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高压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的机构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分析高压输电线路巡检工作的特点和国内外高压输电线路巡线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高压输电线路上覆冰的去除方法,主要介绍了设计的一种新型的高压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该机器人结构简单,可以在输电线上稳定地行走,能够较好地解决自主越障的问题,完成输电线上的除冰任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高压输电线路除冰方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简易高压输电线路除冰设备,该设备为箱式结构,具有遥控功能,由地面上工作人员输入遥控指令稳步行进,在行进的同时,靠箱体前端除冰头高速旋转完成清除电缆上覆冰工作;其内部设置有制动装置,避免了其在电缆爬坡阶段由于摩擦力不足而打滑或后退的现象。经初步试验测试,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等特点,为电缆除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消除输电线路覆冰是目前电力系统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文中提出一种输电线冰棱灾害的供电不间歇智能防控系统.该系统基于图像信息识别采用高低通分流、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逆变、高频电流热融和电致机械震荡等技术,能够产生频率与幅值可调的高频融冰电流;同时,利用三相输电线路中融冰电流相位的交替变化,使输电线路产生一定幅度的震荡来加速冰凌的破碎和脱落.实验表明,该系统在不改变除冰区域电力输配技术标准和运行工况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加速输电线路除冰过程.  相似文献   

4.
伴随我国电气化铁路的快速发展,接触网的覆冰问题日益威胁我国铁路运行安全,因此如何对接触网进行除冰以降低覆冰对线路和铁路运行带来的损失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介绍了接触网覆冰的危害,国内外接触网除冰技术现状,并总结了常用的除冰技术方案,为未来接触网除冰技术的发展指明的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输电线路覆冰闪络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扬 《科技资讯》2012,(3):120-120
线路覆冰已成为输电线路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覆冰形成、分类和除冰方式等方面进行说明,并讨论了计算线路覆冰数据变动的数据模型和绝缘子覆冰闪络的电路模型,对比了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欧平吉 《广东科技》2013,(18):122-122,100
输电线路在安装后常会出现雷击等事故,很大程度上对用电及输电线路可靠性和安全性造成了影响。因此,通过结合雷电对输电线路带来的危害及雷害所产生的原因,对输电线路防雷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为防雷工作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7.
电力系统需要加强对输电线路的维护与检修,及时发现输电线路中存在的故障,并解决相关故障,保障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研究输电线路维护与检修技术不仅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着深刻意义。本文从输电线路维护与检修的必要性入手,着重分析了输电线路检修技术和维护技术,并探索了输电线路维护与检修的安全管理,以增强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探讨对郴州输电线路冰灾的处理对策与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雄伟 《广东科技》2010,19(4):162-163
本文结合输电线路遭受破坏后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从冰区划分、线路设计及改造、应急运行方式等方面采取对策和措施,以防止和减少严重覆冰对输电线路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并针对此次电网大面积冰灾的特点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情监测及预警、杆塔破坏特性、线路设计参数及标准、防冰材料、除冰手段等建议从多几个环节开展全方位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时,导线型号的选择决定初期投资成本、电阻损耗和电晕损失,从而影响架空输电线路的经济效益。本文以沙尘暴多发的高海拔地区750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为例,对比分析了两种典型导线的输电线路电晕损失及运行总成本。采用电晕损失等效原理计算导线型号为LGJ-400/50的输电线路在不同布置方式下电晕损失,通过电晕损失等效系数及海拔修正计算得到输电线路年平均电晕损失Pavg,并结合不同天气对应的小时数计算得到线路全年电晕损失总量。与采用LGJ-500/45导线时的投资成本、电阻损耗、电晕损失及总成本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750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最优布置方式为四层横担第Ⅱ相序布置,导线型号为LGJ-500/45输电线路单位公里年运行总成本为LGJ-400/50的75.8%,从经济性选型角度,推荐采用LGJ-500/45导线。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献分析,本文针对覆冰的形成与分类作了简要的介绍,例举了近期我国发生的重大覆冰事故,从覆冰使输电线路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受损的角度进行了危害分析。结合我国覆冰事故的具体情况,一般防治举措主要有防覆冰闪络、防覆冰舞动和防冰除冰等方面,这里详细地探讨了防除冰技术,并分析指出现有技术的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在电力系统之中,输电线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输电线路运行是否正常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力供给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然而,在目前状况下,我国的输电线路并不是“百毒不侵”,它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与威胁,从造成原因上,主要分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两大类。在自然因素当中,又以冰雪天气为最。作为供电企业而言,他们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排除冰雪天气对输电线路的危害,从而对供电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行一定程度的保证。本文就针对输电线路防冰除冰应遵循的原则及防治策略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苗俊 《科技资讯》2013,(8):160-161
电网系统运行过程当中,高压输电线路每年都会发生多起包括污闪以及断线在内的输电事故与运行故障。电力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如何保障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这一问题备受各方关注与重视。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应用红外测温技术进行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状态检测工作,这一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依据这一实际情况,以红外测温技术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简要分析了红外测温技术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优势,进而详细研究了在高压输电线路运行过程当中的常见故障问题及红外测温技术在故障检测中的应用,旨在于引起各方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3.
