓燕带着她七岁的女儿回答记者的采访.单这天上午,中国科技馆就发放出了一万多张参观券.  相似文献   

9.
康狄 《世界博览》2013,(17):82-82
中国父母要改变一种很不好的传统观念——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什么都不懂。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编辑郭力老师,新近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最好的教育是陪伴——耶鲁女孩培养手记》。我与郭力老师颇为熟悉,我深知郭老师的女儿月月是她的骄傲,是郭老师这位担任过大学教师的北大高材生最卓越的成就。月月高中就赴美求学,最后毕业于耶鲁大学。她在美国《大西洋》杂志工作了一年后,回到了北京,目前为外媒撰稿。目前这本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佳作已经在很短的时间内加印了三次,郭老师也应邀赴多地与家长们进行了多次交流。我  相似文献   

10.
海的女儿     
《大自然》1989,(4)
我在访问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的时候,曾住在美国朋友佩尼的家里.她家摆饰得像个贝壳博物馆,她拥有四条小艇,谈起她的航海故事,更是娓娓动听.可惜时间太短和翻译上的困难,了解很不详细.回国后,我想以"海的女儿"为题,写一篇描述她爱海的生活,请她给我补充一点情况.没想到她写来这封长信,充满着一个普通美国人对海洋的情感、认识和要求保护的愿望.特请唐波同志把这封信全文译给《大自然》的读者.  相似文献   

11.
一个品学兼优的高中女生,突然发现日记被父母偷看,感觉像被剥光了衣服一样。盛怒后想要报复,她采取了最恶毒的方法:在日记里骂父母。父母当然不敢承认偷看女儿日记,女儿也佯装不知。父女、母女关系降到了冰点。  相似文献   

12.
15年前,一个普通女孩出生在河南南阳。3岁时,因医疗事故她失去了听觉。从此,她接受教育要从弄懂吹气与说话的区别开始。15年后,她成了深圳市“十大阳光人物”、三个自建网站的版主,被誉为“网上才女”。去年,她更因一部70万字的长篇小说《童言无忌三国志》风靡网络。今年6月,她的20万字新书《假如我是海伦》举行新书推介会,7月出版。她自信能超过韩寒。她就是罗湖翠竹街道东湖中学初三学生张悉妮。父母怕冷落了小悉妮,放弃了再生育,也放弃了在内地平稳的中等收入的工作,1993年举家迁到深圳,为的是能挣更多的钱为女儿治病。小悉妮4岁时,父母…  相似文献   

13.
文静少女为何动辄对亲人大发雷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案例—— 39岁的杨虹是位内科医生,丈夫在某上市公司任总会计师,他们有个聪明漂亮的15岁的女儿小甜,夫妻俩对女儿照顾得体贴入微,按说他们这个条件优越的家庭应该很幸福。但小甜偏偏对父母的关爱视而不见,甚至父母连她的东西都不能动一下。  相似文献   

14.
女儿经常问我要钱,去买她想要的东西。有时候我根本不想带她去商场,因为她总想得到她想要的东西。一旦得不到满足,她就非常失望,甚至当场大哭起来。她都12岁了。"买给孩子也没关系,就是怕他养成无限索取的习惯。"这是很多家里有七八岁儿皇的父母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孩子的欲望总是远远超过他们的需要。欲望是想要而朱必需要的,若是不加以分辨,只是一味地去满足孩予的欲望,做父母的就算有再多的金  相似文献   

15.
正海有多大?海是什么样儿?出生在内陆的我从没见过大海,梦也梦不出来,只能从书上和别人的口中获得一星半点儿印象。我发誓,若是有朝一日见到大海,一定给它来个最热烈的拥抱。没想到,幸福来得如此突然。暑假期间,父母让我参加一个儿童夏令营,给我两个选择的地方,一个是青岛,另一个海南。两个都是面向大海的  相似文献   

16.
绝路即生路     
从前,有一位既老且丑的高利贷债主,看上了一个因欠债而无力偿还的穷人家的女儿,便要求这个穷人用自己的女儿来抵债。当得知穷人家的女儿不答应时,高利贷债主便提出一个十分“仁义”的条件,建议一切听从上天的安排:由他在路边的石头堆里捡出一白一黑两个石子来,装进一个空钱袋子里,然后由这个穷人家的女儿去摸出其一,如果她摸出来的是黑石子,她就要成为高利贷债主的妻子,她家所欠的债务也不用还了;如果她摸出来的是白石子,她不但可以回到父母的身边,她家所欠的一切债务也可以一笔勾销;如果她拒绝这一建议,对不起,高利贷债主就要把她父亲送进监狱里去。  相似文献   

17.
我女儿大学毕业不久,今年23岁,有一次与我闲聊,说起她的同龄人中大多对其父辈的“上山下乡”经历很隔膜、很陌生,并针对目前传媒上的许多说法她向我提出了问题。以下就是我们的对话,☆是女儿,★是我。  相似文献   

18.
浩瀚的海洋,波涛汹涌,碧水连天。当我站在我国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的甲板上,凝目远眺那蔚蓝色深不可测的大海时,心中感慨万分。大海孕育了生命,开创了人类的文明,而且,它还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宝藏和财富。今天,我们将再一次奔赴西北太平洋海域为国家探寻大洋富钴结壳(一种分布在海洋下的矿产),执行开发我国神  相似文献   

19.
文旭 《青年科学》2009,(12):50-50
小美出生在书香门第,从小受家庭氛围的熏陶,知书识礼,乖巧伶俐。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百般呵护。小美的第二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后,父母顿感肩上的担子又重了许多。于是搬出“女儿经”,谆谆教导女儿:女孩子对男孩子不能过分亲近,否则就会变坏;女孩子在学生时代对男孩子产生感情,就要成为坏女孩……小美牢牢记着父母的训示,小心地守护着心灵那块神圣的净土不被玷污。  相似文献   

20.
佚名 《青年科学》2008,(10):17-17
那是多年以前的故事了,可它至今仍深深地震撼着我,一位名叫辛嘉艾文林的挪威妇女为了拯救身患癌症的女儿玛花,为她捐献了自己的肝脏后,从容地开枪自杀了。她有太多的话要对女儿说,反而无从落笔,最后竟只留下一句话:"宝贝,诀别是为了你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