新建输电线路在架线施工中需要跨越运行的高压输电线路,这种跨越施工越来越频繁,为了减少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时对电网造成的停电损失和确保新建线路架线施工的安全,不停电跨越架线施工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于电网输电线路的抗冰融冰技术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近年来发生的电网冰灾案例,对于500kV电网输电线路中抗冰融冰技术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论述,以提高电网线路的输电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正电网输电通道易受台风、雷击、大雨、浓雾、覆冰、地震等气象、地质灾害的影响。为了提高上海输电通道的安全性,本项目系统地开展了输变电设施的防灾减灾研究。本项目针对台风灾害开展了基于气象预报的线路台风故障风险预警研究和输电线路抗风研究;针对雷击开展了基于线路走廊落雷统计的雷击线路风险预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输电线路点多、面广且线路较长,而且长期处到野外的运行环境下,受自然环境影响因素较大,所以对其运行的安全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和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不仅需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同时还要做好相应的运行维护工作,从而有效的降低输电线路运行时故障的发生率,保证线路运行时的安全性。该文对输电线路故障的原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对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具体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网的日益发展,新建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跨越运行电力线路、高速公路、铁路、经济作物及其它障碍物越来越多。为了减少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时对电网造成的停电损失和确保新建线路架线施工的安全,不停电跨越架线施工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输电线路不停电跨越电力线施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输送的要求越来越高,输电线路的稳定性也成为衡量电力企业可靠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中输电线路管理信息系统占有重要地位.旨在对输电线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进行分析,以帮助输电线路管理,操作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法规等统一管理输电线路技术数据,加强对输电线路的周期性检测和线路绝缘性的分析,加强对线路盐密度水平分析和监控管理,对线路缺陷采用严谨、一丝不苟的操作工艺、报表打印等管理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该系统的设计发展,将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减少输电线路跳闸提供帮助,并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110 kV输电线路在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性决定了防雷设计在110 kV输电线路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过程中所占据的关键地位。该文以110 kV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结合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相关工作的开展,从110 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的必要性分析、110 kV输电线路遭受雷击作用力的产生机理、110 kV输电线路的防雷思路分析以及110 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关键措施分析这几个方面入手,围绕110 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防雷设计的有效性在提高110 kV输电线路运行质量,乃至确保整个电力系统供电安全性及可靠性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输电线路低压侧杆塔上的在线监测设备供电,提出了一种新型沿悬式绝缘子串进行电力传输的方法,以悬式绝缘子串作为能量传输的载体,将输电线路上在线取能装置获得的电能通过高频变换的方式传递杆塔一侧,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搭建了绝缘子串传输特性实验平台,并对频率、绝缘子串数量和绝缘子型号对传输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绝缘子串为载体进行电能传输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如500 kV输电线路用30片绝缘子串传输效率为72.6 %,而220 kV输电线路用14片绝缘子串的传输效率可达91.27 %。由此可见利用悬式绝缘子串作为能量传输载体为杆塔在线监测设备供电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